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缓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863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缓存系统,其包括输送平台、至少一个料车、至少一个平移装置和托盘车。托盘车设在下料区并位于输送平台的下方,用于在下料区承接料车。料车在上料区被放置在输送平台上,平移装置驱动料车运动至下料区,再将料车从下料区的输送平台移动至托盘车上,AGV小车牵引托盘车至指定区域,实现物料输送。由于料车与托盘车分体设置,只需在下料区设置一个托盘车来承接输送料车,当车间中的一条输送线不需输送物料、或者需将物料暂存在料车上,只需将料车暂存在输送平台上,不用同时在输送区暂存多台托盘车,托盘车利用率高;而且位于下料区的托盘车也可用于输送其它输送线上的料车,进一步提高托盘车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缓存系统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输送缓存系统。
技术介绍
车间加工生产时,物料从货车上搬运至料车上,料车与托盘车一体,托盘车带动料车和物料运动至线边;或者物料从产线上加工完成后搬运至料车上,之后由托盘车输送,最终将物料运送到指定区域。生产时,物料往往需连续输送至线边,产线上也会连续不断地制作出物料,因此车间内需多个托盘车同时运行以输送物料,车间内的托盘车数量增多后,不利于车间产线运输管理。现有技术中,车间物料自动输送线包括导轨、多个托盘车、多个料车、推送机构及AGV小车。其中,导轨的两端分别为上料区和下料区,料车一一对应地固定安装在托盘车上,托盘车的底部的滚轮可滚动地设在导轨上。需要输送物料时,在上料区,将物料放置在料车上,托盘车受推送机构的驱动朝向下料区域滚动,当托盘车进入下料区时,AGV小车与托盘车配合,进而将物料输送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导轨上设置多个托盘车,不断地向前输送物料并进入下料区被AGV小车牵引走。但是,当自动输送线不输送物料时,或者需要将物料暂存在料车上时,导轨上停放多个料车,而每个料车底部固定一个托盘车,这样导致托盘车也处于闲置状态;同时,一个托盘车只能对接一个料车,不能对接多个或多种料车,导致整个托盘车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产品输送线中托盘车的利用率低。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输送系统输送缓存系统,包括输送平台,具有上料区、输送区及下料区;至少一个料车;至少一个平移装置,设在所述输送平台上,且用于驱动任一所述料车在所述输送平台的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往复移动;托盘车,设在所述下料区并位于所述输送平台的下方,在所述下料区承接所述料车。可选地,上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所述料车的底部和所述输送平台的顶部中的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滚动件,所述料车的底部通过所述滚动件可滚动地设在所述输送平台上。可选地,上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当所述滚动件设在所述输送平台上时,所述滚动件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滚动件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平台上,并沿输送平台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上料区、输送区及下料区上。可选地,上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所述输送平台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所述第一输送架的顶部作为所述上料区和输送区,所述第二输送架的顶部作为所述下料区;所述第二输送架在竖向上具有让位区间,所述托盘车设在所述让位区间内;和/或所述输送缓存系统还包括举升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架受所述举升装置的驱动做升降运动。可选地,上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所述平移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可滑动地设在所述输送平台上;平移部件,可在驱动状态与避让状态之间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在所述驱动状态,所述平移部件的自由端阻挡在所述限位件上,并受所述限位件的阻挡力而使平移部件的驱动端伸入所述输送平台的上方;在所述避让状态,所述驱动端受解除所述阻挡力的拨动力而处于所述输送平台的下方。可选地,上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所述平移装置还包括偏压件,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平移部件的自由端上,给所述平移部件施加复位偏压力而使所述平移部件趋向于保持所述驱动状态。可选地,上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所述平移装置为两套,两套所述平移装置分别设在所述输送区的输送平台的底部上。可选地,上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输送平台上;第一驱动器,设于所述底座上;传动轮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轮组件中的主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输送带,环绕在所述传动轮组件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上;过渡部件,与所述输送带固定连接;所述平移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过渡部件上。可选地,上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过渡部件上;所述平移部件通过设在所述固定板上而设在所述过渡部件上;所述过渡部件套接在所述输送带上;及至少一个弹性缓冲部件,所述弹性缓冲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可选地,上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上料区并与所述输送平台对接的定位导向机构,所述定位导向机构包括开口呈由上向下逐渐缩小的缩口结构,所述缩口结构的底部与所述上料区的输送平台的顶部表面对接。可选地,上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所述定位导向机构还包括两个导向圆管,沿料车的移动方向,分别设于所述输送平台的两侧,并位于所述缩口结构的底部下方,所述缩口结构的底部通过所述导向圆管与所述上料区的输送平台的顶部表面对接。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输送缓存系统,包括输送平台、至少一个料车、至少一个平移装置和托盘车。其中,输送平台具有上料区、输送区及下料区;平移装置设在输送平台上,平移装置用于驱动任一料车在输送平台的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往复移动;托盘车设在下料区并位于输送平台的下方,用于在下料区承接料车。此结构的输送缓存系统,只在输送平台的下料区设置一个托盘车,装有物料的料车在上料区被放置在输送平台上,平移装置驱动料车运动至下料区,再将料车从下料区的输送平台移动至托盘车上,AGV小车牵引托盘车至指定区域,实现物料输送。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料车焊接在托盘车上的一体结构,本结构由于料车与托盘车分体设置,只需在下料区设置一个托盘车来承接输送料车,当车间中的一条输送线不需要输送物料、或者需将物料暂存在料车上,只需将料车暂存在输送平台上,不用同时在输送区暂存多台托盘车,托盘车利用率高;而且位于下料区的托盘车也可用于输送其它输送线上的料车,进一步提高托盘车利用率;此外,料车与托盘车分体设置,一个托盘车可对接输送多个料车或多种尺寸的料车,输送缓存系统多样性和拓展性好;料车和托盘车可分别由不同厂商生产,产品适用灵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输送缓存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输送缓存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定位导向机构示意图;图4为定位导向机构局部放大图;图5为料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输送架示意图;图7为输送缓存系统的前部的局部示意图;图8为输送缓存系统去除输送区上的料车后的示意图;图9为输送缓存系统的后部的局部示意图;图10为平移装置示意图;图11为平移装置局部放大正视图;图12为平移装置局部放大俯视图;图13为平移装置局部放大图;图14为平移装置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缓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输送平台,具有上料区、输送区及下料区;/n至少一个料车(2);/n至少一个平移装置(20),设在所述输送平台上,且用于驱动任一所述料车(2)在所述输送平台的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往复移动;/n托盘车(3),设在所述下料区并位于所述输送平台的下方,在所述下料区承接所述料车(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缓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平台,具有上料区、输送区及下料区;
至少一个料车(2);
至少一个平移装置(20),设在所述输送平台上,且用于驱动任一所述料车(2)在所述输送平台的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往复移动;
托盘车(3),设在所述下料区并位于所述输送平台的下方,在所述下料区承接所述料车(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车(2)的底部和所述输送平台的顶部中的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滚动件,所述料车(2)的底部通过所述滚动件可滚动地设在所述输送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滚动件设在所述输送平台上时,所述滚动件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滚动件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平台上,并沿输送平台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上料区、输送区及下料区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平台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输送架(1)和第二输送架(301),所述第一输送架(1)的顶部作为所述上料区和输送区,所述第二输送架(301)的顶部作为所述下料区;
所述第二输送架(301)在竖向上具有让位区间,所述托盘车(3)设在所述让位区间内;和/或
所述输送缓存系统还包括
举升装置(30),与所述第二输送架(3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架(301)受所述举升装置(30)的驱动做升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缓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装置(20)包括
第一驱动组件,可滑动地设在所述输送平台上;
平移部件,可在驱动状态与避让状态之间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
限位件(205),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
在所述驱动状态,所述平移部件的自由端阻挡在所述限位件(205)上,并受所述限位件(205)的阻挡力而使平移部件的驱动端伸入所述输送平台的上方;在所述避让状态,所述驱动端受解除所述阻挡力的拨动力而处于所述输送平台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海龙姜海波许建逸
申请(专利权)人: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