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及辐射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457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及辐射臂,该辐射臂包括第一基板、辐射层、第一滤波支节及第二滤波支节;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辐射层设置于第一面;第一滤波支节设置于第一面,第一滤波支节与辐射层电连接;第二滤波支节设置于第二面,且第二滤波支节与第一滤波支节电连接。该辐射臂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该辐射单元采用了该辐射臂能够减小其他频段的辐射单元的耦合影响,抑制其他频段的谐波,有利于提升辐射性能。该基站天线采用了该辐射单元具有更优的辐射性能,有利于改善基站天线方向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及辐射臂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站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及辐射臂。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技术发展、新通信频谱、通信制式的引入,支持更多频段、更多制式的多系统共用基站天线逐渐成为运营商需求的主流产品。随着第五代通信系统的全面到来,2G、3G、4G和5G这几个通信制式将长期共存,存在多种不同的通信标准,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基站为通信系统提供服务。同时,随着人们对基站天线安装和美化环境的日益关注以及人们对辐射的担忧和原有基站位置的冲突,使得基站天线的选址越来越难,多频基站天线逐渐成为主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及辐射臂;该辐射臂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该辐射单元采用了该辐射臂能够减小对其他频段的辐射单元的耦合影响,抑制其他频段的谐波,有利于提升辐射性能。该基站天线采用了该辐射单元具有更优的辐射性能,有利于改善基站天线方向图。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辐射臂,包括第一基板、辐射层、第一滤波支节及第二滤波支节;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辐射层设置于第一面;第一滤波支节设置于第一面,第一滤波支节与辐射层电连接;第二滤波支节设置于第二面,且第二滤波支节与第一滤波支节电连接。上述辐射臂利用基板来集成辐射层,易于实现阻抗匹配,且易于进行辐射层的修改,以使得辐射臂符合基站天线要求。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滤波支节与第二滤波支节可以更好地抵抗外界谐波干扰,优化辐射臂的电气性能及辐射性能。且通过将第一滤波支节设置于第一面,而将第二滤波支节设置于第二面,有利于在有限空间内集成滤波支节,便于调节滤波效率,进一步提升辐射臂的抗干扰能力。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辐射层设有避让槽,第一滤波支节设置于避让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滤波支节为绕圈式结构,且第一滤波支节包括起始端以及末端,起始端与辐射层电连接;第二滤波支节为片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滤波支节与起始端电连接,第一滤波支节的长度为1/4λ,λ为干扰频率在介质第一基板中波长;或,第二滤波支节与末端电连接,第一滤波支节的长度为1/2λ,λ为干扰频率在介质第一基板中波长。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辐射单元,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辐射臂,辐射臂为四个,且相互正交设置构成两对偶极子。上述辐射单元设计初期是否符合基站天线辐射性能要求,前期需要进行反复的调试修改;由于辐射单元采用了上述辐射臂,利用基板来集成辐射层,易于进行辐射层的修改,即可在基板上去除部分辐射层或焊接金属层来增大辐射层来改变性能,以使得辐射单元符合基站天线要求后,再进行大规模生产。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滤波支节与第二滤波支节能够减小对其他频段的辐射单元的耦合影响,抑制其他频段的谐波,有利于提升辐射性能。且通过将第一滤波支节设置于第一面,而将第二滤波支节设置于第二面,有利于在有限空间内集成滤波支节,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滤波支节的滤波性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辐射单元的抗干扰能力。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辐射单元还包括巴伦,两对偶极子分别通过巴伦馈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巴伦包括正交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固定连接,第二基板包括第三面,第三面设有第三滤波支节,第三滤波支节与一对偶极子耦合馈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辐射单元还包括接地板,接地板设有与第三滤波支节电连接的传输线,传输线设有连接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基板还包括与第三面相对设置的第四面,第四面设有接地线,接地板设有接地层,偶极子通过接地线与接地层连接。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辐射单元。该基站天线采用了该辐射单元具有更优的辐射性能,有利于改善基站天线方向图。且在基站天线研制过程中,利用上述辐射单元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辐射单元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所示的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巴伦与接地板的配合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巴伦的爆炸示意图;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所示的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所示的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偶极子;100、辐射臂;110、第一基板;112、第一面;114、第二面;116、避让槽;120、辐射层;130、第一滤波支节;132、起始端;134、末端;140、第二滤波支节;20、巴伦;210、第二基板;212、第三面;214、第四面;216、卡槽;220、第三滤波支节;230、接地线;30、接地板;310、传输线;312、连接点。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辐射单元作为天线的最小辐射元件,为基站天线的重要组成。在进行新基站天线研制过程中,需要设计新的辐射单元,但设计出来的辐射单元是否符合要求,需要进行实际验证才能通过。如不通过或不满足要求,此时需要调整辐射臂的结构或尺寸,但传统的方式,辐射单元采用一体化成型的方式进行制造,此时进行辐射臂的修改,需要重新调整模具尺寸,甚至只能重新开模,此时会导致研发周期过长而赶不上进度,也提高了研发成本,造成模具的浪费。如图1及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辐射单元,包括四个辐射臂100,且四个辐射臂100相互正交设置构成两对偶极子10。如图1及图2所示,该辐射臂100包括第一基板110、辐射层120、第一滤波支节130及第二滤波支节140;第一基板110包括第一面112以及与第一面112相对设置的第二面114,辐射层120设置于第一面112;第一滤波支节130设置于第一面112,第一滤波支节130与辐射层120电连接;第二滤波支节140设置于第二面114,且第二滤波支节140与第一滤波支节130电连接。如此,该辐射臂100利用基板来集成辐射层120,易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射臂,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n辐射层,所述辐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面;/n第一滤波支节,所述第一滤波支节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一滤波支节与所述辐射层电连接;及/n第二滤波支节,所述第二滤波支节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且所述第二滤波支节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节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
辐射层,所述辐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面;
第一滤波支节,所述第一滤波支节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一滤波支节与所述辐射层电连接;及
第二滤波支节,所述第二滤波支节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且所述第二滤波支节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层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一滤波支节设置于所述避让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辐射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支节为绕圈式结构,且所述第一滤波支节包括起始端以及末端,所述起始端与所述辐射层电连接;所述第二滤波支节为片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辐射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波支节与所述起始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滤波支节的长度为1/4λ,λ为干扰频率在介质第一基板中波长;或,所述第二滤波支节与所述末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滤波支节的长度为1/2λ,λ为干扰频率在介质第一基板中波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敏生姜维维薛锋章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