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急诊科用器械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00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消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急诊科用器械消毒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消毒效率较低和消毒效果较差和没有烘干装置,以及医疗器械的放置和取出都较为繁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急诊科用器械消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消毒装置和存放装置,且消毒装置和存放装置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两个喷淋架和紫外线灯管的双重杀菌消毒的装置,达到了对医疗器械进行更均匀的消毒,提高了消毒装置的使用性能和适用范围的问题,通过风机和加热灯管的设置,空气在加存放柜体内进行高温加热灭菌达到了在医疗器械清洗后的医疗器械进行高温烘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急诊科用器械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消毒
,具体为一种医疗急诊科用器械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过程中,对于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必须要经过消毒处理才能继续使用,否则便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一些传染性疾病,目前的医疗器械在消毒时大多是将其放入消毒液中进行浸泡消毒,待浸泡好后再将消毒液倒掉,但这种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由于医疗器械仅仅是相对静态地浸泡于消毒液中,导致医疗器械表面的粘附的杂质不易清理,这便大大降低了对医疗器械的消毒效率和消毒效果;2、同时当消毒完毕后,医疗器械还必须逐一擦拭干净才能够使用,这样便费时费力,导致消毒工作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大大的不便,从而也影响了消毒装置的使用性能和适用范围;3、消毒柜内部空间设计不合理,医疗器械的放置和取出都较为繁琐,导致操作麻烦影响使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急诊科用器械消毒装置,解决了消毒效率较低和消毒效果较差和没有烘干装置,以及医疗器械的放置和取出都较为繁琐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疗急诊科用器械消毒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消毒装置和存放装置,且消毒装置和存放装置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消毒装置内部开设有储水舱和消毒舱,所述消毒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储水舱内活动连接有潜水泵,所述存放装置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料装置,所述消毒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消毒舱内壁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存放装置内壁一侧的通口,且通口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一端延伸至存放装置内。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柜体,且消毒柜体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面,且消毒柜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储水舱和消毒舱,所述消毒柜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消毒舱内部连通的排水管和进料板,所述消毒舱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罩,且第一防水罩套接在第一电机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防水罩并与其上方的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上套接有第一喷淋架,且第一喷淋架顶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上套接有托盘,且托盘的底面与支撑杆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喷淋架,且第二喷淋架的顶端与消毒舱内壁的顶部活动嵌套,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管贯穿储水舱并与下方的第二喷淋架的顶端插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存放装置包括存放柜体,且存放柜体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面,所述存放柜体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风机、加热灯管、紫外线灯管和挡料板,所述存放柜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料板和沥水管。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振动机,且振动机固定连接在存放装置内壁的底面,所述振动机上套接有第二防水罩,且振动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二防水罩并与其上方的下料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斗下半端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内壁的下料口。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托盘的材质为不锈钢网,所述第一喷淋架、托盘和第二喷淋架之间平行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料板为不锈钢穿孔板制作,且挡料板设置有排水坡度,所述沥水管位于排水坡度的低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料斗由不锈钢穿孔板焊接而成,且下料斗的内部为螺旋阶梯斗结构。(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急诊科用器械消毒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两个喷淋架和紫外线灯管的双重杀菌消毒的装置,达到了对医疗器械进行更均匀的消毒,使每一个医疗器械都能接触到雾化后的消毒液和紫外线灯光消毒,提高了消毒装置的使用性能和适用范围的问题。(2)、通过风机和加热灯管的设置,空气在加存放柜体内进行高温加热灭菌,达到了在医疗器械清洗后的医疗器械进行高温烘干,开启紫外线灯管进一步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便于医护人员直接拿取使用的效果。(3)、通过下料斗的设置,便于对医疗器械长时间进行放置消毒的效果,通过振动机使医疗器械通过下料口震落,达到随用随取避免二次污染消毒柜体内部空间使用合理,杀菌效果好,功能齐全,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俯剖视图。图中:1、底座;2、消毒装置;201、消毒柜体;202、排水管;203、进料板;204、第一防水罩;205、支撑杆;206、第一喷淋架;207、连接管;208、托盘;209、第二喷淋架;3、存放装置;301、存放柜体;302、风机;303、加热灯管;304、紫外线灯管;305、挡料板;306、出料板;307、沥水管;4、储水舱;5、消毒舱;6、第一电机;7、潜水泵;8、下料装置;801、振动机;802、第二防水罩;803、下料斗;804、下料口;9、挡板;10、通口;11、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急诊科用器械消毒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消毒装置2和存放装置3,且消毒装置2和存放装置3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消毒装置2内部开设有储水舱4和消毒舱5,消毒舱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储水舱4内活动连接有潜水泵7,存放装置3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料装置8,消毒舱5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9,且消毒舱5内壁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存放装置3内壁一侧的通口10,且通口10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托板11,托板11的一端延伸至存放装置3内。本技术中消毒装置2包括消毒柜体201,且消毒柜体201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面,且消毒柜体20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储水舱4和消毒舱5,消毒柜体20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消毒舱5内部连通的排水管202和进料板203,消毒舱5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罩204,且第一防水罩204套接在第一电机6的外壁上,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贯穿第一防水罩204并与其上方的支撑杆205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杆205上套接有第一喷淋架206,且第一喷淋架206顶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连接管207,两个连接管207上套接有托盘208,且托盘208的底面与支撑杆205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连接管20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喷淋架209,且第二喷淋架209的顶端与消毒舱5内壁的顶部活动嵌套,潜水泵7的输出管贯穿储水舱4并与下方的第二喷淋架209的顶端插接,托盘208的顶面与挡板9的底面贴合连接,且进料板203位于托盘208的上方。本技术中存放装置3包括存放柜体301,且存放柜体301固定连接在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急诊科用器械消毒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消毒装置(2)和存放装置(3),且消毒装置(2)和存放装置(3)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消毒装置(2)内部开设有储水舱(4)和消毒舱(5),所述消毒舱(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所述储水舱(4)内活动连接有潜水泵(7),所述存放装置(3)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料装置(8),所述消毒舱(5)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9),且消毒舱(5)内壁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存放装置(3)内壁一侧的通口(10),且通口(10)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托板(11),所述托板(11)的一端延伸至存放装置(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急诊科用器械消毒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消毒装置(2)和存放装置(3),且消毒装置(2)和存放装置(3)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消毒装置(2)内部开设有储水舱(4)和消毒舱(5),所述消毒舱(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所述储水舱(4)内活动连接有潜水泵(7),所述存放装置(3)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料装置(8),所述消毒舱(5)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9),且消毒舱(5)内壁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存放装置(3)内壁一侧的通口(10),且通口(10)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托板(11),所述托板(11)的一端延伸至存放装置(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急诊科用器械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2)包括消毒柜体(201),且消毒柜体(201)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面,且消毒柜体(20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储水舱(4)和消毒舱(5),所述消毒柜体(20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消毒舱(5)内部连通的排水管(202)和进料板(203),所述消毒舱(5)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罩(204),且第一防水罩(204)套接在第一电机(6)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贯穿第一防水罩(204)并与其上方的支撑杆(20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5)上套接有第一喷淋架(206),且第一喷淋架(206)顶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连接管(207),两个所述连接管(207)上套接有托盘(208),且托盘(208)的底面与支撑杆(205)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20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喷淋架(209),且第二喷淋架(209)的顶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欣欣何冰洁李亚娟武真真李锋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