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探施工防污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94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面勘探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钻探施工防污染结构,包括围壁和设置于围壁内的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为防水帆布,所述基底层的边缘设置有防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基底层和防溢结构,使钻探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污水不易对地面造成污染,从而保护城市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探施工防污染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面勘探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钻探施工防污染结构。
技术介绍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钻探是一种常用的手段,用于对地面及地下进行取样和探测,从而获得地下土壤的有关实验数据。在现有技术中,在城市路面钻探的过程中,钻探会产生大量的泥浆、污水等污染物,容易对城市路面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城市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探施工防污染结构,可以减小钻探产生的泥浆和污水对路面的污染。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钻探施工防污染结构,包括围壁和设置于围壁内的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为防水帆布,所述基底层的边缘设置有防溢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底层铺设于施工区域的地面上,可以保护地面,使钻探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和污水不易在地面上大范围流淌,从而减少钻探施工对地面的污染。通过防溢结构可以使基底层上的污水和泥浆不易从基底层边缘溢出,使未覆盖基底层的路面亦不受污水和泥浆的影响。上述结构共同作用,减小了钻探过程产生的泥浆和污水对路面的污染,有利于城市在路面钻探过程中保持清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溢结构包括沿基底层边缘翘起的第一防溢层,所述第一防溢层为防水帆布,所述第一防溢层与基底层一体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防溢层和基底层一体设置,在施工时便于对第一防溢层进行铺设,从而简化了施工程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防溢层和围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溢层,所述第二防溢层为棉条,所述第二防溢层一侧与第一防溢层抵接,另一侧与围壁抵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以棉条作为第二防溢层,使棉条堵塞第一防溢层和围壁之间的空隙,可以对第一防溢层和围壁之间漏下的污水或雨水进行吸收,从而使污水或雨水不易通过第一防溢层和围壁之间的空隙流入基底层与地面之间,使基底层更加贴合地面,继而提高基底层对地面的保护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围壁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若干连接杆和设置于连接杆之间的围板,其中两根相邻所述连接杆之间不设有围板,其余相邻所述连接杆之间均设置有围板;所述围板与第二防溢层抵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围板可以对第一防溢层和第二防溢层进行支撑,使第一防溢层和第二防溢层可以形成较为稳定的立体结构,不易弯曲和倒伏,从而有助于提高第一防溢层和第二防溢层对地面的保护效果。且其中两根相邻连接杆之间不设有围壁,可以供人员、车辆及施工设备进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挂环,所述第一防溢层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防溢层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中共同穿设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缠绕并绑定于挂环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绳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并绑定于挂环上,即可将第一防溢层和第二防溢层与连接杆连接,并通过连接杆上的挂环和固定绳对第一防溢层和第二防溢层进行固定,使第一防溢层和第二防溢层不易在重力作用下弯曲或倒伏,进而使第一防溢层和第二防溢层可以更有效地阻拦基底层上的泥浆或污水从基底层的边缘溢出。且上述结构安装较为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穿孔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固环,所述第二穿孔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固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加固环和第二加固环可以对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的侧壁进行加固,提高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周围的强度,从而有助于提高第一防溢层和第二防溢层在连接于连接杆时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围板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固定杆插设于连接孔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固定杆和连接孔之间的插接作用,可以将连接杆和围板连接在一起,上述结构可以自由对围壁和围板进行组合,从而依照实际地形和施工需求对不同形状和面积的路面进行保护。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固定钣金,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在连接孔的周围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固定钣金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共同穿设有固定螺栓,当所述固定杆插设于连接孔中时,所述固定钣金抵接于连接杆的侧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固定螺栓穿设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可以对连接杆固定杆进行固定,进而使连接杆和固定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使围板可以更加牢固地对第一防溢层和第二防溢层进行支撑,进而提高该防污染结构对污染的防护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基底层和防溢结构,使钻探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污水不易对地面造成污染,从而保护城市清洁。2.在本技术中,防溢结构包括与基底层一体的第一防溢层和以棉条制成的第二防溢层,通过第二防溢层减少从第一防溢层和围壁之间的缝隙中流下的污水或雨水,使第一防溢层可以更紧密地贴合于地面,从而进一步减少钻探工程对地面的污染。3.在本技术中,通过固定绳和挂环对第一防溢层和第二防溢层与连接杆进行连接,有助于提高第一防溢层和第二防溢层的稳定性,从而使第一防溢层和第二防溢层可以更好地放置基底层上的泥浆和污水流出并对道路造成污染。4.在本技术中,围板通过固定杆与连接杆相连,并通过固定钣金和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可以使围板和连接杆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防污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防污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防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第一防溢层、第二防溢层和固定绳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围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围壁;11、连接杆;12、围板;13、连接孔;14、固定杆;15、挂环;16、固定钣金;17、第一螺纹孔;18、第二螺纹孔;19、固定螺栓;2、基底层;3、防溢结构;31、第一防溢层;32、第二防溢层;33、第一穿孔;34、第二穿孔;35、第一加固环;36、第二加固环;4、固定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钻探施工防污染结构,参照图1,包括围壁1、设置于围壁1中的基底层2和设置于基底层2边缘的防溢结构3。其中围壁1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连接杆11以及设置于防溢结构3外边缘的围板12,其中两根相邻的连接杆11之间不设有围板12,形成供人员及施工设备进出的开口,其余任意相邻两根连接杆11之间均设置有围板12。参照图……,防溢结构3包括与基底层2一体设置的第一防溢层31和设置于第一防溢层31和围板12之间的第二防溢层32,其中第一防溢层31和基底层2为防水帆布,第二防溢层32为棉条。第二防溢层32一侧抵接于第一防溢层31,另一侧抵接于围板12。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探施工防污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壁(1)和设置于围壁(1)内的基底层(2),所述基底层(2)为防水帆布,所述基底层(2)的边缘设置有防溢结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探施工防污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壁(1)和设置于围壁(1)内的基底层(2),所述基底层(2)为防水帆布,所述基底层(2)的边缘设置有防溢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探施工防污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结构(3)包括沿基底层(2)边缘翘起的第一防溢层(31),所述第一防溢层(31)为防水帆布,所述第一防溢层(31)与基底层(2)一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探施工防污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溢层(31)和围壁(1)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溢层(32),所述第二防溢层(32)为棉条,所述第二防溢层(32)一侧与第一防溢层(31)抵接,另一侧与围壁(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探施工防污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若干连接杆(11)和设置于连接杆(11)之间的围板(12),其中两根相邻所述连接杆(11)之间不设有围板(12),其余相邻所述连接杆(11)之间均设置有围板(12);所述围板(12)与第二防溢层(3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钻探施工防污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梅沈华骏卫乾周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