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喷滤布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797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2
一种熔喷滤布的生产装置,包括熔喷模头以及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两个滚筒组件,熔喷模头的喷嘴朝向两个滚筒组件之间的缝隙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模头的喷嘴处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尾部间距大于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根部的间距,以在熔喷模头的喷嘴处形成相对密闭的喇叭形的牵引空间;并且,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根部相对熔喷模头枢轴连接,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夹角能够调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产品内部纤维呈现立体堆积,使产品有良好的空气透过性(即低阻力)且通过静电驻极后高效滤芯材料指标达到即高滤效≥97%,可以过滤掉0.1微米的病毒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喷滤布的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熔喷滤布的生产设备,该熔喷滤布可用于口罩以及各式过滤器的滤芯材料。
技术介绍
市场上看到的N95口罩滤芯材料都是聚丙烯PP熔喷无纺布(以下简称熔喷滤布),该熔喷滤布是由聚丙烯超细纤维随机分布粘结在一起,纤维的随机分布使熔喷滤布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孔隙率。熔喷滤布,工艺上是采用高速热空气流对模头喷丝孔挤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丝进行牵伸,由此形成超细纤维并收集在平面网帘或滚筒上,同时依靠自身粘合而成为熔喷法非织造布。作为过滤材料,提高熔喷滤布的过滤性能,使之超过N95标准一直是滤芯行业的研究方向,但众所周知过滤性能的提升必然带来过滤阻力的增加,这两者是一对矛盾体。为了提升过滤效率又不太影响过滤阻力,就需要增加驻极静电,为最大程度增加静电,熔喷滤布的结构上的要求是:一是纤维细,要求在1-2微米;二纤维堆积需要尽可能地杂乱和立体化。现有的熔喷滤布的生产设备已经非常成熟且延用多年未变,其主体是由一熔喷模头以及一接收装置组成,熔喷模头包括熔体放置组件和热空气发生组件等,其熔喷模头的喷丝孔朝向接收装置设置,而接收装置分为平面网帘或滚筒式。现有的滚筒式接收器多是单滚筒形式,少见有双滚筒,从专利公报中有查到CN103015043A的熔喷双滚筒接收机,但其设计目的和实际效果是使生产的熔喷布的两面更加地平整,提高布面的平整性,未对双筒式接收能提升布面的纤维立体化进行研究,并且按该现有技术的设计理念是用双筒滚对布面进行正反两面的同时挤压,将布面压得更为紧密更平整,与提升布面纤维的立体化背道而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熔喷滤布的生产装置,使生产的熔喷滤布纤维结构杂乱、立体化,以此既提升过滤效率又维持低过滤阻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熔喷滤布的生产装置,包括熔喷模头以及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两个滚筒组件,所述熔喷模头的喷嘴朝向两个滚筒组件之间的缝隙设置;所述熔喷模头的喷嘴处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该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长度方向均沿滚筒组件的中心轴向设置,且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均以喷嘴为中心左右对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尾部间距大于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根部的间距,以在熔喷模头的喷嘴处形成相对密闭的喇叭形的牵引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根部相对熔喷模头枢轴连接,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夹角能够调整。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上设有角度调整机构。2、上述方案中,所述两个滚筒组件通过承重滑轨设置一升降台上,所述承重滑轨的方向与两滚筒组件的连线方向相同,以此两个滚筒组件之间的间距以及滚筒组件至所述喷嘴的距离能够调整。3、上述方案中,所述滚筒组件由滚筒骨架、圆网以及抽吸风管组成,抽吸风管相对装置机架固定,滚筒骨架活动套设于抽吸风管上,抽吸风管上设有抽吸风口;所述滚筒骨架与传动变频电机驱动其转动;所述圆网是上开设网孔的筒状体,圆网固定包覆于所述滚筒骨架上;所述抽吸风管经管道与变频吸风机连接,在滚筒内部内形成吸风系统。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由于本技术增加了导流板,且采用双滚筒的接收装置,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在熔喷模头的喷嘴处形成相对密闭的牵引空间,工作时,当热空气及熔体进入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间隙时,由于该局部空间狭窄并呈喇叭形导向,在这一段形成相对密闭的牵引空间D,该牵引空间D的风速被压缩后强制加快,且该牵引空间D相对密闭,使该区域温度被保持住(下降地慢),熔体在该牵引空间D内被高速热气流牵伸成纤维,当纤维通出牵引空间D后马上被周围空气27、28冷却,并继续射向接收装置。而此时,接收装置的两个滚筒组件正相向转动,并在滚筒内部抽吸风,使熔喷纤维在滚筒上有一定扩散,以此在双滚筒两侧向中间形成由薄到厚的纤维堆积,如图中,在区域A、B呈较薄状态,在区域C则纤维堆积最多,并随滚筒组件转动进行汇拢输出成熔喷滤布,区域A、B呈较薄状态的纤维层与两滚筒组件的表面(即圆网表面)直接吸附接触,该区域A、B的纤维层在成布后为表面层,而中间的区域C处堆积的纤维在成布后为布的中间部分,并且区域C处的V形间隙会将两侧堆积的纤维从V形的大口逐步收小呈现立体形,从而提升了熔喷滤布的纤维布置的立体化,以在静电驻极后,其测试指标甚至能达到N96水平(即滤效≥96%),而过滤阻力(或称呼吸阻力)却较低(呼吸阻力≤29mmH2O)。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导流板(或第二导流板)示意图;附图3为本接收装置的主视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的左视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滚筒组件的分解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熔喷模头;11、喷嘴;2、接收装置;21、滚筒组件;211、滚筒骨架;212、圆网;213、抽吸风管;2131、抽吸风口;22、滚筒墙板;23、承重滑轨;24、升降台;3、第一导流板;31、枢轴;4、第二导流板;41、枢轴;5、角度调整机构;51、导流板调整杆;52、固定卡档部;A、区域;B、区域;C、区域;D、牵引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5所示:一种熔喷滤布的生产装置,包括熔喷模头1以及接收装置2,此为熔喷滤布生产的核心部分,实际还可以包括后续的成卷装置等附加部分,以将生产出的熔喷滤布再卷成卷。参见图1所示,所述接收装置2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两个滚筒组件21,所述熔喷模头1的喷嘴朝向两个滚筒组件21之间的缝隙设置。参见图1所示,所述熔喷模头1的喷嘴11处设有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该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的长度方向均沿滚筒组件21的中心轴向设置,且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均以喷嘴11为中心左右对称,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的尾部间距大于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根部的间距,以在熔喷模头1的喷嘴11处形成相对密闭的喇叭形的牵引空间D。并且,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的根部相对熔喷模头1枢轴连接,使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的夹角能够调整。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为条状的弧形截面的板体,其根部边沿上设有枢轴穿置的通孔,在该通孔内穿置枢轴31或41。实际中,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也可为平板状,截面可以为任意形状。所述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上设有角度调整机构5,该角度调整机构5可以是现有的各式调整机构,可以是手动调节机构也可以是自动的调整机构。如图举例由导流板调整杆51和固定卡档部构成,导流板调整杆51固定于第一导流板3和第二导流板4上,导流板调整杆51的尾端通过固定卡档部52进行多档位的定位且能够切换调整。具体,熔喷模头1由包括熔体放置组件和热空气发生组件等,熔喷模头1的熔体放置组件中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喷滤布的生产装置,包括熔喷模头以及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两个滚筒组件,所述熔喷模头的喷嘴朝向两个滚筒组件之间的缝隙设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熔喷模头的喷嘴处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该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长度方向均沿滚筒组件的中心轴向设置,且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均以喷嘴为中心左右对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尾部间距大于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根部的间距,以在熔喷模头的喷嘴处形成相对密闭的喇叭形的牵引空间;/n并且,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根部相对熔喷模头枢轴连接,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夹角能够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喷滤布的生产装置,包括熔喷模头以及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两个滚筒组件,所述熔喷模头的喷嘴朝向两个滚筒组件之间的缝隙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喷模头的喷嘴处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该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长度方向均沿滚筒组件的中心轴向设置,且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均以喷嘴为中心左右对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尾部间距大于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根部的间距,以在熔喷模头的喷嘴处形成相对密闭的喇叭形的牵引空间;
并且,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根部相对熔喷模头枢轴连接,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夹角能够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熔喷滤布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捷英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