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闸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83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摆闸机芯,包括电机固定板;电机固定板上端面转动设置有下门柱转轴,下端面设置有驱动下门柱转轴的驱动机构;下门柱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下玻璃门夹板,下玻璃门夹板上开设有供摆门底部插入的下插槽;下门柱转轴正上方设置有上门柱转轴,上门柱转轴底部设置有上玻璃门夹板,下玻璃门夹板底部开设有供摆门顶部插入的上插槽;上、下插槽均通过螺钉与摆门固定连接;上门柱转轴顶部与离合器支架转动连接,离合器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离合器;通过驱动机构将动力依次传递给下门柱转轴、下玻璃门夹板、摆门、上玻璃门夹板、上门柱转轴,实现了摆门的转动,离合器上的伸出端伸出,并与上门柱转轴的端面相抵,实现了摆门的制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闸机芯
本技术涉及一种摆闸,具体是一种摆闸机芯。
技术介绍
摆闸为通道管理设备中最常用的闸机之一,它具有快速打开、安全高效等特点。可以放置于很多不同场所的出入口位置,较为多见的是:火车站、地铁站、娱乐场所、旅游景点、以及单位的考勤系统等场所;摆闸是通过电机的转动来实现摆门的转动;常规的摆闸不具有制动功能,也就是说,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无法实现摆门的紧急制动;综上,如何实现摆门的紧急制动成为了本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摆门的紧急制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是一种摆闸机芯,包括电机固定板;电机固定板上端面转动设置有下门柱转轴,下端面设置有驱动下门柱转轴的驱动机构;下门柱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下玻璃门夹板,下玻璃门夹板上开设有供摆门底部插入的下插槽;下门柱转轴正上方设置有上门柱转轴,上门柱转轴底部设置有下玻璃门夹板,下玻璃门夹板底部开设有供摆门顶部插入的上插槽;上插槽、下插槽均通过螺钉与摆门固定连接;上门柱转轴顶部与离合器支架转动连接,离合器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离合器;离合器的伸出端适于与上门柱转轴的上端面相抵,并驱动摆门制动;驱动机构将动力依次传递给下门柱转轴、下玻璃门夹板、摆门、上玻璃门夹板、上门柱转轴,实现了摆门的转动,由于上门柱转轴和离合器支架转动设置,离合器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离合器,当需要制动时,离合器上的伸出端伸出,并与上门柱转轴的端面相抵,实现了摆门的制动;为了具体说明摆门如何固定在上、下玻璃门夹板之间,本技术采用上、下玻璃门夹板上均设置有插槽,当摆门的上下端插入上、下玻璃门夹板的相应插槽内,通过螺钉穿过摆门、插槽,实现上、下玻璃门夹板与摆门的固定。为了说明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本技术采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器,电机连接有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下门柱转轴固定连接。为了说明驱动机构的安装位置,本技术采用电机固定板底部竖直设置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均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柱、支撑柱、底板构成中空结构,驱动机构置于中空结构内;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穿过电机固定板,与下门柱转轴连接。如何实现下门柱转轴与电机固定板的转动连接,本技术采用电机固定板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有与下门柱转轴转动连接的轴承。由于在摆门转动过程中,无法控制摆门转动角度,且在长期的转动过程中,摆门转动的角度会出现误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上门柱转轴穿过离合器支架,并与编码器连接;编码器适于控制摆门的开门角度;上门柱转轴的转动端与整个装置顶部的编码器连接,编码器能够获取摆门转动后的电机转动的圈数,从而能够控制摆门进行任意角度的转动;此外,当出现转动误差时,编码器会控制电机增大或减少转动圈数,从而对摆门进行调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摆闸机芯,通过驱动机构将动力依次传递给下门柱转轴、下玻璃门夹板、摆门、上玻璃门夹板、上门柱转轴,实现了摆门的转动,离合器上的伸出端伸出,并与上门柱转轴的端面相抵,实现了摆门的制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固定板、2-下门柱转轴、3-下玻璃门夹板、4-摆门、5-下插槽、6-上门柱转轴、7-上玻璃门夹板、8-上插槽、9-螺钉、10-离合器支架、11-离合器、12-电机、13-减速器、14-轴承座、15-轴承、16-支撑柱、17-底板、18-编码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摆闸机芯,包括电机固定板1;电机固定板1上端面转动设置有下门柱转轴2,下端面设置有驱动下门柱转轴2的驱动机构;下门柱转轴2上固定设置有下玻璃门夹板3,下玻璃门夹板3上开设有供摆门4底部插入的下插槽5;下门柱转轴2正上方设置有上门柱转轴6,上门柱转轴6底部设置有上玻璃门夹板7,上玻璃门夹板7底部开设有供摆门4顶部插入的上插槽8;上插槽8、下插槽5均通过螺钉9与摆门4固定连接;上门柱转轴6顶部与离合器支架10转动连接,离合器支架10上固定设置有离合器11;离合器11的伸出端适于与上门柱转轴6的上端面相抵,并驱动摆门4制动;驱动机构将动力依次传递给下门柱转轴、下玻璃门夹板、摆门、上玻璃门夹板、上门柱转轴,实现了摆门的转动,由于上门柱转轴和离合器支架转动设置,离合器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离合器,当需要制动时,离合器上的伸出端伸出,并与上门柱转轴的端面相抵,实现了摆门的制动;如图1-2所示,为了具体说明摆门如何固定在上、下玻璃门夹板之间,本技术采用上、下玻璃门夹板上均设置有插槽,当摆门的上下端插入上、下玻璃门夹板的相应插槽内,通过螺钉穿过摆门、插槽,实现上、下玻璃门夹板与摆门的固定。如图1-2所示,为了说明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本技术采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2、减速器13,电机12连接有减速器13,减速器13的输出端与下门柱转轴2固定连接。如图1-2所示,为了说明驱动机构的安装位置,本技术采用电机固定板1底部竖直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6,多个支撑柱16均与底板17固定连接;电机固定板1、支撑柱16、底板17构成中空结构,驱动机构置于中空结构内;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穿过电机固定板1,与下门柱转轴2连接。如图1-2所示,如何实现下门柱转轴与电机固定板的转动连接,本技术采用电机固定板1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轴承座14,轴承座14内安装有与下门柱转轴2转动连接的轴承15。如图1-2所示,由于在摆门转动过程中,无法控制摆门转动角度,且在长期的转动过程中,摆门转动的角度会出现误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上门柱转轴6穿过离合器支架10,并与编码器18连接;编码器18适于控制摆门4的开门角度;上门柱转轴的转动端与整个装置顶部的编码器连接,编码器能够获取摆门转动后的电机转动的圈数,从而能够控制摆门进行任意角度的转动;此外,当出现转动误差时,编码器会控制电机增大或减少转动圈数,从而对摆门进行调整。本技术是一种摆闸机芯,通过驱动机构将动力依次传递给下门柱转轴、下玻璃门夹板、摆门、上玻璃门夹板、上门柱转轴,实现了摆门的转动,离合器上的伸出端伸出,并与上门柱转轴的端面相抵,实现了摆门的制动。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闸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固定板(1);/n所述电机固定板(1)上端面转动设置有下门柱转轴(2),下端面设置有驱动所述下门柱转轴(2)的驱动机构;/n所述下门柱转轴(2)上固定设置有下玻璃门夹板(3),所述下玻璃门夹板上(3)开设有供摆门(4)底部插入的下插槽(5);/n所述下门柱转轴(2)正上方设置有上门柱转轴(6),所述上门柱转轴(6)底部设置有上玻璃门夹板(7),所述上玻璃门夹板(7)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摆门(4)顶部插入的上插槽(8);/n所述上插槽(8)、下插槽(5)均通过螺钉(9)与所述摆门(4)固定连接;/n所述上门柱转轴(6)顶部与离合器支架(10)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支架(10)上固定设置有离合器(11);所述离合器(11)的伸出端适于与上门柱转轴(6)的上端面相抵,并驱动所述摆门(4)制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17 CN 20202058656721.一种摆闸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固定板(1);
所述电机固定板(1)上端面转动设置有下门柱转轴(2),下端面设置有驱动所述下门柱转轴(2)的驱动机构;
所述下门柱转轴(2)上固定设置有下玻璃门夹板(3),所述下玻璃门夹板上(3)开设有供摆门(4)底部插入的下插槽(5);
所述下门柱转轴(2)正上方设置有上门柱转轴(6),所述上门柱转轴(6)底部设置有上玻璃门夹板(7),所述上玻璃门夹板(7)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摆门(4)顶部插入的上插槽(8);
所述上插槽(8)、下插槽(5)均通过螺钉(9)与所述摆门(4)固定连接;
所述上门柱转轴(6)顶部与离合器支架(10)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支架(10)上固定设置有离合器(11);所述离合器(11)的伸出端适于与上门柱转轴(6)的上端面相抵,并驱动所述摆门(4)制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承志吴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汉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