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19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机框、伺服电机、电源导线、转辊、连接槽、底刷和延展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转辊下端设置了延展机构,通过弹簧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弧形块向外延展,使弧形块带动清洁刷贴合金属管材的内腔,利于对不同管径的金属管材进行清理,且操作快捷,通过在腔体内侧设置了调整机构,通过逆时针转动旋钮,使旋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丝杆随着第一锥齿轮进行同步转动,使连接套筒沿丝杆表面向下移动,使钢索解除对连接杆的固定,利于对延展机构的外径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精密,因此,工业机械对其零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机械零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金属管材制成的,在制作过程中要对金属管材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需要对加工时产生的碎屑进行清理,金属管材外壁的碎屑容易进行清理,金属管材的内部则通常使用清理辊对其内腔进行清理。现有的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的清理辊直径固定,不易对不同管径的金属管材的内腔进行清理,使用时需要更换不同轴径的清理辊,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的清理辊直径固定,不易对不同管径的金属管材的内腔进行清理,使用时需要更换不同轴径的清理辊,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包括电机框、底刷和延展机构,所述电机框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延展机构设置于转辊下端,所述延展机构包括腔体、固定套筒、通槽、连接杆、弧形块、弹簧、清洁刷和调整机构,所述转辊内侧设置有腔体,所述转辊前侧通过电焊与固定套筒相固定,所述固定套筒后侧设置有通槽,所述连接杆沿固定套筒内侧滑动,并且连接杆通过通槽延伸至腔体内侧,所述连接杆前端与弧形块进行焊接固定,所述弹簧一端与固定套筒固定连接,并且弹簧另一端与弧形块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块外侧表面设置有清洁刷,所述调整机构设置于腔体内侧,并且连接杆后端与调整机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延伸出电机框底部,所述电机框后侧固定有电源导线,所述转辊顶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连接槽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转辊底部安装有底刷,所述伺服电机与电源导线进行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丝杆、连接套筒、钢索、第一锥齿轮、旋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丝杆底部通过转轴与腔体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筒与丝杆外表面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钢索一端与连接套筒固定连接,并且钢索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顶部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辊顶部右侧与旋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旋钮左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外表面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筒、通槽、连接杆、弧形块、弹簧和清洁刷均设置有六个,且固定套筒、通槽、连接杆、弧形块、弹簧和清洁刷沿转辊外表面等距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旋钮外表面套有橡胶套,且橡胶套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形状大小相等,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呈九十度垂直。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外表面涂有防水防氧化层,且弹簧呈压缩状态。进一步的,所述通槽与连接杆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线上,且连接杆表面光滑无毛刺。进一步的,所述钢索采用45号钢材质,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采用合金弹簧钢材质,可使其耐热性和耐蚀性大大增强,增加了其使用寿命。(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优点一:本技术所述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通过在转辊下端设置了延展机构,通过弹簧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弧形块向外延展,使弧形块带动清洁刷贴合金属管材的内腔,利于对不同管径的金属管材进行清理,且操作快捷。优点二:本技术所述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通过在腔体内侧设置了调整机构,通过逆时针转动旋钮,使旋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丝杆随着第一锥齿轮进行同步转动,使连接套筒沿丝杆表面向下移动,使钢索解除对连接杆的固定,利于对延展机构的外径进行调整。优点三:本技术所述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通过在转辊顶部右侧设置了旋钮,通过旋钮带动丝杆转动,使连接套筒沿丝杆表面向上移动,使连接套筒通过钢索将连接杆拉回腔体内,使弧形块调整回最小外径,然后即可将金属管材取下,便于后续清理。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延展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延展机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整机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调整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电机框-1、伺服电机-2、电源导线-3、转辊-4、连接槽-5、底刷-6、延展机构-7、腔体-71、固定套筒-72、通槽-73、连接杆-74、弧形块-75、弹簧-76、清洁刷-77、调整机构-78、丝杆-781、连接套筒-782、钢索-783、第一锥齿轮-784、旋钮-785、第二锥齿轮-78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包括电机框1、底刷6和延展机构7,电机框1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2,延展机构7设置于转辊4下端,延展机构7包括腔体71、固定套筒72、通槽73、连接杆74、弧形块75、弹簧76、清洁刷77和调整机构78,转辊4内侧设置有腔体71,转辊4前侧通过电焊与固定套筒72相固定,固定套筒72后侧设置有通槽73,连接杆74沿固定套筒72内侧滑动,并且连接杆74通过通槽73延伸至腔体71内侧,连接杆74前端与弧形块75进行焊接固定,弹簧76一端与固定套筒72固定连接,并且弹簧76另一端与弧形块75固定连接,弧形块75外侧表面设置有清洁刷77,调整机构78设置于腔体71内侧,并且连接杆74后端与调整机构78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伺服电机2输出轴延伸出电机框1底部,所述电机框1后侧固定有电源导线3,所述转辊4顶部设置有连接槽5,所述伺服电机2输出端与连接槽5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转辊4底部安装有底刷6,所述伺服电机2与电源导线3进行电连接。其中,所述调整机构78包括丝杆781、连接套筒782、钢索783、第一锥齿轮784、旋钮785和第二锥齿轮786,所述丝杆781底部通过转轴与腔体71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筒782与丝杆781外表面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钢索783一端与连接套筒782固定连接,并且钢索783另一端与连接杆74固定连接,所述丝杆781顶部安装有第一锥齿轮784,所述转辊4顶部右侧与旋钮785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旋钮785左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786,所述第一锥齿轮784与第二锥齿轮786外表面相啮合。其中,所述固定套筒72、通槽73、连接杆74、弧形块75、弹簧76和清洁刷77均设置有六个,且固定套筒72、通槽73、连接杆74、弧形块75、弹簧76和清洁刷77沿转辊4外表面等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包括电机框(1)和底刷(6),所述电机框(1)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2);/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展机构(7),所述延展机构(7)设置于转辊(4)下端,所述延展机构(7)包括腔体(71)、固定套筒(72)、通槽(73)、连接杆(74)、弧形块(75)、弹簧(76)、清洁刷(77)和调整机构(78),所述转辊(4)内侧设置有腔体(71),所述转辊(4)前侧通过电焊与固定套筒(72)相固定,所述固定套筒(72)后侧设置有通槽(73),所述连接杆(74)沿固定套筒(72)内侧滑动,并且连接杆(74)通过通槽(73)延伸至腔体(71)内侧,所述连接杆(74)前端与弧形块(75)进行焊接固定,所述弹簧(76)一端与固定套筒(72)固定连接,并且弹簧(76)另一端与弧形块(75)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块(75)外侧表面设置有清洁刷(77),所述调整机构(78)设置于腔体(71)内侧,并且连接杆(74)后端与调整机构(78)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包括电机框(1)和底刷(6),所述电机框(1)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展机构(7),所述延展机构(7)设置于转辊(4)下端,所述延展机构(7)包括腔体(71)、固定套筒(72)、通槽(73)、连接杆(74)、弧形块(75)、弹簧(76)、清洁刷(77)和调整机构(78),所述转辊(4)内侧设置有腔体(71),所述转辊(4)前侧通过电焊与固定套筒(72)相固定,所述固定套筒(72)后侧设置有通槽(73),所述连接杆(74)沿固定套筒(72)内侧滑动,并且连接杆(74)通过通槽(73)延伸至腔体(71)内侧,所述连接杆(74)前端与弧形块(75)进行焊接固定,所述弹簧(76)一端与固定套筒(72)固定连接,并且弹簧(76)另一端与弧形块(75)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块(75)外侧表面设置有清洁刷(77),所述调整机构(78)设置于腔体(71)内侧,并且连接杆(74)后端与调整机构(78)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输出轴延伸出电机框(1)底部,所述电机框(1)后侧固定有电源导线(3),所述转辊(4)顶部设置有连接槽(5),所述伺服电机(2)输出端与连接槽(5)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转辊(4)底部安装有底刷(6),所述伺服电机(2)与电源导线(3)进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78)包括丝杆(781)、连接套筒(782)、钢索(783)、第一锥齿轮(784)、旋钮(785)和第二锥齿轮(78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智
申请(专利权)人:锦鸡重工平潭综合实验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