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桂琴专利>正文

鼻前庭保护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93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鼻前庭保护贴,包括支撑层,支撑层紧贴患者上嘴唇形成固定结构,支撑层靠近患者鼻孔的侧边向鼻尖延伸形成保护层,保护层设置有通孔,通孔对应患者的鼻孔设置;其中,通孔的边缘向患者鼻孔内延伸形成隔热层,隔热层阻隔内窥镜与患者鼻前庭接触,以形成隔热结构;在手术前,先对鼻前庭保护贴采取无菌处理,然后支撑层放置在上嘴唇,然后将保护层弯折贴向鼻孔,使得隔热层伸入到鼻腔内,防止内窥镜和鼻前庭接触,形成隔热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前庭保护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鼻前庭保护贴。
技术介绍
在经鼻内窥镜手术中,包括经鼻内窥镜的鼻腔内囊吻合术,经鼻内窥镜眼眶减压术,经鼻内窥镜视神经减压术等,其手术中使用的内窥镜头因为需要从患者的鼻前庭进入,但是由于手术时间通常超过两个小时,而内窥镜的温度较人体正常体温高,所以在长时间的发热经常导致患者的鼻前庭受热灼伤,导致患者鼻前庭烧灼发红,次日患者鼻前庭明显烧伤痕迹。所以,现在需要一种能够在经鼻内窥镜手术时对患者鼻前庭进行保护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如:在经鼻内窥镜手术中,内窥镜会使得鼻前庭灼伤。具体为一种鼻前庭保护贴,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紧贴患者上嘴唇形成固定结构,所述支撑层靠近患者鼻孔的侧边向鼻尖延伸形成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对应患者的鼻孔设置;其中,所述通孔的边缘向患者鼻孔内延伸形成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阻隔内窥镜与患者鼻前庭接触,以形成隔热结构。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层形成管道结构紧贴患者鼻前庭。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层设置有裂隙,所述裂隙将所述隔热层分割为左隔热层和右隔热层,所述左隔热层靠近患者鼻腔左侧,所述右隔热层靠近患者鼻腔右侧。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为两个,分别对应患者的两个鼻腔。作为优选,两个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与鼻中隔相抵触,且所述弹性部可拉伸以调节两个所述通孔的间隔距离。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层还包括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通孔相邻设置,所述抵持部与患者的鼻翼相抵持,形成稳固结构。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层向患者鼻腔内延伸长度为0.3-0.5cm。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层、所述保护层及所述隔热层均采用医用级硅胶类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出的鼻前庭保护贴,包括支撑层,支撑层紧贴患者上嘴唇形成固定结构,支撑层靠近患者鼻孔的侧边向鼻尖延伸形成保护层,保护层设置有通孔,通孔对应患者的鼻孔设置;其中,通孔的边缘向患者鼻孔内延伸形成隔热层,隔热层阻隔内窥镜与患者鼻前庭接触,以形成隔热结构;在手术前,先对鼻前庭保护贴进行无菌处理,然后支撑层放置在上嘴唇,然后将保护层弯折贴向鼻孔,使得隔热层伸入到鼻腔内,防止内窥镜和鼻前庭接触,形成隔热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隔热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延应用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支撑层;2、保护层;21、通孔;211、弹性部;22、隔热层;221、左隔热层;222、右隔热层;23、抵持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在现在的经鼻内窥镜手术,包括经鼻内窥镜的鼻腔内囊吻合术,经鼻内窥镜眼眶减压术,经鼻内窥镜视神经减压术等,其手术中使用的内窥镜头因为需要从患者的鼻前庭进入,但是由于手术时间通常超过两个小时,而内窥镜的温度较人体正常体温高,所以在长时间的发热经常导致患者的鼻前庭受热灼伤,导致患者鼻前庭烧灼发红,次日患者鼻前庭明显烧伤痕迹;虽然内窥镜其自身发热的温度仅仅稍高于体温,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手术,鼻前庭会经受近两个小时的加热,会灼伤患者的鼻前庭,故而必须对鼻前庭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具体为一种鼻前庭保护贴,请参阅图1,图3,包括支撑层1,支撑层1紧贴患者上嘴唇形成固定结构,支撑层1靠近患者鼻孔的侧边向鼻尖延伸形成保护层2,保护层2设置有通孔21,通孔21对应患者的鼻孔设置;其中,通孔21的边缘向患者鼻孔内延伸形成隔热层22,隔热层22阻隔内窥镜与患者鼻前庭接触,以形成隔热结构;因为内窥镜是从鼻腔伸入,而且由于医生通常是站在患者的右侧进行操作,所以内窥镜在正常情况下是必然会碰触到患者的鼻前庭的,所以首先得预留通孔使得内窥镜能够进入鼻腔,并且由通孔的边缘向鼻腔内延伸出隔热层,隔热层就防止内窥镜和鼻前庭直接进行接触,而这个阻隔就使得热传递链断裂,或者说是隔断的,所以就算是两个小时的手术,也能够防止内窥镜散发的热量灼伤患者;并且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使用医用级硅胶类材料,因为其本身作为医用级标准,安全性较高,且有很好的耐热性,且消毒方便;甚至可以做成一次性用品其成本也相对较低。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隔热层22形成管道结构紧贴患者鼻前庭;因为在具体进行内窥镜操作时,也有可能会碰触到左侧的鼻腔内壁,所以为勒全面保护便采用类似管道结构进行保护,且管道结构也更容易与鼻腔进行良好接触,增加结构稳定性;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隔热层22设置有裂隙,裂隙将隔热层分割为左隔热层221和右隔热层222,左隔热层221靠近患者鼻腔左侧,右隔热层222靠近患者鼻腔右侧;因为考虑到每个患者的鼻孔大小可能会有所差别,所以分为左右两侧的隔热板,使得隔热层能够适用大小不一的鼻孔,鼻孔较通孔稍大,那么左右两隔热板能很自然的从裂隙出分割开各自贴近鼻腔内壁;鼻孔较通孔稍小,多余部分也能在裂隙处形成交叉叠加,而不会形成褶皱刺激到鼻腔;又因为经鼻腔内窥镜手术一个鼻孔和两个闭口都用的情况都有,为了普适性,将通孔设置为两个,分别对应患者的两个鼻腔。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两个通孔21之间设置有弹性部211,弹性部211与鼻中隔相抵触,且弹性部可拉伸以调节两个通孔的间隔距离,正如前文所说,每位患者的鼻子尺寸可能有些不一致,所以为了提高普适性,特意设置有可调节的部位进行两个通孔间隔的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2还包括抵持部23,抵持部23与通孔21相邻设置,抵持部23与患者的鼻翼相抵持,形成稳固结构。作为一个更优选的方案,隔热层向患者鼻腔内延伸长度为0.3-0.5cm,较为符合鼻腔的深度。手术过程在经鼻腔内窥镜手术中,让患者取半卧位,然后进行消毒铺巾,之后取出已经消毒的鼻前庭保护贴贴在患者鼻部,其中支撑部紧贴上嘴唇(人中),然后将保护层向鼻腔弯折,使得隔热层插入鼻腔内,并紧贴鼻前庭,然后将内窥镜经由通孔伸入鼻腔进行手术;术后取出保护贴即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鼻前庭保护贴能够在经鼻内窥镜手术时,防止内窥镜和鼻前庭长期接触使得鼻前庭灼伤,对患者鼻前庭进行隔热保护。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前庭保护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紧贴患者上嘴唇形成固定结构,所述支撑层靠近患者鼻孔的侧边向鼻尖延伸形成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对应患者的鼻孔设置;其中,所述通孔的边缘向患者鼻孔内延伸形成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阻隔内窥镜与患者鼻前庭接触,以形成隔热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前庭保护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紧贴患者上嘴唇形成固定结构,所述支撑层靠近患者鼻孔的侧边向鼻尖延伸形成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对应患者的鼻孔设置;其中,所述通孔的边缘向患者鼻孔内延伸形成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阻隔内窥镜与患者鼻前庭接触,以形成隔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前庭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形成管道结构紧贴患者鼻前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前庭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设置有裂隙,所述裂隙将所述隔热层分割为左隔热层和右隔热层,所述左隔热层靠近患者鼻腔左侧,所述右隔热层靠近患者鼻腔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前庭保护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琴祁长流袁芳兰
申请(专利权)人:刘桂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