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70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构、冷凝机构以及缓冲机构,还包括控制装置、气液分离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机械制冷机构、蓄冷机构以及离心风机,所述缓冲机构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机械制冷机构连接并通过第二电磁阀与蓄冷机构连接,所述机械制冷机构以及蓄冷机构分别通过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构连接;所述机械制冷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设置于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所述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机械制冷机构、蓄冷机构以及离心风机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机组,采用一种制冷介质则可实现机械制冷和蓄冷,节省了中间板换,提高了蓄冷时的制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组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机组一般不具备蓄冷功能,而是直接采用蒸发制冷的方式对空气进行降温,空调机组的功能单一、适用性低;现存部分空调机组同时具备机械制冷和蓄冷功能,但空调机组内一般设置有至少两个独立的循环系统,且中间板换环节多,换热效率损失大;而管路设计复杂,导致生产成本大大提高。此外,目前市面上,仍没有可同时进行机械制冷和放冷的空调机组。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采用一种制冷介质则可实现机械制冷和蓄冷,节省了中间板换,提高了蓄冷时的制冷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构、冷凝机构以及缓冲机构,还包括控制装置、气液分离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机械制冷机构、蓄冷机构以及离心风机,所述缓冲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机械制冷机构连接,所述缓冲机构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与蓄冷机构连接,所述机械制冷机构以及所述蓄冷机构分别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构连接;所述机械制冷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所述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机械制冷机构、蓄冷机构以及所述离心风机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的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中,所述蓄冷机构包括第二储液器、第二节流装置、蓄冷装置、第一温度控制器以及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第二储液器、第二节流装置、蓄冷装置、第三电磁阀以及气液分离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蓄冷装置的内部温度;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第一温度控制器以及第三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的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中,还包括放冷机构,所述放冷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二储液器以及所述蓄冷装置连接;所述放冷机构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所述的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中,所述放冷机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第四电磁阀、流体泵、第三节流装置以及第五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流体泵、第三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五电磁阀依次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储液器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蓄冷装置连接;所述蓄冷机构还包括第一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用于检测第二储液器的液位;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分别与流体泵以及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的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中,还包括第三换热器、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以及接水盘,所述冷凝机构包括第四换热器、冷凝器和轴流风机;所述冷凝器分别与压缩机构以及缓冲机构连接,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轴流风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两侧;所述第三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侧,所述第一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顶部,所述第二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顶部;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的底部,所述接水盘用于盛装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的冷凝水,所述接水盘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喷淋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以及所述轴流风机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的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中,所述机械制冷机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第一节流装置以及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节流装置、第一换热器、第六电磁阀以及所述气液分离器依次连接。所述的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中,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过滤器、示镜以及第一储液器,所述冷凝机构、过滤器、示镜、第一储液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储液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的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中,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第二温度控制器、第一压力控制器以及第七电磁阀,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第一换热器的温度,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构连接管路上的压力值,所述压缩机构、第七电磁阀、第一换热器以及气液分离器依次首尾连接。本专利技术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用于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的工作控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当空调机组执行机械制冷模式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电磁阀以及蓄冷机构停止工作,控制装置控制压缩机构、冷凝机构、第一电磁阀、机械制冷机构以及离心风机开始工作;制冷剂从压缩机构以高温高压过热气体的形式流向冷凝机构,冷凝机构对制冷剂进行冷凝降温,将降温后的制冷剂液体通过缓冲机构以及第一电磁阀输入至机械制冷机构,外部空气通过离心风机进入空调机组,与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升温变为过热气体,通过气液分离器返回至压缩机构;当空调机组执行蓄冷模式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电磁阀以及机械制冷机构停止工作,控制装置控制压缩机构、冷凝机构、第二电磁阀、蓄冷机构以及离心风机开始工作;制冷剂从压缩机构以高温高压过热气体的形式流向冷凝机构,冷凝机构对制冷剂进行冷凝降温,将降温后的制冷剂液体通过缓冲机构以及第二电磁阀输入至蓄冷机构,制冷剂在蓄冷机构内吸热后,以过热气体形式通过气液分离器返回至压缩机构。所述的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中,还包括步骤:当空调机组执行放冷模式时,控制装置控制压缩机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以及机械制冷机构停止工作,控制装置控制放冷机构、蓄冷机构以及离心风机开始工作,外部空气通过离心风机进入空调机组,与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升温变为过热气体,而后输入至蓄冷机构中进行降温冷凝后再返回至第二换热器;当空调机组执行机械制冷和放冷模式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关闭,制冷剂从压缩机构以高温高压过热气体的形式流向冷凝机构,冷凝机构对制冷剂进行冷凝降温,将降温后的制冷剂液体通过缓冲机构以及第一电磁阀输入至机械制冷机构,外部空气通过离心风机进入空调机组,分别与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在第一换热器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升温变为过热气体,通过气液分离器返回至压缩机构;在第二换热器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升温变为过热气体,而后输入至蓄冷机构中进行降温冷凝后再返回至第二换热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其具有以下优点:(1)经冷凝机构冷凝降温后的制冷剂可通过第一电磁阀流向机械制冷机构,或通过第二电磁阀流向蓄冷机构,即通过一种制冷介质即可实现空调机组的机械制冷功能和蓄冷功能,节省了中间板换,提升了蓄冷时的制冷效率;(2)空调机组充分利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冷凝水,冷凝水可分别对进入空调机组的室外空气进行降温以及对冷凝器外部的散热空气进行降温,提高了系统能效性,降低了能源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机组执行机械放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机组执行蓄冷时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构、冷凝机构以及缓冲机构,还包括控制装置、气液分离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机械制冷机构、蓄冷机构以及离心风机,所述缓冲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机械制冷机构连接,所述缓冲机构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与蓄冷机构连接,所述机械制冷机构以及所述蓄冷机构分别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构连接;所述机械制冷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所述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机械制冷机构、蓄冷机构以及所述离心风机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构、冷凝机构以及缓冲机构,还包括控制装置、气液分离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机械制冷机构、蓄冷机构以及离心风机,所述缓冲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机械制冷机构连接,所述缓冲机构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与蓄冷机构连接,所述机械制冷机构以及所述蓄冷机构分别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构连接;所述机械制冷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所述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机械制冷机构、蓄冷机构以及所述离心风机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机构包括第二储液器、第二节流装置、蓄冷装置、第一温度控制器以及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第二储液器、第二节流装置、蓄冷装置、第三电磁阀以及气液分离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蓄冷装置的内部温度;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第一温度控制器以及第三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冷机构,所述放冷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二储液器以及所述蓄冷装置连接;所述放冷机构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冷机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第四电磁阀、流体泵、第三节流装置以及第五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流体泵、第三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五电磁阀依次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储液器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蓄冷装置连接;所述蓄冷机构还包括第一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用于检测第二储液器的液位;所述第一液位控制器分别与流体泵以及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换热器、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以及接水盘,所述冷凝机构包括第四换热器、冷凝器和轴流风机;所述冷凝器分别与压缩机构以及缓冲机构连接,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轴流风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两侧;所述第三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侧,所述第一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顶部,所述第二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顶部;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的底部,所述接水盘用于盛装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的冷凝水,所述接水盘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喷淋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以及所述轴流风机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制冷机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第一节流装置以及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节流装置、第一换热器、第六电磁阀以及所述气液分离器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添谭志勇万夏红吴高峰孙得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