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切换装置及卡丁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53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向切换装置及卡丁车。该转向切换装置包括:车架;驱动机构,其设置于车架上;中轮传动机构,其分别转动连接于驱动机构和车架;前中轮,其转动连接于中轮传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通过中轮传动机构驱动前中轮转动,且前中轮能够相对于中轮传动机构滑动,使前中轮选择性与地面相接触;前轮传动机构,其分别转动连接于驱动机构和车架;前轮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通过前轮传动机构驱动前轮机构转动,且前轮机构可拆卸连接于前轮传动机构,使前轮机构选择性与地面相接触;后轮机构,其设置于车架后端的两侧并能够相对于与车架固联。该转向切换装置可在四轮和三轮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满足娱乐性和实用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切换装置及卡丁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切换装置及卡丁车。
技术介绍
车辆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娱乐项目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卡丁车己经成为儿童尤其是男童中最受欢迎的汽车,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卡丁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目前市场上的卡丁车,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四轮车不允许上路,使得四轮卡丁车无法合法上路,只能在专用场地上行驶,不能同时满足实用性和娱乐性的需求,无法解决一车两用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切换装置及卡丁车,用于兼顾卡丁车的操控实用性和娱乐性,以解决一车两用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切换装置,包括:车架;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中轮传动机构,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车架;前中轮,其转动连接于所述中轮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通过所述中轮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前中轮转动,且所述前中轮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中轮传动机构滑动,使所述前中轮选择性与地面相接触;前轮传动机构,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车架;前轮机构,其位于所述车架前端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通过所述前轮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前轮机构转动,且所述前轮机构被配置为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轮传动机构并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车架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前轮机构选择性与地面相接触;后轮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车架后端的两侧并能够相对于与所述车架固联。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输入轴、输出轴和齿轮组件,所述输入轴通过齿轮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中轮传动机构,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前轮传动机构。作为优选,所述齿轮组件包括:输入齿轮,其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上;主动齿轮,其啮合于所述输入齿轮;从动齿轮,其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设置;输出齿轮,其啮合于所述从动齿轮,所述输出轴穿设于所述输出齿轮。作为优选,所述中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万向节和框架,所述框架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框架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前中轮滑动设置于所述框架上。作为优选,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前中轮的连接轴穿设于所述滑槽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设置。作为优选,所述滑槽的截面为C形结构,所述滑槽的开口朝向或背离所述后轮机构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前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万向节、传动轴、连杆组件、转盘及轮毂连接组件,所述传动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万向节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另一端通过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所述轮毂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轮机构,所述轮毂连接组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和所述车架,用于所述前轮机构的偏转。作为优选,所述前轮机构的轴线和所述轮毂连接组件的轴线共线,或所述前轮机构的轴线位于所述轮毂连接组件的轴线的上方。作为优选,所述前轮传动机构还包括顶针,所述顶针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并连接于所述转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卡丁车,包括上述的转向切换装置。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转向切换装置,当需要四轮模式时,将前中轮相对于中轮传动机构滑动,使前中轮脱离地面并与地面不相接触,前轮机构向靠近车架的方向移动,使前轮机构与地面相接触,驱动机构通过前轮传动机构驱动前轮机构转动,并带动后轮机构相对于车架转动,由于前中轮挂起不参与转向,此时该转向切换装置实现四轮状态;当需要三轮模式时,将前中轮相对于中轮传动机构滑动,使前中轮靠近地面并与地面相接触,前轮机构向远离车架的方向移动,使前轮机构不与地面相接触,驱动机构通过中轮传动机构驱动前中轮转动,后轮机构可以相对于车架固联,由于前轮机构挂起不参与转向,此时该转向切换装置实现三轮状态。该转向切换装置,通过设置前中轮能够相对于中轮传动机构滑动,以实现前中轮的收起和下放,通过设置前轮机构可拆卸连接于前轮传动机构,以实现前轮机构的收起和下放,可以自由在四轮和三轮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四轮状态时,满足娱乐性的需求,在三轮状态时可以上路,满足操作性的需求,从而解决现有一车两用的难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卡丁车,包括上述的转向切换装置,使得卡丁车可以在三轮模式和四轮模式之间切换,同时满足实用性和娱乐性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转向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转向切换装置的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转向切换装置的中轮传动机构和前轮传动机构在四轮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转向切换装置的前中轮在三轮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转向切换装置的前中轮在四轮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转向切换装置的中轮传动机构和前轮传动机构在三轮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转向切换装置的左前轮在四轮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转向切换装置的左前轮和左轮毂连接件在四轮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转向切换装置的左前轮在三轮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转向切换装置的左前轮和左轮毂连接件在三轮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车架;2、驱动机构;3、中轮传动机构;4、前中轮;5、前轮传动机构;6、前轮机构;7、后轮机构;8、第一中间插销;9、第一左插销;10、第二左插销;11、第二中间插销;12、第一右插销;13、第二右插销;14、第一后插销;15、第二后插销;21、输入轴;22、输出轴;23、齿轮组件;24、箱体;231、输入齿轮;232、主动齿轮;233、从动齿轮;234、输出齿轮;235、中间轴;31、第一万向节;32、框架;321、滑槽;41、连接轴;51、第二万向节;52、传动轴;53、连杆组件;54、转盘;55、轮毂连接组件;56、顶针;531、左连杆;532、右连杆;551、左轮毂连接件;552、右轮毂连接件;5511、第一固定孔;5512、第二固定孔;5513、第三固定孔;61、左前轮;62、右前轮;611、第一连接孔;612、第二连接孔;613、第三连接孔;71、左后轮;72、右后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架(1);/n驱动机构(2),其设置于所述车架(1)上;/n中轮传动机构(3),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2)和所述车架(1);/n前中轮(4),其转动连接于所述中轮传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2)能够通过所述中轮传动机构(3)驱动所述前中轮(4)转动,且所述前中轮(4)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中轮传动机构(3)滑动,使所述前中轮(4)选择性与地面相接触;/n前轮传动机构(5),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2)和所述车架(1);/n前轮机构(6),其位于所述车架(1)前端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2)能够通过所述前轮传动机构(5)驱动所述前轮机构(6)转动,且所述前轮机构(6)被配置为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轮传动机构(5)并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车架(1)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前轮机构(6)选择性与地面相接触;/n后轮机构(7),其设置于所述车架(1)后端的两侧并能够相对于与所述车架(1)固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1);
驱动机构(2),其设置于所述车架(1)上;
中轮传动机构(3),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2)和所述车架(1);
前中轮(4),其转动连接于所述中轮传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2)能够通过所述中轮传动机构(3)驱动所述前中轮(4)转动,且所述前中轮(4)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中轮传动机构(3)滑动,使所述前中轮(4)选择性与地面相接触;
前轮传动机构(5),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2)和所述车架(1);
前轮机构(6),其位于所述车架(1)前端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2)能够通过所述前轮传动机构(5)驱动所述前轮机构(6)转动,且所述前轮机构(6)被配置为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轮传动机构(5)并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车架(1)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前轮机构(6)选择性与地面相接触;
后轮机构(7),其设置于所述车架(1)后端的两侧并能够相对于与所述车架(1)固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源、输入轴(21)、输出轴(22)和齿轮组件(23),所述输入轴(21)通过齿轮组件(23)传动连接于所述输出轴(22),所述输入轴(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中轮传动机构(3),所述输出轴(22)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前轮传动机构(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23)包括:
输入齿轮(231),其套设于所述输入轴(21)上;
主动齿轮(232),其啮合于所述输入齿轮(231);
从动齿轮(233),其与所述主动齿轮(232)同轴设置;
输出齿轮(234),其啮合于所述从动齿轮(233),所述输出轴(22)穿设于所述输出齿轮(2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亿杰杨海发冯晓宇张翔张磊严艇
申请(专利权)人:浦立泽智能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