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防篡改销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00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拆卸防篡改销钉。一种可拆卸防篡改销钉,包括销钉本体、第一零件及第二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钉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分别设有头部、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折断部及手柄部,所述的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部的结构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折断部上部外侧为圆弧面,折断部下部的结构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手柄部的上部结构为锥形结构,手柄部的下部为扁平结构,位于手柄部的下部中心处设有圆形孔洞。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安装效率高,成本较低,更加安全可靠;被拆卸后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有效防止了产品被拆卸;可实现在不破坏产品外表的情况下,通过破坏销钉拆卸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防篡改销钉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拆卸防篡改销钉。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为了保护产品的内部结构不被非法破坏和篡改,会对产品的结合部位进行铅封保护。铅封保护的形式主要采用螺丝加铅封盖的结构或铆接结构,这两种结构都可以有效防止产品的结合部位被用户非法篡改或破坏。但这两种结构也有各自的缺陷,螺丝加铅封盖的结构中,铅封盖可以被用户小心取出,并且不破坏其结构,从而导致在外表上无明显破坏痕迹的情况下篡改产品内部的结构,是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该情况并进行修复。在铆接结构中,非法用户无法轻易在无明显破坏痕迹的情况下拆卸产品,但是也导致合法用户无法在不损坏产品的情况下轻易拆卸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防篡改销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安装效率高,成本较低,更加安全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可拆卸防篡改销钉,包括销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钉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分别设有头部、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折断部及手柄部,所述的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的结构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折断部上部外侧为圆弧面,折断部下部的结构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手柄部的上部结构为锥形结构,手柄部的下部为扁平结构,位于手柄部的下部中心处设有圆形孔洞。所述的头部设有Z型凹槽。所述的销钉本体的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分别套设第一零件、第二零件,所述的第一零件的一侧设有插销孔,插销孔与第一定位部卡合;所述的第二零件的一侧设有开口孔,开口孔与第二定位部卡合,所述的开口孔、插销孔与销钉本体为同心设置。所述的第一定位部的直径为4.9mm;插销孔的直径为5mm。所述的第二定位部的直径为3.8mm;开口孔的直径为4mm。所述的销钉本体的材质为ABS或PC。所述的折断部下部的直径为1.8mm。所述的手柄部上部的直径为4.6mm,手柄部下部的直径为3.8mm。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安装效率高,成本较低,更加安全可靠;被拆卸后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有效防止了产品被拆卸;可实现在不破坏产品外表的情况下,通过破坏销钉拆卸产品,破坏销钉不仅不会导致产品表面损伤,并且有利于产品被再次铅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时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零件插销孔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零件开口柱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5,其中,1是头部,2是第一定位部,3是第二定位部,4是折断部,5是手柄部,6是插销孔,7是开口孔,8是Z型凹槽,9是第一零件,10是第二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销钉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分别设有头部1、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3、折断部4及手柄部5,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3的结构均为圆柱形结构,折断部4上部外侧为圆弧面,折断部4下部的结构为圆柱形结构,手柄部5的上部结构为锥形结构,手柄部5的下部为扁平结构,位于手柄部5的下部中心处设有圆形孔洞。头部1设有Z型凹槽8。销钉本体的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分别套设第一零件9、第二零件10,所述的第一零件9的一侧设有插销孔6,插销孔6与第一定位部2卡合;所述的第二零件10的一侧设有开口孔7,开口孔7与第二定位部3卡合,所述的开口孔7、插销孔6与销钉本体为同心设置。第一定位部2的直径为4.9mm;插销孔6的直径为5mm。第二定位部3的直径为3.8mm;开口孔7的直径为4mm。销钉本体的材质为ABS或PC。折断部4下部的直径为1.8mm。手柄部5上部的直径为4.6mm,手柄部5下部的直径为3.8mm。销钉本体手柄部5下部为扁平结构,扁平结构更有利于推动销钉本体手柄部5,便于拆卸产品。手柄部5下端的圆形孔洞处可以增加钢丝线,便于铅封整个结构。本技术使用时,可以分别将第一零件9、第二零件10固定在销钉本体的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3处。当需要拆卸时,如图2所示,在手柄部5施加N方向的力,销钉本体会在折断部4折断,从而将第一零件9及第二零件10拆卸,具体操作步骤如下:S1,将第一零件9与第二零件10叠在一起,保证第一零件9上的插销孔6与第二零件10上的开口孔7同心对齐。S2,将销钉本体穿过第一零件9上的插销孔6,保证插销孔6与销钉本体的第一定位部2卡合。S3,将销钉本体用力下压,销钉本体穿过第二零件10上的开口孔7。由于销钉本体手柄部5上端的结构为锥形结构,其上端直径为4.6mm,下端直径为3.8mm,在用力下压销钉本体的情况下,销钉本体手柄部5的下端会顺利进入开口孔7并会向外挤压直径为4mm的开口孔7,此时开口孔7会受压力产生变形,导致其孔径变大,使得销钉本体手柄部5可以穿过开口孔7,直至开口孔7与销钉本体的第二定位部3卡合,此时开口孔产生的变形消失,恢复原状,销钉本体也将第一零件9与第二零件10固定在一起。S4,当需要拆卸第一零件9与第二零件10时,可从销钉本体手柄部5用螺丝刀或棍状工具如图2所示N方向用力推动。由于销钉本体的材料为ABS或PC,并且折断部下部的直径仅有1.8mm,无法承受较大的力,最终销钉本体折断部4被折断,可以将第一零件与第二零件10拆卸。并且,由于销钉本体手柄部5上部为锥形结构,且其上端是直径为4.6mm的端面,可以与第二零件10的端面完全贴合而产生死扣结构。导致销钉本体无法从反面被推出。为保证插销孔6与销钉本体的第一定位部2卡合、开口孔7与销钉本体的第二定位部3卡合,第一定位部2的厚度不大于第一零件9插销孔6位置处的厚度,第二定位部3与折断部4的厚度和不小于第二零件10开口孔7位置处的厚度,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3与折断部4的厚度和不小于第一零件9插销孔6位置处厚度与第二零件10开口孔7位置处厚度的厚度和。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3与折断部4的厚度和比第一零件9插销孔6位置处厚度与第二零件10开口孔7位置处厚度的厚度和大0.05mm。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安装效率高,成本较低,更加安全可靠;被拆卸后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有效防止了产品被拆卸;可实现在不破坏产品外表的情况下,通过破坏销钉拆卸产品,破坏销钉不仅不会导致产品表面损伤,并且有利于产品被再次铅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防篡改销钉,包括销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钉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分别设有头部(1)、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3)、折断部(4)及手柄部(5),所述的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3)的结构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折断部(4)上部外侧为圆弧面,折断部(4)下部的结构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手柄部(5)的上部结构为锥形结构,手柄部(5)的下部为扁平结构,位于手柄部(5)的下部中心处设有圆形孔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防篡改销钉,包括销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钉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分别设有头部(1)、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3)、折断部(4)及手柄部(5),所述的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3)的结构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折断部(4)上部外侧为圆弧面,折断部(4)下部的结构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手柄部(5)的上部结构为锥形结构,手柄部(5)的下部为扁平结构,位于手柄部(5)的下部中心处设有圆形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防篡改销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1)设有Z型凹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防篡改销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钉本体的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分别套设第一零件(9)、第二零件(10),所述的第一零件(9)的一侧设有插销孔(6),插销孔(6)与第一定位部(2)卡合;所述的第二零件(10)的一侧设有开口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章明李诗华任海军徐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