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核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707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0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核算的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区域;确定目标区域的目标植物林是否发生森林转化;响应于确定未发生,计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将目标区域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输入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终端,监控终端将输入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与目标区域的历史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比较;若输入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与目标区域对应的历史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控制布设在目标区域的拍摄设备拍摄监控图像或视频;监控终端将监控图像或视频、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上传至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平台。上述方法实现了对目标植物林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核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核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核算用于核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碳库即碳的储存库,通常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质碳库。其单位为质量单位。碳库主要有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速度是最快的,最快的在几分钟或者几小时就能够返回大气,一般会在几周或几个月返回大气。陆地生态系统碳蓄积主要发生在森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在土壤圈、生物圈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缓冲器”和“阀”的功能,约77%的地上碳蓄积和约40%的地下碳蓄积发生在森林生态系统,余下的部分主要储存在耕地、湿地、冻原、高山草原以及沙漠半沙漠中。此外,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每年固定的碳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会随时间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的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区域;确定上述目标区域的目标植物林是否发生森林转化;响应于确定未发生森林转化,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其中,ΔCBF表示目标植物林生物量碳储量的年变化量;CBF,t1表示第t1年目标植物林生物量碳储量;CBF,t2表示第t2年目标植物林生物量碳储量;t1,t2表示时间;将上述目标区域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输入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终端,上述监控终端将输入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与上述目标区域的历史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比较;若输入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与上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历史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控制布设在上述目标区域的拍摄设备拍摄监控图像或视频;上述监控终端将上述监控图像或视频、上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上传至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平台,上述监控平台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发布。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针对发布信息的验证信息,向上述监控终端发送生物量碳储量的变化量的变化量超标告警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CBF,t2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的:其中,ABF,i表示第t2年第i类目标植物林面积;MBF-AB,i表示第t2年第i类目标植物林平均单位面积地上部生物量;RBF,i表示第t2年第i类目标植物林地下生物量相对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CFBF,i表示第t2年第i类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含碳率;i表示目标植物林的类型。在一些实施例中,CBF,t1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的:其中,CBF,t1表示第t1年第i类目标植物林面积;MBF-AB,i表示第t1年第i类目标植物林平均单位面积地上部生物量;RBF,i表示第t1年第i类目标植物林地下生物量相对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CFBF,i表示第t1年第i类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含碳率;i表示目标植物林的类型。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发生森林转化,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其中,ΔCBF表示目标植物林生物量碳储量的年变化量,ABF-C,i表示第i类目标植物林转化为非林地的面积;MBF-AB,i表示第i类目标植物林平均单位面积地上部生物量;CFBF,i表示第i类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含碳率;RBF-T表示皆伐目标植物林的可用材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的用于核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的方法,实现了生物量碳储量变化的核算。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核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核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100。上述核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确定目标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核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根据实际需要,执行主体可以是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终端。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是其余的监控设备或系统。实践中,执行主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目标区域。作为示例,目标区域可以是预设的或者用户指定的区域。步骤102,确定目标区域的目标植物林是否发生森林转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上述目标区域的目标植物林是否发生森林转化。在这里,森林转化可以是林地转化为非林地。例如,目标植物林转化为非林地。可以通过无人机拍摄,城市规划信息等来确定上述目标区域的目标植物林是否发生森林转化。目标植物林通常是不具有蓄积量统计指标的植物林。上述植物林的生物量的生长量和消耗量也难以进行测定或统计。目标植物林例如竹林、经济林或灌木林。当然,目标植物林也可以是别的林种。步骤103,响应于确定未发生森林转化,计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其中,ΔCBF表示目标植物林生物量碳储量的年变化量。CBF,t1表示第t1年目标植物林生物量碳储量。CBF,t2表示第t2年目标植物林生物量碳储量。t1,t2表示时间。步骤104,将目标区域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输入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终端,监控终端将输入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与目标区域的历史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比较。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步骤103中得到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输入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终端。从而,上述监控终端将输入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与目标区域的历史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比较。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比较。例如,可以将目标区域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与历史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步骤105,若输入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与目标区域对应的历史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控制布设在上述目标区域的拍摄设备拍摄监控图像或视频。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步骤104的比较结果,若输入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与目标区域对应的历史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控制布设在上述目标区域的拍摄设备拍摄监控图像或视频。在现实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某个区域范围内的多个重点植物林布设拍摄设备。当然,也可以利用植物林原有拍摄设备。然后,将这些拍摄设备与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终端相连,从而上述监控终端可以控制布设在植物林的拍摄设备拍摄监控图像或视频。步骤106,监控终端将上述监控图像或视频、上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上传至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平台,上述监控平台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发布。在本实施例中,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终端可以将监控图像或视频、上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上传至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平台。其中,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得到。例如,可以采用定位装置来获上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在此基础上,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核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方法,包括:/n确定目标区域;/n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植物林是否发生森林转化;/n响应于确定未发生森林转化,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核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植物林是否发生森林转化;
响应于确定未发生森林转化,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目标植物林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其中,ΔCBF表示目标植物林生物量碳储量的年变化量;CBF,t1表示第t1年目标植物林生物量碳储量;CBF,t2表示第t2年目标植物林生物量碳储量;t1,t2表示时间;
将所述目标区域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输入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将输入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与所述目标区域的历史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比较;
若输入的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历史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控制布设在所述目标区域的拍摄设备拍摄监控图像或视频;
所述监控终端将所述监控图像或视频、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上传至生物量碳储量变化量的监控平台,所述监控平台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发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针对发布信息的验证信息,向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生物量碳储量的变化量的变化量超标告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CBF,t2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的: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玥锋姜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五蕴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