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48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由座体和支撑体组成;座体为马蹬形结构体,座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通孔和螺栓孔,多个螺栓孔分布在通孔周围;通孔的轴截面为梯形结构;支撑体的轮廓与通孔匹配;支撑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内凹的润滑脂槽,润滑脂槽底部通过L形孔道与支撑体的侧壁连通;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润滑脂加注孔;支撑体从下往上地插接在通孔中,支撑体与通孔紧配合,且润滑脂加注孔的内端口与L形孔道的外端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该滑板座既具有分体式结构的优势,又能在摩擦部位加注润滑油脂,避免摩擦部位干式摩擦,提高结构的寿命,降低硬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型汽车驱动桥用滑板座,尤其涉及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
技术介绍
板簧变形时会与滑板座上的支撑面频繁摩擦,为了提高结构体寿命,现有技术通常将支撑面制作为单独的结构体,既便于对支撑面进行单独的加强处理,又能在支撑面磨损后进行单独更换;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形成支撑面的结构体一般以叠放方式设置在板簧下侧,为了对结构体进行限位,需要在结构体上加工出较为复杂的卡挡结构,制作成本较高,而且拆装也不方便,此外,单独的支撑面仍然是以干式摩擦方式与板簧发生摩擦,支撑面磨损较快,硬件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其创新在于:所述分体式滑板座由座体和支撑体组成;所述座体为马蹬形结构体,座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通孔和多个螺栓孔,通孔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连通,螺栓孔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错位,多个螺栓孔分布在通孔周围;通孔的轴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所述支撑体的周向轮廓与通孔匹配;支撑体的上端面形成支撑面,支撑面中部设置有内凹的润滑脂槽,润滑脂槽底部通过L形孔道与支撑体的侧壁连通;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润滑脂加注孔,润滑脂加注孔的外端口位于座体的外壁上,润滑脂加注孔的内端口位于通孔的孔壁上;支撑体从下往上地插接在通孔中,支撑体的下端面与座体下端面齐平时,支撑体与通孔紧配合,且润滑脂加注孔的内端口与L形孔道的外端口连通;支撑面和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所围区域形成板簧安装腔。本技术的优势可以体现为如下几方面:1)座体和支撑体相互独立,座体可采用铸件,支撑体可采用耐磨合金材料单独制作,如此就能使支撑体获得较强的耐磨性能,提高结构的寿命,2)通孔和支撑体的形状相对简单,加工复杂度较低,安装时,只需要将支撑体从下侧插入就能实现安装,反向敲松支撑体就能实现拆卸,操作较为简便,3)钢板弹簧和支撑体都组装好后,通过润滑脂加注孔的外端口向润滑脂槽内加注润滑油脂,润滑油脂注满后,将润滑脂加注孔的外端口封闭,车辆运行过程中板簧与支撑面摩擦时,润滑脂槽内的润滑油脂就能对板簧和支撑面的接触部位起到润滑效果,延缓支撑面的磨损,另外,润滑油脂损耗后,可重新加注润滑油脂,相比于现有的干式摩擦方式,本技术能更好地延长支撑体的寿命,降低支撑体的更换频次,节省硬件成本。优选地,所述润滑脂加注孔的外端口处设置有一黄油嘴。黄油嘴是一种常见的连接头,设置了黄油嘴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加注、封闭操作的方便性。优选地,所述润滑脂槽为十字形结构。十字形结构的润滑脂槽可以使润滑油脂在钢板弹簧的轴向和横向上更好地分散,提高润滑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该滑板座既具有分体式结构的优势,又能在摩擦部位加注润滑油脂,避免摩擦部位干式摩擦,提高结构的寿命,降低硬件成本。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名称分别为:座体1、通孔1-1、螺栓孔1-2、支撑体2、润滑脂槽3、L形孔道4、润滑脂加注孔5、黄油嘴6。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其创新在于:所述分体式滑板座由座体1和支撑体2组成;所述座体1为马蹬形结构体,座体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通孔1-1和多个螺栓孔1-2,通孔1-1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连通,螺栓孔1-2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错位,多个螺栓孔1-2分布在通孔1-1周围;通孔1-1的轴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所述支撑体2的周向轮廓与通孔1-1匹配;支撑体2的上端面形成支撑面,支撑面中部设置有内凹的润滑脂槽3,润滑脂槽3底部通过L形孔道4与支撑体2的侧壁连通;通孔1-1的孔壁上设置有润滑脂加注孔5,润滑脂加注孔5的外端口位于座体1的外壁上,润滑脂加注孔5的内端口位于通孔1-1的孔壁上;支撑体2从下往上地插接在通孔1-1中,支撑体2的下端面与座体1下端面齐平时,支撑体2与通孔1-1紧配合,且润滑脂加注孔5的内端口与L形孔道4的外端口连通;支撑面和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所围区域形成板簧安装腔。进一步地,所述润滑脂加注孔5的外端口处设置有一黄油嘴6。进一步地,所述润滑脂槽3为十字形结构。具体实施时,为降低整车重量,还可在支撑体2底面上设置减重孔,减重孔为盲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滑板座由座体(1)和支撑体(2)组成;所述座体(1)为马蹬形结构体,座体(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通孔(1-1)和多个螺栓孔(1-2),通孔(1-1)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连通,螺栓孔(1-2)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错位,多个螺栓孔(1-2)分布在通孔(1-1)周围;通孔(1-1)的轴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所述支撑体(2)的周向轮廓与通孔(1-1)匹配;支撑体(2)的上端面形成支撑面,支撑面中部设置有内凹的润滑脂槽(3),润滑脂槽(3)底部通过L形孔道(4)与支撑体(2)的侧壁连通;通孔(1-1)的孔壁上设置有润滑脂加注孔(5),润滑脂加注孔(5)的外端口位于座体(1)的外壁上,润滑脂加注孔(5)的内端口位于通孔(1-1)的孔壁上;/n支撑体(2)从下往上地插接在通孔(1-1)中,支撑体(2)的下端面与座体(1)下端面齐平时,支撑体(2)与通孔(1-1)紧配合,且润滑脂加注孔(5)的内端口与L形孔道(4)的外端口连通;支撑面和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所围区域形成板簧安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润滑脂槽的分体式滑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滑板座由座体(1)和支撑体(2)组成;所述座体(1)为马蹬形结构体,座体(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通孔(1-1)和多个螺栓孔(1-2),通孔(1-1)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连通,螺栓孔(1-2)与马蹬形结构体的内孔错位,多个螺栓孔(1-2)分布在通孔(1-1)周围;通孔(1-1)的轴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所述支撑体(2)的周向轮廓与通孔(1-1)匹配;支撑体(2)的上端面形成支撑面,支撑面中部设置有内凹的润滑脂槽(3),润滑脂槽(3)底部通过L形孔道(4)与支撑体(2)的侧壁连通;通孔(1-1)的孔壁上设置有润滑脂加注孔(5),润滑脂加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孟庆云何吉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依维柯红岩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