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90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4
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包括楼梯间、电梯前室、分布于电梯前室对立面的井道以及设置于电梯前室与井道之间区域的两组槽钢骨架,该井道包括风井和电井,槽钢骨架表面靠近四角的位置处均焊接有两组平行分布的附加槽钢,并在两组附加槽钢之间的区域焊接有套筒,套筒的内部套装有可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槽钢骨架的四个角部均设置有吊环;其技术要点为,该作业平台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快捷、安全可靠、周转方便和节约场地的特点,可大大减少施工作业量,可广泛运用于各类施工场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施工
,具体是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在诸如模板支设、钢筋绑扎等电梯井部位结构施工时,主流施工方法是搭设扣式脚手架施工作业平台,随层高的增加逐步提升脚手架高度,待结构施工完成后,再将电梯井内的扣件式脚手架自上而下进行拆除外运。同时累层搭设扣式脚手架施工作业平台,存在耗费大量人工物力资源和施工周期长等缺点;在场地面积受限的情况下,扣式脚手架的材料堆放与施工工期延长等问题更加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安全便捷高效的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快捷、安全可靠、周转方便和节约场地的特点,大大减少施工作业量,可广泛运用于各类施工场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包括楼梯间、电梯前室、分布于电梯前室对立面的井道以及设置于电梯前室与井道之间区域的两组槽钢骨架,该井道包括风井和电井,所述槽钢骨架表面靠近四角的位置处均焊接有两组平行分布的附加槽钢,并在两组附加槽钢之间的区域焊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套装有可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槽钢骨架的四个角部均设置有吊环。优选的,所述槽钢骨架为框架式结构,所述槽钢骨架的横向和纵向上均设有四道10#槽钢,并在槽钢之间形成的节点处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优选的,所述槽钢骨架的上表面焊接有花纹钢板,且花纹钢板的厚度为3mm。优选的,所述套筒包括圆钢管和焊接在圆钢管上下两端的方钢板,且方钢板的中心切割有与圆钢管同尺寸的洞口,并焊接在附加槽钢表面。优选的,所述套筒底端的方钢板上焊接有用于防止旋转机构转动的角钢限位板,且角钢限位板的截面呈“L”形。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横梁、焊接于横梁底侧一端的转轴以及焊接在转轴底端的托板,在安装过程中,所述托板与套筒下方的角钢限位板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该作业平台的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二是使用到的旋转机构可以进行角度调节,并搭在井筒内壁预设的支撑卡口处,使得整个作业平台可实现承载作业。三是整个作业平台耗材较少,节约场地,同时其施工时作业量较少,仅需使用吊装机即可完成安装作业,从而减少了成本的投入。四是在井道中的一层作业完后可直接拆下,并随结构主体施工进度进行提升,实现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作业平台平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槽钢骨架平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作业平台立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旋转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套筒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吊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楼梯间;2、电梯前室;3、风井;4、电井;5、槽钢骨架;51、附加槽钢;6、花纹钢板;7、旋转机构;71、横梁;72、转轴;73、托板;8、吊环;9、套筒;10、角钢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的具体结构,如图1-7所示,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包括楼梯间1、电梯前室2、分布于电梯前室2对立面的井道以及设置于电梯前室2与井道之间区域的两组槽钢骨架5,该井道包括风井3和电井4,槽钢骨架5表面靠近四角的位置处均焊接有两组平行分布的附加槽钢51,并在两组附加槽钢51之间的区域焊接有套筒9,套筒9的内部套装有可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7,槽钢骨架5的四个角部均设置有吊环8。如图7所示,在作业平台四个边角部位设置四个吊环8,吊环8采用A10钢筋加工,与槽钢骨架5的内壁进行旋转装配,用于吊运安装。吊装时,四个吊钩分别挂在作业平台的四个吊环8上,确保每个吊环8受力均衡,从而增强吊装过程中作业平台的稳定性。如图1-3所示,槽钢骨架5为框架式结构,槽钢骨架5的横向和纵向上均设有四道10#槽钢,并在槽钢之间形成的节点处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具体的,在使用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每个旋转机构7对应的位置处添加两根附加槽钢51,便于与套筒9连接;并且在两根附加槽钢51之间焊接另外一根槽钢进行加固,该槽钢的腹板紧贴套筒9上端的方钢板。如图1和2所示,槽钢骨架5的上表面焊接有花纹钢板6,且花纹钢板6的厚度为3mm;具体的,上述花纹钢板6的面板采用3mm厚的花纹状钢板;为了施工方便,作业平台的整体平面尺寸应比现场电梯井道小200mm。如图2、3和6所示,套筒9包括圆钢管和焊接在圆钢管上下两端的方钢板,且方钢板的中心切割有与圆钢管同尺寸的洞口,并焊接在附加槽钢51表面;具体的,上述圆钢管采用DN100圆钢管,每个旋转机构7的转轴72可插在DN100圆钢管内,该套管9壁厚3mm;DN100圆钢管上下端均焊接300×300×5mm规格的方钢板,方钢板中心切割有与DN100圆钢管管口同尺寸的洞口,并且焊接在附加槽钢51上。如图4和6所示,套筒9底端的方钢板上焊接有用于防止旋转机构7转动的角钢限位板10,且角钢限位板10的截面呈“L”形;具体的,选取角钢作为限位板,并形成角钢限位板10,将角钢限位板10焊接在套筒9底端的方钢板上,如图4所示,用于防止旋转机构7转动。如图5所示,旋转机构7包括横梁71、焊接于横梁71底侧一端的转轴72以及焊接在转轴72底端的托板73,在安装过程中,托板73与套筒9下方的角钢限位板10卡接;具体的,转轴72采用A80mm,壁厚5mm的圆钢管,其长度为160mm;托板73采用200×200×10mm规格的钢板,并居中与转轴72焊接。旋转机构7的横梁71采用100×100×5mm规格的方形钢管,长度为740mm;在安装过程中,托板73需与套筒9底端的角钢限位板10卡牢,确认其不能进行旋转作业后方能使用。该处旋转机构7的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转轴72的长度数值要比套筒9的高度数值多,使得在对旋转机构7调节时,可先将旋转机构7向下按压,此时托板73与角钢限位板10脱离,而后进行旋转后,再恢复到原状即可完成旋转调节作业。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吊装前需在井筒作业面下部设置一道水平安全网,该井筒作业面位于电梯前室2与井道之间形成的区域;步骤二,吊装采用四点式吊装,四个吊钩分别挂在作业平台的四个吊环8上,在井筒内缓慢向上吊运;步骤三,当吊装到预定位置时,在确保该作业平台中旋转机构7的横梁71与井筒内壁预设的支撑卡口对位后,并使作业平台保持稳定后方可解开吊钩。该吊装作业的注意事项为:吊装过程中须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包括楼梯间(1)、电梯前室(2)、分布于电梯前室(2)对立面的井道以及设置于电梯前室(2)与井道之间区域的两组槽钢骨架(5),该井道包括风井(3)和电井(4),其特征在于:/n所述槽钢骨架(5)表面靠近四角的位置处均焊接有两组平行分布的附加槽钢(51),并在两组附加槽钢(51)之间的区域焊接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内部套装有可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7),所述槽钢骨架(5)的四个角部均设置有吊环(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包括楼梯间(1)、电梯前室(2)、分布于电梯前室(2)对立面的井道以及设置于电梯前室(2)与井道之间区域的两组槽钢骨架(5),该井道包括风井(3)和电井(4),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钢骨架(5)表面靠近四角的位置处均焊接有两组平行分布的附加槽钢(51),并在两组附加槽钢(51)之间的区域焊接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内部套装有可进行旋转的旋转机构(7),所述槽钢骨架(5)的四个角部均设置有吊环(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骨架(5)为框架式结构,所述槽钢骨架(5)的横向和纵向上均设有四道10#槽钢,并在槽钢之间形成的节点处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臂式电梯井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研白二龙魏园刘国伟任雨来王星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