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38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包括外护套,外护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金属铠装,金属铠装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护层,内护层的内侧填充有填充料,填充料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金属屏蔽层,金属屏蔽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外半导电屏蔽层,外半导电屏蔽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内部嵌入有导电线芯,外护套、金属铠装、内护层和填充料组成纳米电线外包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外护套的抗老化性能,增加电缆、电线的使用寿命,其次能够保证铜丝表面不会出现凹陷、缺口等现象,提高铜丝质量,而且能够防止铜丝表面被氧化,避免铜丝表面出现氧化皮,增加整个电缆、电线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电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更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
技术介绍
电缆、电线是一种电能或者信号的传输装置,通常由几根或者几组线芯和外护套组成,外护套主要为了起到防腐蚀、防漏电等保护作用,线芯主要起到电能和信号传输功能;但是现有的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首先,因电线、电缆的使用场所通常在室外、地下、水下,因此其老化速度非常快,但是现有的外护套抗老化性能较差,导致电缆、电线的使用寿命短;其次,传统的铜杆在拉丝的时候,通常是直接拉成细丝,导致铜杆的形变速度过快,容易导致拉成的铜丝表面出现凹陷、缺口等现象,导致铜丝在后期使用的时候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此外,铜丝在退火的时候容易被空气氧化,导致铜丝表面出现氧化皮,影响铜丝质量,从而降低整个电线、电缆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首先,因电线、电缆的使用场所通常在室外、地下、水下,因此其老化速度非常快,但是现有的外护套抗老化性能较差,导致电缆、电线的使用寿命短;其次,传统的铜杆在拉丝的时候,通常是直接拉成细丝,导致铜杆的形变速度过快,容易导致拉成的铜丝表面出现凹陷、缺口等现象,导致铜丝在后期使用的时候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此外,铜丝在退火的时候容易被空气氧化,导致铜丝表面出现氧化皮,影响铜丝质量,从而降低整个电线、电缆的质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包括外护套,外护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金属铠装,金属铠装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护层,内护层的内侧填充有填充料,填充料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金属屏蔽层,金属屏蔽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外半导电屏蔽层,外半导电屏蔽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内部嵌入有导电线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外护套、金属铠装、内护层和填充料组成纳米电线外包层,金属屏蔽层、外半导电屏蔽层、绝缘层和导电线芯组成纳米电线线芯,纳米电线线芯的数量为三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该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材料组成:铜杆2根以上、聚氯乙烯30-40份、纳米硅树脂5-10份、氢氧化镁15-20份、(6-乙氧基-2,2)1-2份、(4-三甲基-1)1-2份、2-二氢化喹啉1-2份、亚硫酸钠3-4份、阻燃剂4-6份、硬脂酸酰胺0.2-0.4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该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的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制备纳米电线线芯,该纳米电线线芯在制备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拉丝,将铜杆穿过拉丝箱内部的第一导辊组、电热管引入到第二导辊组,在穿过第二导辊组后引入到拉丝辊组,拉丝辊组共有十一组,每组拉丝辊组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当铜杆在经过电热管的时候被加热,导致铜杆软化,然后经过十一组拉丝辊组使得铜杆被挤压形变,当铜杆经过最后一组拉丝辊组的时候被拉成铜丝;S2、退火,铜丝进入到退火箱的内部,首先穿过一阶退火环槽环绕在一阶导线辊组的外部,通过一阶导线辊组缓慢的流动,一阶导线辊组通过二十个一阶导线辊形成,当铜丝经过最后一个一阶导线辊后,穿过二阶退火环槽,通过二阶导线辊组缓慢的流动,二阶导线辊组通过十二个二阶导线辊形成,当铜丝经过最后一个二阶导线辊后穿过三阶退火环槽,通过三阶导线辊组缓慢的流动,三阶导线辊组通过五个三阶导线辊形成,当铜丝经过最后一个三阶导线辊后通过排出孔排出,铜丝在流动的时候,外部氮气通过氮气进口进入,通过排气口排出,同时温度传感器探头通过监测退火箱内部温度;S3、束丝,将两根以上的铜丝穿过笼绞机后通过绕线筒进行卷绕,两个以上的铜丝呈麻花状被卷绕,两根以上的铜丝被卷绕成导电线芯;S4、包覆,使用挤塑机将绝缘层包覆在导电线芯的外部,然后使用绕包机将绝缘层外部缠绕外半导电屏蔽层和金属屏蔽层,完成纳米电线线芯制作;步骤二:制备纳米电线外包层,该纳米电线外包层在制备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T1、原料熔融混合,将聚氯乙烯30-40份、纳米硅树脂5-10份、氢氧化镁15-20份、(6-乙氧基-2,2)1-2份、(4-三甲基-1)1-2份、2-二氢化喹啉1-2份、亚硫酸钠3-4份、阻燃剂4-6份、硬脂酸酰胺0.2-0.4份放置到搅拌机内搅拌均匀,然后放置到反应釜内熔融,熔融的过程中搅拌混合,形成混合胶料;T2、挤塑,利用挤塑机将混合胶料均匀的挤塑在金属铠装的外部,形成外护套;步骤三:制备电缆,将内护层胶合至金属铠装的内部,填充料填充在内护层的内部,纳米电线线芯嵌入到填充料的内部,制成高分子纳米电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氮气进口和排气口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氮气进口和排气口分别对应在一阶退火环槽、二阶退火环槽和三阶退火环槽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温度传感器探头分别对应在一阶退火环槽、二阶退火环槽和三阶退火环槽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退火箱的前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活动门与退火箱之间设有门锁,活动门的前部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把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活动门的后部设置有一阶密封环、二阶密封环和三阶密封环,一阶密封环、二阶密封环和三阶密封环分别与一阶退火环槽、二阶退火环槽和三阶退火环槽对应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外护套材料内添加(6-乙氧基-2,2)1-2份、(4-三甲基-1)1-2份、2-二氢化喹啉1-2份,能够有效的增加外护套的抗老化性能,使得外护套对屈挠龟裂和热氧老化均具备防护作用,有效的增加了整个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通过采用十一个拉丝辊组进行拉丝,将铜杆穿过第一导辊组、电热管引入到第二导辊组,在穿过第二导辊组后引入到拉丝辊组,拉丝辊组共有十一组,每组拉丝辊组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当铜杆在经过电热管的时候被加热,导致铜杆软化,然后经过十一组拉丝辊组使得铜杆被挤压形变,当铜杆经过最后一组拉丝辊组的时候被拉成铜丝,十一个拉丝辊组呈渐变方式排列,使得铜杆的形变属于逐渐递减的方式,有效的避免铜杆形变速度过快导致出现铜丝表面出现凹陷、缺口等现象,提高铜丝质量;通过设置一阶退火环槽、二阶退火环槽和三阶退火环槽,铜丝进入到退火箱的内部,首先穿过一阶退火环槽环绕在一阶导线辊组的外部,通过一阶导线辊组缓慢的流动,一阶导线辊组通过二十个一阶导线辊形成,当铜丝经过最后一个一阶导线辊后,穿过二阶退火环槽,通过二阶导线辊组缓慢的流动,二阶导线辊组通过十二个二阶导线辊形成,当铜丝经过最后一个二阶导线辊后穿过三阶退火环槽,通过三阶导线辊组缓慢的流动,三阶导线辊组通过五个三阶导线辊形成,当铜丝经过最后一个三阶导线辊后通过排出孔排出,铜丝在流动的时候,外部氮气通过氮气进口进入,通过排气口排出,同时温度传感器探头通过监测退火箱内部温度,能够对铜丝进行三个阶段的退火,避免铜丝冷却速度过快导致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1),外护套(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金属铠装(2),金属铠装(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护层(3),内护层(3)的内侧填充有填充料(4),填充料(4)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金属屏蔽层(5),金属屏蔽层(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外半导电屏蔽层(6),外半导电屏蔽层(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层(7),绝缘层(7)的内部嵌入有导电线芯(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1),外护套(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金属铠装(2),金属铠装(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护层(3),内护层(3)的内侧填充有填充料(4),填充料(4)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金属屏蔽层(5),金属屏蔽层(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外半导电屏蔽层(6),外半导电屏蔽层(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层(7),绝缘层(7)的内部嵌入有导电线芯(8)。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外护套(1)、金属铠装(2)、内护层(3)和填充料(4)组成纳米电线外包层,金属屏蔽层(5)、外半导电屏蔽层(6)、绝缘层(7)和导电线芯(8)组成纳米电线线芯,纳米电线线芯的数量为三根。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材料组成:铜杆2根以上、聚氯乙烯30-40份、纳米硅树脂5-10份、氢氧化镁15-20份、(6-乙氧基-2,2)1-2份、(4-三甲基-1)1-2份、2-二氢化喹啉1-2份、亚硫酸钠3-4份、阻燃剂4-6份、硬脂酸酰胺0.2-0.4份。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高分子纳米电线电缆材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备纳米电线线芯,该纳米电线线芯在制备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拉丝,将铜杆穿过拉丝箱(9)内部的第一导辊组(10)、电热管(12)引入到第二导辊组(11),在穿过第二导辊组(11)后引入到拉丝辊组(13),拉丝辊组(13)共有十一组,每组拉丝辊组(13)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当铜杆在经过电热管(12)的时候被加热,导致铜杆软化,然后经过十一组拉丝辊组(13)使得铜杆被挤压形变,当铜杆经过最后一组拉丝辊组(13)的时候被拉成铜丝;
S2、退火,铜丝进入到退火箱(14)的内部,首先穿过一阶退火环槽(15)环绕在一阶导线辊组(16)的外部,通过一阶导线辊组(16)缓慢的流动,一阶导线辊组(16)通过二十个一阶导线辊形成,当铜丝经过最后一个一阶导线辊后,穿过二阶退火环槽(19),通过二阶导线辊组(20)缓慢的流动,二阶导线辊组(20)通过十二个二阶导线辊形成,当铜丝经过最后一个二阶导线辊后穿过三阶退火环槽(21),通过三阶导线辊组(22)缓慢的流动,三阶导线辊组(22)通过五个三阶导线辊形成,当铜丝经过最后一个三阶导线辊后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秀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泰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