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的包覆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107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的包覆件,包括骨架,还包括第一面料、第二面料和导光体,所述骨架正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光体的定位槽,所述第二面料包覆在所述骨架上对应所述定位槽以下的部分上,所述第一面料包覆在所述骨架上对应所述定位槽以上的部分上,且所述第一面料下端折叠形成有用于套装所述导光体的折叠套部,所述导光体插装在所述折叠套部内。通过将氛围灯导光体包裹在折叠套部中。灯光关闭时,氛围灯光完美的隐藏在包覆件内,包覆件表面可视的是织物或表皮效果。灯光打开时,氛围灯光显现出来,与原包覆件表面织物或表皮效果融为一体。适用于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的包覆件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的包覆件。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的普及,汽车生活成为人们越来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购车时,除了安全,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考虑汽车的舒适程度与科技时尚,逐渐成为大众对汽车生活的重要要求。汽车内饰氛围灯是车内烘托气氛的装饰用照明灯,合适的氛围灯能够极好的增强感官体验,提升整车舒适度、档次、质感与科技感。现有技术的氛围灯一般运用于装饰面板,而无运用于包覆件的。现有技术的氛围灯无触控操作功能,仅仅是简单的灯光控制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的包覆件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的包覆件,包括骨架,还包括第一面料、第二面料和导光体,所述骨架正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光体的定位槽,所述第二面料包覆在所述骨架上对应所述定位槽以下的部分上,所述第一面料包覆在所述骨架上对应所述定位槽以上的部分上,且所述第一面料下端折叠形成有用于套装所述导光体的折叠套部,所述导光体插装在所述折叠套部内。进一步地,所述导光体上设有触控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触控传感器为金属触控线路,所述金属触控线路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丝线或箔片或条状触控线路。进一步地,所述触控传感器为触控薄膜。进一步地,所述触控传感器布置在所述导光体的表面或嵌入在所述导光体内部。进一步地,所述触控传感器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方形、长条形、多边形、弧形、半圆形或圆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料和所述第二面料之间通过焊接、粘贴、点胶或缝线紧固连接,所述第一面料和所述第二面料之间设有遮光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料和所述第二面料为一体结构的整张面料。进一步地,所述整张面料上对应所述导光体的位置设有缝线,所述整张面料背面对应所述缝线的位置设有遮光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料内对应所述导光体的位置设有图案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氛围灯导光体包裹在折叠套部中。灯光关闭时,氛围灯光完美的隐藏在包覆件内,包覆件表面可视的是织物或表皮效果。灯光打开时,氛围灯光显现出来,与原包覆件表面织物或表皮效果融为一体;这种包覆件与氛围灯的表现形式,能够营造出或科技、或浪漫、或豪华的独特氛围,是汽车内部,特别是晚上,展现差异性,增强内饰质感的重要装饰!同时还具备触控功能,人手触摸内饰件表面,触控传感器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触控传感器感应到人手指的触摸信号,该信号传输到PCB控制电路板上;PCB控制电路板根据程序,做出相应的作动控制。相应的作动控制其特点一:通过人手触摸内饰件表面,对氛围灯进行调光、变色、动静切换、律动节奏频率变换等功能,来营造想要的氛围,变得更具科技感。相应的作动控制其特点二:通过人手触摸内饰件表面,作为触发开关器(不仅仅操控氛围灯,还操控其他从动机构),代替传统的物理开关,实现从动机构的作动(例如手套箱的开启开关,玻璃升降器开关,音乐播放开发等);既有氛围灯功能,又有开关器的功能,为客户提供多种创新灯光效果,为客户提供触控操作体验,全面提升车内装饰性与功能性。从多变色彩效果到信息展示,再到开关功能,例如上下车及安全提示灯光,情景氛围灯光,触发开关器等,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惊喜,提供个性化灯光装饰效果。最直接的感受方式就是与人的互动,实现智慧随行,增添时尚、动感、科技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采用两张面料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加设触控传感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采用一张面料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加设触控传感器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面料1,折叠套部101,遮光带2,第二面料3,导光体4,触控传感器401,骨架5,定位槽501,缝线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的包覆件,包括骨架5,还包括第一面料1、第二面料3和导光体4,所述骨架5正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光体4的定位槽501,所述第二面料3包覆在所述骨架5上对应所述定位槽501以下的部分上,所述第一面料1包覆在所述骨架5上对应所述定位槽501以上的部分上,且所述第一面料1下端折叠形成有用于套装所述导光体4的折叠套部101,所述导光体4插装在所述折叠套部101内。其中,骨架5不需要使用透明材料制成,由不透明材料制成即可。第二面料3一般为织物总成或表皮总成中的任何一种;所述第一面料1可透光,其一般为透光织物总成或透光表皮总成中的任何一种;其中透光织物总成包括底衬+3Dmesh+织物层或3Dmesh+织物层、底衬+foam层+织物层或foam层+织物层、底衬+织物层等组成织物总成的任何一种,更进一步,该织物总成中又可以嵌入图案层。图案层可以设置于包括织物层的反面、3Dmesh的正面或反面、底衬层的正面或反面、foam层的正面或反面中的任意一种。其中透光表皮总成包括内基布+表皮层、foam层+表皮层、3Dmesh+表皮层等组成表皮总成的任何一种,更进一步,该表皮总成中又可以嵌入图案层。图案层可以设置于包括表皮层的反面、3Dmesh的正面或反面、基布的正面或反面、foam层的正面或反面中的任意一种。第一面料采用折叠方式形成折叠套部101,折叠套部101工艺边中一般采用缝线、焊接、粘贴、点胶等任何一种工艺方式预定位,把氛围灯的导光体4包裹在折叠套部101内。为避免缝线6的针眼漏光,在第一面料的背面,缝线6对应位置针眼上覆盖有遮光带2,遮光带2包括不透光的薄膜、涂料、胶带、胶膜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一般采用烫印、转印、喷涂、粘贴、点胶中的任何一种工艺进行加工。灯光关闭时,氛围灯光完美的隐藏在包覆件内,包覆件表面可视的是织物或表皮效果。灯光打开时,氛围灯光显现出来,氛围灯光在折叠套部101表面形成光带,与原包覆件表面的织物或表皮效果融为一体。导光体4一般为硬光导与软光导中的任何一种。导光体4在外观颜色上有多种,有透明的,有半透雾白的,也有彩色的,可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可选用不同颜色的。导光体4在形状上上有多种;有圆柱形的,有半圆形的,有拱形的,有方形的,可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可选用不同形状的;导光体4作为光的传输载体,将光源所形成的各种颜色在导光体4上完美呈现。上述导光体4上设有触控传感器401。触控传感器401是一种能够隔着基板(指非金属基板,包括玻璃、亚克力板、木板、塑料等)精确感知人手的触控。其中触控传感器401与导光体4紧固在一起,一般采用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的包覆件,包括骨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面料(1)、第二面料(3)和导光体(4),所述骨架(5)正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光体(4)的定位槽(501),所述第二面料(3)包覆在所述骨架(5)上对应所述定位槽(501)以下的部分上,所述第一面料(1)包覆在所述骨架(5)上对应所述定位槽(501)以上的部分上,且所述第一面料(1)下端折叠形成有用于套装所述导光体(4)的折叠套部(101),所述导光体(4)插装在所述折叠套部(10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的包覆件,包括骨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面料(1)、第二面料(3)和导光体(4),所述骨架(5)正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光体(4)的定位槽(501),所述第二面料(3)包覆在所述骨架(5)上对应所述定位槽(501)以下的部分上,所述第一面料(1)包覆在所述骨架(5)上对应所述定位槽(501)以上的部分上,且所述第一面料(1)下端折叠形成有用于套装所述导光体(4)的折叠套部(101),所述导光体(4)插装在所述折叠套部(1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的包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4)上设有触控传感器(4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的包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传感器(401)为金属触控线路,所述金属触控线路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丝线或条状触控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的包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传感器(401)为触控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力颜萍连晓雨陈德刚皮玉梅宋选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