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重医专利>正文

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94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包括固定杆、牵引丝、切割电极、张紧丝及手柄,通过张合手柄使牵引丝沿着固定杆上的导向滑套移动,从而控制与牵引丝连接的支撑体,并在张紧丝的回拉约束下,带动切割电极完成打开、收拢及改变打开角度。在进出宫腔时,可以在手柄的操作下收拢切割电极,使得电切器容易进出宫腔,不易损坏切割电极;在治疗中切割电极的角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灵活、精确的调整,治疗效果更好,操作过程更为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治疗费用和时间,而且可以减轻治疗痛苦程度,为在门诊完成相应的手术操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体式宫腔电切器
本技术涉及宫腔镜手术治疗系统的电切器械,具体涉及可以与宫腔镜分离的单体式宫腔电切环、电切针。
技术介绍
在电切镜中,电切环、电切针等电切器械通常是与内窥镜包裹为一体的,而且电切环、电切针的切割电极与操作杆相互垂直固定,在宫腔治疗过程中,为了避免切割电极等部分损坏(例如,在进出宫颈外口、颈管及内口时),需要将电切环、电切针缩回到电切镜内部。因此,导致电切镜本身较粗,在使用时需要扩宫到8-11mm,而扩宫越大,对宫颈损伤越大,术后引起宫颈机能不全的可能性越大。同时,电切镜结构精细、价格较高、在操作中容易损坏,使得在门诊广泛开展宫腔镜手术面临诸多限制因素。由于电切镜中的电切环、电切针与操作杆固定,无法在电切治疗中单独调整角度,导致在宫腔镜检查过程中发现宫腔内存在息肉、宫腔粘连、粘膜下肌瘤时,不仅电切操作复杂,而且所需要的电切时间也随着病灶(例如,较大的粘膜下肌瘤)的增大而增长,使得并发低钠血症、水中毒的概率明显增大,增加了在门诊开展宫腔镜手术的难度。中国专利CN208426206U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电极电切镜,其中,电切器械利用弹簧连接切割电极和金属套管,使切割电极可以转动一定角度,并通过推拉完成切割,提高了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手术效率。但是,其电切器械与内窥镜仍为一体结构,电切镜尺寸较大,同时,弹簧部分属于导电体,与切割电极连接为一体,也具有切割作用,因此,该电极电切镜在用于宫腔内手术时,需要较大的扩宫尺寸,且操作中容易误伤病灶旁边的正常组织,增加并发症风险。目前国内及国外还没有见到用于与独立的宫腔镜配合使用的单体式宫腔电切器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该电切器包括固定杆、牵引丝、切割电极及操作手柄,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导向滑套及可向固定杆任意端(例如,前后端)摆动的支撑体,操作手柄设置在固定杆的一端(例如,后端),牵引丝的两端沿着由导向滑套在固定杆另一端(例如,前端)外侧形成的折返通道分别延伸并连接至操作手柄和支撑体,固定杆内设置有一端向外延伸并连接至支撑体的张紧丝,切割电极设置在支撑体上,切割电极与沿固定杆延伸的电缆相连。优选的,所述导向滑套包括相互连接的弯折管体和平直管体,弯折管体的内凹侧覆盖在固定杆的一端(例如,前端)上,平直管体延伸至固定杆设置有操作手柄的另一端(例如,后端)。优选的,所述支撑体为弧面壳体状,支撑体的一端与固定杆销接,支撑体的另一端与环状电极相连,电缆的一端与设置在固定杆内部或外表上的引出电极相连,电缆的主体设置于固定杆内部,电缆的另一端延伸至环状电极与支撑体的连接位置。优选的,所述支撑体为空心圆柱状,支撑体的一端与固定杆销接,支撑体的另一端与针状电极相连,电缆的一端与设置在固定杆内部或外表上的引出电极相连,电缆的主体设置于固定杆内部,电缆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体上。优选的,所述操作手柄包括一对相互铰接的柄体,张紧丝与其中卡合在固定杆的对应端(例如,后端)上的柄体相连,另一个柄体与牵引丝相连。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截面尺寸沿着自固定杆设置有操作手柄的一端(例如,后端)向另一端(例如,前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支撑体的摆动角度为30-120度。优选的,所述切割电极的直径为0.5-1.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所述电切器可通过张合操作手柄,使牵引丝沿着固定杆上的导向滑套移动,从而控制与牵引丝连接的支撑体,并在张紧丝的回拉或牵拉约束下,带动切割电极(例如,针状电极、环状电极)完成打开、收拢及改变打开角度。在进出宫腔时可以收拢切割电极,在不需要扩宫或扩宫尺寸减小的情况下,仍可以使得电切器容易进出宫腔,且切割电极不易损坏。在宫腔镜治疗中,可分别持宫腔检查镜及本技术所述电切器,并相互配合完成操作,不仅可以由医生连续完成一定视野内不同角度和深浅位置(操作范围更大、灵活性更强)的病灶(宫腔内存在的息肉、宫腔粘连、粘膜下肌瘤)切除手术操作,使得治疗过程操作简单,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操作过程更为安全。同时,本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可以降低器械的成本费用(现有一体式电切镜的价格远远大于单体式电切器的价格)、治疗费用和时间,减轻治疗痛苦程度,可以在门诊完成相应的手术操作。进一步的,本技术在应用于宫腔镜阴道内镜技术中时,根据病灶的大小,通过操作支撑体的摆动角度形成不同的切割电极打开角度(例如,45-120度),不仅可以对宫腔内息肉、宫腔粘连、粘膜下肌瘤等进行电切治疗,而且可以对宫腔内小血管的出血,给予有效的电凝止血。进一步的,本技术可以通过采用直径较大的切割电极,实现切割组织的最大化,从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发生水中毒等并发症的风险。进一步的,本技术中,电切器的操作手柄位于固定杆较粗的后端,固定杆朝着其前端的方向逐渐变细,治疗中电切器的前端更容易进入(例如,沿着宫腔检查镜镜体)并穿过宫腔内较为狭窄的部位(例如,宫颈内口),提高手术操作效率。进一步的,本技术中采用的弧面壳体状或空心圆柱状支撑体,配合灵活的角度调整,有效的减少了非切割电极对组织的电切,避免了电切中误操作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和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单体式电切环的主视图(环状电极收拢时,30度);图2为实施例1中支撑体与环状电极的连接示意图(固定杆侧面视角);图3为实施例1中电缆连接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的单体式电切环的主视图(环状电极打开为90度时);图5为实施例1中支撑体与环状电极的连接示意图(固定杆端面视角);图6为实施例1中的单体式电切环的主视图(环状电极打开为120度时),其中(a)未显示固定杆内的张紧丝部分,(b)显示固定杆内的张紧丝部分;图7为实施例2中的单体式电切针的主视图(针状电极收拢时,30度);图8为实施例2中的单体式电切针的主视图(针状电极打开为90度时);图9为实施例2中支撑体与针状电极的连接示意图之一;图10为实施例2中支撑体与针状电极的连接示意图之二;图11为实施例2中电缆连接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2中的单体式电切针的主视图(针状电极打开为120度时);图中:1-1为第一柄体,1-2为第二柄体,1-3手柄连接部,1-4为牵引丝,1-5为固定杆,1-6为张紧丝,2为导向滑套,3为支撑体,3-1为活动连接点,3-2为固定连接点,4为环状电极,5为电缆,6为引出电极,7为针状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目前所用的宫腔电切镜都是圆柱形,直径在8mm以上,其从男性前列腺电切镜发展而来,但男性的尿道系统与女性的阴道、子宫生殖系统的结构有较大差别。本技术为了很好的利用女性自身的生理结构,将电切镜的宫腔检查系统与电切系统分开,并对电切系统的结构作了改进,从而形成了一种单体式电切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1-5)、牵引丝(1-4)、切割电极及操作手柄,所述固定杆(1-5)上设置有导向滑套(2)及可向固定杆(1-5)任意端摆动的支撑体(3),操作手柄设置在固定杆(1-5)的一端,牵引丝(1-4)沿着由导向滑套(2)在固定杆(1-5)另一端形成的折返通道分别延伸并连接至操作手柄和支撑体(3),固定杆(1-5)内设置有向外延伸并连接至支撑体(3)的张紧丝(1-6),切割电极设置在支撑体(3)上,切割电极与沿固定杆(1-5)延伸的电缆(5)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1-5)、牵引丝(1-4)、切割电极及操作手柄,所述固定杆(1-5)上设置有导向滑套(2)及可向固定杆(1-5)任意端摆动的支撑体(3),操作手柄设置在固定杆(1-5)的一端,牵引丝(1-4)沿着由导向滑套(2)在固定杆(1-5)另一端形成的折返通道分别延伸并连接至操作手柄和支撑体(3),固定杆(1-5)内设置有向外延伸并连接至支撑体(3)的张紧丝(1-6),切割电极设置在支撑体(3)上,切割电极与沿固定杆(1-5)延伸的电缆(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套(2)包括相互连接的弯折管体和平直管体,弯折管体的内凹侧覆盖在固定杆(1-5)的一端上,平直管体延伸至固定杆(1-5)设置有操作手柄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为弧面壳体状,支撑体(3)的一端与固定杆(1-5)销接,支撑体(3)的另一端与切割电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单体式宫腔电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电极采用环状电极(4),电缆(5)的一端与设置在固定杆(1-5)内部或外表上的引出电极(6)相连,电缆(5)的主体设置于固定杆(1-5)内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重医
申请(专利权)人:张重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