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灯杆物联接入的安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67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灯杆物联接入的安全监测装置,它包括灯杆、固定安装在灯杆顶部的灯臂和设置在灯臂前端的灯具,所述灯杆上设有物联安全监控终端,所述灯臂上且位于灯具前端设有感知装置,所述感知装置通过线路接入物联安全监控终端,所述灯臂内设有防坠落引线,所述防坠落引线的一端接入物联安全监控终端,另一端安装有插座,所述灯具内设有电缆和钢绳,所述电缆的一端固定在灯具内的主体架上,另一端安装有插头且与插座对插,所述钢绳的一端固定在主体架上,另一端固定在灯臂内壁上,所述钢绳的长度大于电缆的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灯具可进行全天候监测和防护,防止灯具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坠落砸坏砸死灯具下的任意物品或生命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灯杆物联接入的安全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灯杆
,具体涉及一种路灯杆物联接入的安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路灯普遍是采用在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灯杆上加装灯头的结构形式。路灯杆和灯头是分体部件,一般使用插接、螺纹顶丝或紧固卡加螺栓紧固等方式对路灯灯头进行连接和固定,但由于路灯灯杆和灯头通常由不同的厂商生产,在部件接触和配合方面很难做到结构合理。同时,由于灯头安装属于人工手工作业,还存在安装和紧固牢度的不一致性,且安装过程中所使用不同厂家的紧固件,设计、材质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差异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目前正在逐渐被推广使用的新型LED路灯灯头来说,由于其光源发热量大,必须在灯头安装较大、较重的金属质散热装置为其散热才能长时间可靠工作,故其灯头重量往往超过传统路灯几倍,这样增大了灯头的坠落隐患。当灯头在没有预警时,突然坠落不仅会砸伤过路的行人、破坏地面环境而且容易造成灯头内部结构的损坏,从而增加维修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灯具坠落进行监测和防护的路灯杆物联接入的安全监测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路灯杆物联接入的安全监测装置,它包括灯杆、固定安装在灯杆顶部的灯臂和设置在灯臂前端的灯具,所述灯杆上设有物联安全监控终端,所述灯臂上且位于灯具前端设有感知装置,所述感知装置通过线路接入物联安全监控终端,所述灯臂内设有防坠落引线,所述防坠落引线的一端接入物联安全监控终端,另一端安装有插座,所述灯具内设有电缆和钢绳,所述电缆的一端固定在灯具内的主体架上,另一端安装有插头且与插座对插,所述钢绳的一端固定在主体架上,另一端固定在灯臂内壁上,所述钢绳的长度大于电缆的长度。所述物联安全监控终端内包括低功耗监测主模块、主控模块、NB-IOT上行通信模块、电池模块、电池使用管理器、电池充电管理器、电源模块、防坠落状态监测模块以及防坠形变状态监测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连接低功耗监测主模块、NB-IOT上行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电池使用管理器,所述电池使用管理器分别连接NB-IOT上行通信模块、低功耗监测主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电池充电管理器,所述电池充电管理器连接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连接低功耗监测主模块,所述防坠落状态监测模块和防坠形变状态监测模块均与低功耗监测主模块相连。所述物联安全监控终端内还包括BT通信模块、灯杆倾斜监测模块、ID身份识别模块、水浸监测模块、照度监测模块、用电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防雷失效监测模块、环境量监测模块、其他物联监测模块、路灯用电监测模块、路灯开关、路灯调亮模块以及路灯故障报警模块,所述BT通信模块、照度监测模块、用电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防雷失效监测模块、环境量监测模块、其他物联监测模块、路灯用电监测模块、路灯开关、路灯调亮模块和路灯故障报警模块均与主控模块相连,所述水浸监测模块、灯杆倾斜监测模块和ID身份识别模块均与低功耗监测主模块相连。所述感知装置和防坠落引线分别与物联安全监控终端内的防坠形变状态监测模块和防坠落状态监测模块相连。所述感知装置为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应变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电缆为采用线号0.5mm2的二线电缆。所述插头为防水插头。所述防坠落引线的插座固定在灯具的前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灯臂上且位于灯具前端设有感知装置,并将感知装置接入物联安全监控终端,一旦灯具设置在灯臂上的固定端出现开裂或侧滑行为时,感知装置立即将感应到故障信号传送至物联安全监控终端内,从而达到对灯具进行全天候安全监测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在安装感知装置同时也安装了坠落时进行防护的钢绳和用于监测的电缆,从而通过监测电缆内的电信号来辨别灯具内部的断裂情况,使灯具内部断裂并坠落时对行人发出报警且不直接下坠到地面,防止砸坏砸死灯具下的任意物品或生命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物联安全监控终端的流程图;图中1、灯杆;2、灯臂;3、灯具;4、物联安全监控终端;5、感知装置;6、防坠落引线;7、插座;8、电缆;9、钢绳;10、主体架;11、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它包括灯杆1、固定安装在灯杆1顶部的灯臂2和设置在灯臂2前端的灯具3,所述灯杆1上设有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用于智能监控路灯杆内主要部件的连接稳定状况以及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警功能。所述灯臂2上且位于灯具3前端设有感知装置5,该感知装置5为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应变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感知装置5通过线路接入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这样一旦发现灯具3设置在灯臂2上的固定端出现开裂或侧滑行为时,感知装置立即将感应到故障信号传送至物联安全监控终端内,从而达到对灯具进行全天候(晚上亮灯期间和白天无电期间)安全监测的目的。所述灯臂2内设有防坠落引线6,该防坠落引线6的一端接入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另一端安装有插座7,其中防坠落引线6的插座7固定在灯具3的前部;所述灯具3内设有电缆8,该电缆8的一端固定在灯具3内的主体架10上,另一端安装有插头11且与插座7对插,其中插头11为防水插头,电缆8为采用线号0.5mm2的二线电缆。当防坠落引线6的一端接入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另一端与电缆8对插后,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启动并全天候对防坠落引线6和电缆8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导通情况;如果正常导通,表示灯具3内部没有断裂且发生下坠事件,一旦发生灯具3坠落,则出现电缆8崩断或电缆8与防坠落引线6连接处的插座7插头11分离,这时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会第一时间发现灯具3下坠时间,并主动上报发出预警。所述灯具3内设有钢绳9,该钢绳9的一端固定在主体架10上,另一端固定在灯臂2内壁上,由于钢绳9的长度大于电缆8的长度,当发生灯具3坠落时,电缆8自动崩断或电缆8与防坠落引线6上的插座7对插的插头11脱离,导致主动预警,同时钢绳9会绷紧,灯具3在钢绳9的拉力作用下,使灯具3不会直接下坠到地面上。所述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内包括低功耗监测主模块、主控模块、NB-IOT上行通信模块、电池模块、电池使用管理器、电池充电管理器、电源模块、防坠落状态监测模块以及防坠形变状态监测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连接低功耗监测主模块、NB-IOT上行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电池使用管理器,所述电池使用管理器分别连接NB-IOT上行通信模块、低功耗监测主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电池充电管理器,所述电池充电管理器连接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连接低功耗监测主模块,所述防坠落状态监测模块和防坠形变状态监测模块均与低功耗监测主模块相连。所述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内还包括BT通信模块、灯杆倾斜监测模块、ID身份识别模块、水浸监测模块、照度监测模块、用电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防雷失效监测模块、环境量监测模块、其他物联监测模块、路灯用电监测模块、路灯开关、路灯调亮模块以及路灯故障报警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灯杆物联接入的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灯杆(1)、固定安装在灯杆(1)顶部的灯臂(2)和设置在灯臂(2)前端的灯具(3),所述灯杆(1)上设有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所述灯臂(2)上且位于灯具(3)前端设有感知装置(5),所述感知装置(5)通过线路接入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所述灯臂(2)内设有防坠落引线(6),所述防坠落引线(6)的一端接入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另一端安装有插座(7),所述灯具(3)内设有电缆(8)和钢绳(9),所述电缆(8)的一端固定在灯具(3)内的主体架(10)上,另一端安装有插头(11)且与插座(7)对插,所述钢绳(9)的一端固定在主体架(10)上,另一端固定在灯臂(2)内壁上,所述钢绳(9)的长度大于电缆(8)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灯杆物联接入的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灯杆(1)、固定安装在灯杆(1)顶部的灯臂(2)和设置在灯臂(2)前端的灯具(3),所述灯杆(1)上设有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所述灯臂(2)上且位于灯具(3)前端设有感知装置(5),所述感知装置(5)通过线路接入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所述灯臂(2)内设有防坠落引线(6),所述防坠落引线(6)的一端接入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另一端安装有插座(7),所述灯具(3)内设有电缆(8)和钢绳(9),所述电缆(8)的一端固定在灯具(3)内的主体架(10)上,另一端安装有插头(11)且与插座(7)对插,所述钢绳(9)的一端固定在主体架(10)上,另一端固定在灯臂(2)内壁上,所述钢绳(9)的长度大于电缆(8)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杆物联接入的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物联安全监控终端(4)内包括低功耗监测主模块、主控模块、NB-IOT上行通信模块、电池模块、电池使用管理器、电池充电管理器、电源模块、防坠落状态监测模块以及防坠形变状态监测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连接低功耗监测主模块、NB-IOT上行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电池使用管理器,所述电池使用管理器分别连接NB-IOT上行通信模块、低功耗监测主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电池充电管理器,所述电池充电管理器连接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连接低功耗监测主模块,所述防坠落状态监测模块和防坠形变状态监测模块均与低功耗监测主模块相连。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锁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城市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