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工艺装置,包括净化器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净化器外壳内的滤袋;其中,所述净化器外壳上设置有沥青烟气入口、吸附剂入口、净气出口、吸附剂出口以及测压口,所述净化器外壳内安装有可将吸附剂及沥青烟气混合并抛洒的混合抛洒装置。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混合抛洒装置将吸附剂于较高位置抛洒,在主动自激形成的立体吸附剂尘场中进行吸附净化,沥青烟气与吸附剂在混合抛洒装置中充分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进行吸附净化,并且本申请具有占用空间相对较小的优点,又由于对吸附剂的激扬抛撒是在随机和无序中进行,从而又将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使用率达到了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工艺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煤焦化工
,尤其涉及到一种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工艺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烟气是建材、筑路、焦化、碳素等行业在作业或生产过程中,因使用沥青而产生和挥发的气体。沥青烟气在外观上为棕黄色,燃烧时呈棕褐黑色,具有呛鼻呛嗓的恶劣刺激气味。烟气成份中除所含的酚类、蒽萘类、苯并芘类等多环芳烃类物质对动植物除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外,其中的3.4苯并芘对人类更有致癌作用。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的健康和防止沥青烟气污染大气环境,对沥青烟气的净化治理已采用了许多技术方法。其中,物理吸附法(简称:吸附法)就是所应用的方法之一。目前应用该法的净化器工作方式是:在净化器内设置的水平丝网(也称:吸附床)上面,铺设一定厚度的活性材料来做吸附剂层,引入沥青烟气作为吸附质从中穿过,在穿越过程中依据物理学的固气两相吸附原理实现了对沥青烟气吸附净化。由于这种吸附法的净化过程直观,且投资和运行费用又都相对较小,而净化效率又高等优点已被业内肯定,但实际使用确受有一定的制约性。其原因是,由于吸附剂是摊铺在水平丝网上,而沥青烟气的穿越速度又很小,在这种被动性的吸附模式下,而引出以下不足:由于吸附床的面积太大,进而导致净化器占地面积过大;吸附层上下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使用严重不均。为了解决这些不足问题,尽管采取一些为了减少占地而增高吸附层的数量,提高更换吸附剂人员的劳动待遇和防护等级,甚至对净化器采取一用一备的方式来减少停产时间等办法。但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制约障碍。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工艺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工艺装置,该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工艺装置包括净化器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净化器外壳内的滤袋;其中,所述净化器外壳上设置有沥青烟气入口、吸附剂入口、净气出口、吸附剂出口以及测压口,所述净化器外壳内安装有可将吸附剂及沥青烟气混合并抛洒的混合抛洒装置。优选的,所述净气出口设置在所述净化器外壳的顶部,所述测压口设置在所述净化器外壳上部一侧,所述净化器外壳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吸附剂出口设置在所述锥形结构底部,所述吸附剂入口设置在所述锥形结构一侧,所述沥青烟气入口设置在所述锥形结构另一侧,所述锥形结构自所述吸附剂入口到所述吸附剂出口处的一侧安装所述混合抛洒装置,所述滤袋设置位于所述沥青烟气入口上方。优选的,所述混合抛洒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锥形结构一侧的筒体,设置安装在所述筒体中的蛟龙轴,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净化器外壳的外侧并用于驱动所述蛟龙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筒体靠近所述吸附剂出口一端的底部开设有进料口,且所述筒体靠近所述吸附剂出口一端的顶部通过沥青烟气管道与所述沥青烟气入口连接,所述筒体靠近所述吸附剂入口的一端且朝向所述沥青烟气入口的一侧开设有混合抛出口。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净化器外壳的外侧,且所述驱动电机靠近所述吸附剂入口。优选的,所述筒体内部位于所述混合抛出口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隔板并与所述蛟龙轴同轴固定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本申请将吸附剂于较高位置抛洒,在主动自激形成的立体吸附剂尘场中进行吸附净化,沥青烟气与吸附剂在混合抛洒装置中充分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进行吸附净化,并且本申请具有占用空间相对较小的优点,又由于对吸附剂的激扬抛撒是在随机和无序中进行,从而又将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使用率达到了一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工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工艺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工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2所示,该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工艺装置包括净化器外壳1以及设置在净化器外壳1内的滤袋2;其中,净化器外壳1上设置有沥青烟气入口3、吸附剂入口4、净气出口5、吸附剂出口6以及测压口7。在本实施例中,净气出口5设置在净化器外壳1的顶部,测压口7设置在净化器外壳1上部一侧,净化器外壳1的底部为锥形结构,吸附剂出口6设置在所述锥形结构底部,吸附剂入口4设置在所述锥形结构一侧,沥青烟气入口3设置在所述锥形结构另一侧,滤袋2设置位于沥青烟气入口3上方。除此之外,在净化器外壳1内安装有可将吸附剂及沥青烟气混合并抛洒的混合抛洒装置。在上述锥形结构自吸附剂入口4到吸附剂出口6处的一侧安装所述混合抛洒装置,所述混合抛洒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上述锥形结构一侧(自吸附剂入口4到吸附剂出口6处的一侧)的筒体8,设置安装在筒体8中的蛟龙轴9,以及固定安装在净化器外壳1的外侧并用于驱动蛟龙轴9转动的驱动电机10。具体设置时,筒体8靠近吸附剂出口6一端的底部开设有进料口11,且筒体8靠近吸附剂出口6一端的顶部通过沥青烟气管道12与沥青烟气入口3连接,筒体8靠近吸附剂入口4的一端且朝向沥青烟气入口3的一侧开设有混合抛出口13。驱动电机10通过电机安装座14固定安装在净化器外壳1的外侧,且驱动电机10靠近吸附剂入口4处。此外,在筒体8内部位于混合抛出口1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隔板15,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隔板15并与蛟龙轴9同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隔板15处与隔板15密封接触,并且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可相对隔板15转动。用来净化沥青烟气的吸附方法为,采用在设有滤袋2的净化器外壳1内安装混合抛洒装置,将吸附剂及沥青烟气混合后加以激扬抛撒,吸附剂与沥青烟气在混合抛洒装置中混合实现了气固两相的第一次吸附净化,然后通过混合抛洒装置抛洒,使之在形成一个立体吸附剂尘场的同时,也将产生的粉尘挂附在滤袋2表面上,当沥青烟气在穿越这个吸附尘场的过程中,在空间既实现了气固两相的第二次吸附净化。然后在压差的作用下,尾气流向滤袋2,并在穿越中被挂附在滤袋2表面上的粉尘进行了第三次吸附净化。首次使用时,将吸附剂从吸附剂入口4装入到净化器外壳1内,且装入高度在满足吸附所用后,开启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驱动蛟龙轴9在筒体8中旋转,从而使吸附剂从进料口11进入筒体8内部,在蛟龙轴9的作用下,吸附剂通过混合抛出口13抛洒在净化器外壳1内,吸附剂不断的自进料口11进入筒体8并自混合抛出口13抛洒而出,由于混合抛出口13相对进料口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工艺装置,包括:净化器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净化器外壳内的滤袋;其中,所述净化器外壳上设置有沥青烟气入口、吸附剂入口、净气出口、吸附剂出口以及测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外壳内安装有可将吸附剂及沥青烟气混合并抛洒的混合抛洒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工艺装置,包括:净化器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净化器外壳内的滤袋;其中,所述净化器外壳上设置有沥青烟气入口、吸附剂入口、净气出口、吸附剂出口以及测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外壳内安装有可将吸附剂及沥青烟气混合并抛洒的混合抛洒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出口设置在所述净化器外壳的顶部,所述测压口设置在所述净化器外壳上部一侧,所述净化器外壳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吸附剂出口设置在所述锥形结构底部,所述吸附剂入口设置在所述锥形结构一侧,所述沥青烟气入口设置在所述锥形结构另一侧,所述锥形结构自所述吸附剂入口到所述吸附剂出口处的一侧安装所述混合抛洒装置,所述滤袋设置位于所述沥青烟气入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质沥青生产过程中沥青烟净化治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徐仁策,刘芷君,张国宏,刘大维,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宝来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