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驱动控制的消隙
,尤其是指一种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机械传动系统中齿轮轮齿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的非线性位置误差,同时也是影响系统动态性能和稳定精度的重要因素。齿隙非线性会使系统产生振荡,大大降低系统的稳定性与精度。为消除齿隙的影响,双电机驱动是经常被采用的一种控制方法。同时,结合对电流环的附加控制完成,双电机驱动的实现过程中,由于与硬件关联大,往往采用嵌入式平台构建速度环,配置驱动电流环进行控制,使得驱动器的控制变得复杂而且耦合性高。但是,现有的双机消隙驱动系统往往实现复杂,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该系统以成品驱动器的双环控制为基础,在速度环外进行消隙控制,使其在驱动和算法上得以更好的分层,与正交分层架构的软件相结合,在工程推广和实现上更加便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方法,应用于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所述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处理模块、嵌入式处理器、驱动单元、双电机传动机构、调试和远控接口、屏幕显示单元和按键输入单元,其中,电源处理模块给嵌入式处理器、屏幕显示单元以及驱动单元提供电源,嵌入式处理器用于实现人机交互、模式切换、数据存储、双机消隙、故障检测的功能;所述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根据性能需要在横向上分为驱动层、数据处理层、模块层和应用层;其中,驱动层和数据处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所述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处理模块、嵌入式处理器、驱动单元、双电机传动机构、调试和远控接口、屏幕显示单元和按键输入单元,其中,电源处理模块给嵌入式处理器、屏幕显示单元以及驱动单元提供电源,嵌入式处理器用于实现人机交互、模式切换、数据存储、双机消隙、故障检测的功能;/n所述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根据性能需要在横向上分为驱动层、数据处理层、模块层和应用层;其中,驱动层和数据处理层完成硬件配置和数据源码的处理,模块层和应用层用于功能实现;在纵向上,根据各个功能分成远控调试、双机消隙、屏幕控制、按键响应、数据存储、故障检测和模式切换功能;在横向层次上,不可越层调用,各层只调用下层,且本层的功能模块之间不互相调用;在纵向层次上,每个功能有独自的调用关系,互相之间的调用通过共享数据空间实现;/n具体步骤如下:/n (1)系统初始化,完成最底层驱动层调用,对各部分硬件以及各个功能的初始状态进行配置;/n (2)接口检测,通过在数据处理层的操作,完成对于各个通信接口解码以及硬件状态监测;/n (3)状态获取,通过在模块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所述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处理模块、嵌入式处理器、驱动单元、双电机传动机构、调试和远控接口、屏幕显示单元和按键输入单元,其中,电源处理模块给嵌入式处理器、屏幕显示单元以及驱动单元提供电源,嵌入式处理器用于实现人机交互、模式切换、数据存储、双机消隙、故障检测的功能;
所述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根据性能需要在横向上分为驱动层、数据处理层、模块层和应用层;其中,驱动层和数据处理层完成硬件配置和数据源码的处理,模块层和应用层用于功能实现;在纵向上,根据各个功能分成远控调试、双机消隙、屏幕控制、按键响应、数据存储、故障检测和模式切换功能;在横向层次上,不可越层调用,各层只调用下层,且本层的功能模块之间不互相调用;在纵向层次上,每个功能有独自的调用关系,互相之间的调用通过共享数据空间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
(1)系统初始化,完成最底层驱动层调用,对各部分硬件以及各个功能的初始状态进行配置;
(2)接口检测,通过在数据处理层的操作,完成对于各个通信接口解码以及硬件状态监测;
(3)状态获取,通过在模块层的操作,为应用层模块做准备,包括协议解析和状态获取相关操作,完成数据向功能的转化,完成功能状态刷新;
(4)控制模式处理,通过在应用层的流程控制,完成命令处理、模式切换和运行切换操作;
(5)驱动控制,完成对系统驱动,包括消隙算法以及其他驱动控制的操作;
(6)屏幕刷新和按键响应,完成状态显示和按键操作响应的人机交互的相关功能;
(7)故障检测,完成对系统相关部件的故障检测,进行显示或进行保护,该检测为应用层的功能,基于状态的获取以及状态的检测。
2.一种双电机消隙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处理模块、嵌入式处理器、驱动单元、双电机传动机构、调试和远控接口、屏幕显示单元和按键输入单元,其中,电源处理模块给嵌入式处理器、屏幕显示单元以及驱动单元提供电源,嵌入式处理器用于实现人机交互、模式切换、数据存储、双机消隙、故障检测的功能;
该系统根据性能需要在横向上分为驱动层、数据处理层、模块层和应用层;其中,驱动层和数据处理层完成硬件配置和数据源码的处理,模块层和应用层用于功能实现;在纵向上,根据各个功能分成远控调试、双机消隙、屏幕控制、按键响应、数据存储、故障检测和模式切换功能;在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扬,王迎发,田景兵,李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