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组分铰缝胶的混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15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组分铰缝胶的混胶器,包括管套、混胶管、出胶嘴、固定环及扰流板;管套与混胶管、混胶管与出胶嘴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管套与混胶管连接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台;扰流板设置于混胶管内部;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凸起;管套与混胶管连接时,固定凸起的一侧端面与固定台相抵,另一侧端面与混胶管的一侧端面相抵;扰流板包括两块弧形板;两块弧形板对称的固定设置于固定环远离固定凸起的端面;两块弧形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加强板;加强板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格栅。该申请便于拆卸清洗,提高使用次数,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组分铰缝胶的混胶器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组分铰缝胶的混胶器。
技术介绍
铰缝是指桥梁工程中预制板梁间的后浇砼,它连接两块板梁在板梁安装好后桥面铺装施工前进行。铰缝承担着梁板间传递内力并约束位移的关键作用。由于施工质量问题、不均匀沉降、车辆超载等问题,导致填料混凝土开裂,最终铰缝完全破坏单板受力。因此需要对铰缝进行修补加固。铰缝胶加固是最常用的方法,原理是将铰缝构造成一个密闭空腔,有控制地预留进出口,有效运用高压灌浆设备往铰缝内灌注环氧树脂。把各板梁连成整体,使之共同受力,以此来提高桥梁整体的承载能力。铰缝相比于裂缝要大很多,所需胶量比较大。最常用的铰缝胶是具备低粘度的双组分环氧类胶黏剂。现场施工惯用方法是将A组分和B组分在搅拌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倒入注浆机进行注胶,或者是利用两台灌注设备,分别装A组分和B组分,通过管路汇入一根混胶管进行注胶;前者操作繁琐且注胶设备清洗困难,后者多采用一次性混胶管,需要频繁更换,造成施工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可拆卸清洗,可重复利用的用于双组分铰缝胶的混胶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双组分铰缝胶的混胶器,包括管套、混胶管、出胶嘴、固定环及扰流板;管套与所述混胶管、混胶管与出胶嘴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管套与混胶管连接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台;扰流板设置于混胶管内部;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凸起;管套与混胶管连接时,固定凸起的一侧端面与固定台相抵,另一侧端面与混胶管的一侧端面相抵;扰流板包括两块弧形板;两块弧形板对称的固定设置于固定环远离固定凸起的端面;两块弧形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加强板;加强板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格栅。优选的,固定环的外环面与混胶管的内壁贴合;弧形板的外弧面与混胶管的内壁贴合;格栅的端面为弧形,与混胶管的内壁贴合。优选的,格栅交错设置。优选的,管套及出胶嘴均为锥形。优选的,固定环、固定凸起及扰流板一体成型。优选的,扰流板设置有多块,通过卡扣可拆卸的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用于双组分铰缝胶的混胶器便于拆卸,方便内部扰流板的取出,可对混胶器进行彻底清洗,从而提高混胶器的使用次数,节省成本;同时扰流板通过卡扣可拆卸的连接,可根据组分胶的粘稠程度调整扰流板的长度,对组分胶进行充分的混合,提高混胶效果。应当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双组分铰缝胶的混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扰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管套,2混胶管,3出胶嘴,4固定环,5扰流板;11固定台;41固定凸起;51弧形板,52加强板,53格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申请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图1~图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组分铰缝胶的混胶器,包括管套1、混胶管2、出胶嘴3、固定环4及扰流板5;管套1与混胶管2、混胶管2与出胶嘴3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管套1与混胶管2连接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台11;扰流板5设置于混胶管2内部;固定环4的外环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凸起41;管套1与混胶管2连接时,固定凸起41的一侧端面与固定台11相抵,另一侧端面与混胶管2的一侧端面相抵;扰流板5包括两块弧形板51;两块弧形板51对称的固定设置于固定环4远离固定凸起的端面;两块弧形板51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加强板52;加强板52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格栅53。在该实施例中,管套1与混胶管2、混胶管2与出胶嘴3之间均为螺纹连接,保证连接牢固的同时,方便拆卸;固定环4的外环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凸起41;管套1与混胶管2连接时,固定凸起41的一侧端面与固定台11相抵,另一侧端面与混胶管2的一侧端面相抵;将固定凸起41固定在管套1与混胶管2之间,从而将扰流板5固定在混胶管2内部,防止注胶时,胶水对扰流板5形成冲击,导致扰流板5移动,降低混胶效果;通过设置加强板52增强结构强度;通过设置格栅52改变胶水在混胶管2内部的流动路线,增加其流动长度,使组分胶在混胶管2内充分混合;需要清洗时,可将管套1、混胶管2、出胶嘴3单独拆下,通过拉动固定凸起41,带动固定环4,从而带动扰流板5自混胶管2内脱落,方便拆卸,同时每个部位单独清洗,提高清洗效果,增加重复利用次数,节省成本。优选的,固定环4的外环面与混胶管2的内壁贴合;弧形板51的外弧面与混胶管2的内壁贴合;格栅53的端面为弧形,与混胶管的内壁贴合。请参考图1,在该实施例中,固定环4的外环面与混胶管2的内壁贴合;弧形板51的外弧面与混胶管2的内壁贴合;格栅53的端面为弧形,与混胶管的内壁贴合,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可以增大格栅53的表面积,提高混胶效果;双组分胶在混合时会产生热量,通过增大格栅53的表面积,固定环4的外环面与混胶管2的内壁贴合;弧形板51的外弧面与混胶管2的内壁贴合,可加速热传导,提高散热效果,增加使用时间。优选的,格栅53交错设置。请参考图1~图2,在该实施例中,格栅53交错设置,相邻的格栅53间夹角为90°,最大限度的延长组分胶在混胶管2内的流动路径长度,提高混胶效果。优选的,管套1及出胶嘴3均为锥形。请参考图1,在该实施例中,管套1及出胶嘴3均为锥形,管套1的长边远离混胶管2,进行注胶时,组分胶冲击管套1的侧壁,管套1的侧壁可以对组分胶形成缓冲作用,防止冲击力对混胶管2内部的扰流板5造成破坏,同时管套1的侧壁对组分胶施加反作用力,在组分胶进入混胶管之前,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组分胶形成对冲,可进行初步混合,提高混胶效果;出胶嘴3的短边远离混胶管2,与管套1的远离相同,依靠出胶嘴3的侧壁形成的反作用力,使组分胶形成对冲,提高混胶效果。优选的,固定环4、固定凸起41及扰流板5一体成型。请参考图1~图2,在该实施例中,固定环4、固定凸起41及扰流板5一体成型,增加结构强度,提高使用次数,节省成本。优选的,扰流板5设置有多块,通过卡扣可拆卸的连接。在该实施例中,组分胶粘度越大,需要的扰流板5越长,过长的扰流板5给清洗及安装带来不便,通过设置多块可拆卸的扰流板5,可根据组分胶的粘稠程度,调节扰流板5的长度,提高混胶效果;同时也便于对扰流板5进行清洗。在该实施例中,管套1远离混胶管2的一端内壁还设置有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双组分铰缝胶的混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套、混胶管、出胶嘴、固定环及扰流板;所述管套与所述混胶管、所述混胶管与所述出胶嘴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管套与所述混胶管连接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台;所述扰流板设置于所述混胶管内部;所述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管套与所述混胶管连接时,所述固定凸起的一侧端面与所述固定台相抵,另一侧端面与所述混胶管的一侧端面相抵;/n所述扰流板包括两块弧形板;两块所述弧形板对称的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固定凸起的端面;两块所述弧形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格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组分铰缝胶的混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套、混胶管、出胶嘴、固定环及扰流板;所述管套与所述混胶管、所述混胶管与所述出胶嘴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管套与所述混胶管连接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台;所述扰流板设置于所述混胶管内部;所述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管套与所述混胶管连接时,所述固定凸起的一侧端面与所述固定台相抵,另一侧端面与所述混胶管的一侧端面相抵;
所述扰流板包括两块弧形板;两块所述弧形板对称的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固定凸起的端面;两块所述弧形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格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组分铰缝胶的混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书燕
申请(专利权)人: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