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油气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72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合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分离罐底部固定安装支撑腿,分离罐顶部固定安装密封盖,分离罐内部下侧固定安装预冷板,预冷板上方固定安装若干折流板,折流板固定安装在分离罐内壁,折流板之间设有冷却板,冷却板固定安装在驱动轴表面,驱动轴上端贯穿密封盖,驱动轴顶端固定安装旋转接头,预冷板下方的分离罐侧壁固定安装进气管,折流板上方的分离罐侧壁固定安装排气管,进气管下方的分离罐内壁固定安装隔板,隔板底部固定安装出油管,出油管贯穿分离罐底部,分离罐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排渣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折流板和冷却板配合,增加了混合油气在分离罐中的流动的路程,通过预冷板和冷却板,提高混合油气中油珠的冷凝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油气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压机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混合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器利用压缩机压缩制冷剂气体,通过制冷剂实现制冷及制热功能。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需要润滑油对压缩机内部部件进行润滑,防止出现机械故障,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因此,压缩机排除的气体实际是制冷剂气体和润滑油的混合流体。其中,润滑油随着制冷剂气体进入换热器进行制冷、制热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换热器表面将形成油膜,增加了换热热阻,影响换热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果,而且还会导致返回压缩机的油量过少,增加压缩机内部部件之间的磨损,影响压缩机的寿命和可靠性。所以,有必要在压缩机排气管路上设置油气分离的装置,将润滑油从制冷剂气体中分离出来,再送回至压缩机,以循环利用。已有的油气分离器包括粗分段和细分段,粗分段包括进油管,折流板,罐体和储油罐,将进入粗分段内的油气混合物中较大的油滴通过惯性和重力分离出来,然后将粗分之后的油气混合物送入细分段,细分段包括油气分离芯以及回油管,其中油气分离芯将粗分后的油气混合物中的油滴过滤掉,将气体通过排气管道排出,分离出来的油滴通过回油管送回压缩机中。现有的油气分离器仅通过增加油气流动的行程让油珠自动凝聚分离,分离效果不好,分离器体积较大,而使用油气分离芯进行油气分离存在滤芯清洗更换的问题,操作复杂,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油气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折流板和冷却板配合,增加了混合油气在分离罐中的流动的路程,通过预冷板和冷却板,提高混合油气中油珠的冷凝分离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合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分离罐底部固定安装支撑腿,分离罐顶部固定安装密封盖,分离罐内部下侧固定安装预冷板,预冷板上方固定安装若干折流板,折流板固定安装在分离罐内壁,折流板之间设有冷却板,冷却板固定安装在驱动轴表面,驱动轴上端贯穿密封盖,驱动轴顶端固定安装旋转接头,预冷板下方的分离罐侧壁固定安装进气管,折流板上方的分离罐侧壁固定安装排气管,进气管下方的分离罐内壁固定安装隔板,隔板底部固定安装出油管,出油管贯穿分离罐底部,分离罐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排渣管。优选地,分离罐侧壁下方固定安装液面指示管,液面指示管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与分离罐连接,第一连接管高度与预冷板底部齐平,第二连接管高度与隔板顶部齐平,第三连接管与分离罐底部齐平。优选地,密封盖一侧固定安装电机,驱动轴通过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啮合,密封盖另一侧固定安装安全阀,安全阀顶部设有压力表。优选地,预冷板固定安装在分离罐内壁,预冷板表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预冷板内部设有冷凝水管道,预冷板一侧固定安装冷凝水进水管和冷凝水出水管,冷凝水进水管和冷凝水出水管贯穿分离罐侧壁。优选地,折流板为锥形板,折流板底部直径与分离罐内径相同,折流板顶部中间开设有导流孔,驱动轴贯穿通过导流孔,折流板表面四周开设有若干漏油孔。优选地,冷却板形状与折流板契合,冷却板底部直径小于折流板底部直径,冷却板顶部中间与驱动轴固定连接,冷却板下表面周向固定安装若干扰流板,冷却板和驱动轴内部设有冷凝水管道。优选地,排气管贯穿分离罐侧壁,排气管一端固定安装除雾器。优选地,隔板直径与分离罐内径相同,隔板远离进气管一侧边缘设有缺口,出油管与隔板上侧的分离罐相通,排渣管与隔板下侧的分离罐相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折流板和冷却板配合,增加了混合油气在分离罐中的流动的路程,通过冷却板内部设置冷凝水管道,混合油气在与冷却板接触时油珠可以在冷却板表面凝聚,然后顺着冷却板表面流下并落入折流板表面,最终由折流板表面漏油孔层层落下。其中冷却板底部固定安装扰流板,通过电机带动冷却板时扰流板可以改变分离罐内部混合油气的流动,提高冷却板与混合油气的动态接触,增强油珠凝聚效果;2、本专利技术混合油气中分离的油在分离罐底部进行收集,同时混合油气中还可能存在部分水或杂质,通过隔板可以对油层和水层进行分割,通过液面指示管可以观察分离罐底部的油水界面,方便对油和水的排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前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预冷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冷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离罐,2-支撑腿,3-密封盖,4-预冷板,401-透气孔,402-冷凝水进水管,403-冷凝水出水管,5-折流板,501-导流孔,502-漏油孔,6-冷却板,601-扰流板,7-驱动轴,8-旋转接头,9-进气管,10-排气管,11-隔板,12-出油管,13-排渣管,14-除雾器,15-液面指示管,151-第一连接管,152-第二连接管,153-第三连接管,16-电机,17-安全阀,18-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6所示,一种混合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1,分离罐1底部固定安装支撑腿2,分离罐1顶部固定安装密封盖3,分离罐1内部下侧固定安装预冷板4,预冷板4上方固定安装若干折流板5,折流板5固定安装在分离罐1内壁,折流板5之间设有冷却板6,冷却板6固定安装在驱动轴7表面,驱动轴7上端贯穿密封盖3,驱动轴7顶端固定安装旋转接头8,预冷板4下方的分离罐1侧壁固定安装进气管9,折流板5上方的分离罐1侧壁固定安装排气管10,进气管9下方的分离罐1内壁固定安装隔板11,隔板11底部固定安装出油管12,出油管12贯穿分离罐1底部,分离罐1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排渣管13。分离罐1侧壁下方固定安装液面指示管15,液面指示管15通过第一连接管151、第二连接管152和第三连接管153与分离罐1连接,第一连接管151高度与预冷板4底部齐平,第二连接管152高度与隔板11顶部齐平,第三连接管153与分离罐1底部齐平。密封盖3一侧固定安装电机16,驱动轴7通过齿轮与电机16的输出轴啮合,密封盖3另一侧固定安装安全阀17,安全阀17顶部设有压力表18。预冷板4固定安装在分离罐1内壁,预冷板4表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401,预冷板4内部设有冷凝水管道,预冷板4一侧固定安装冷凝水进水管402和冷凝水出水管403,冷凝水进水管402和冷凝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罐(1),所述分离罐(1)底部固定安装支撑腿(2),所述分离罐(1)顶部固定安装密封盖(3),所述分离罐(1)内部下侧固定安装预冷板(4),所述预冷板(4)上方固定安装若干折流板(5),所述折流板(5)固定安装在分离罐(1)内壁,所述折流板(5)之间设有冷却板(6),所述冷却板(6)固定安装在驱动轴(7)表面,所述驱动轴(7)上端贯穿密封盖(3),所述驱动轴(7)顶端固定安装旋转接头(8),所述预冷板(4)下方的分离罐(1)侧壁固定安装进气管(9),所述折流板(5)上方的分离罐(1)侧壁固定安装排气管(10),所述进气管(9)下方的分离罐(1)内壁固定安装隔板(11),所述隔板(11)底部固定安装出油管(12),所述出油管(12)贯穿分离罐(1)底部,所述分离罐(1)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排渣管(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罐(1),所述分离罐(1)底部固定安装支撑腿(2),所述分离罐(1)顶部固定安装密封盖(3),所述分离罐(1)内部下侧固定安装预冷板(4),所述预冷板(4)上方固定安装若干折流板(5),所述折流板(5)固定安装在分离罐(1)内壁,所述折流板(5)之间设有冷却板(6),所述冷却板(6)固定安装在驱动轴(7)表面,所述驱动轴(7)上端贯穿密封盖(3),所述驱动轴(7)顶端固定安装旋转接头(8),所述预冷板(4)下方的分离罐(1)侧壁固定安装进气管(9),所述折流板(5)上方的分离罐(1)侧壁固定安装排气管(10),所述进气管(9)下方的分离罐(1)内壁固定安装隔板(11),所述隔板(11)底部固定安装出油管(12),所述出油管(12)贯穿分离罐(1)底部,所述分离罐(1)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排渣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1)侧壁下方固定安装液面指示管(15),所述液面指示管(15)通过第一连接管(151)、第二连接管(152)和第三连接管(153)与分离罐(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51)高度与预冷板(4)底部齐平,所述第二连接管(152)高度与隔板(11)顶部齐平,所述第三连接管(153)与分离罐(1)底部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一侧固定安装电机(16),所述驱动轴(7)通过齿轮与电机(16)的输出轴啮合,所述密封盖(3)另一侧固定安装安全阀(17),所述安全阀(17)顶部设有压力表(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永胜鲁汇杨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正良环保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