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的浇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52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的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在基坑内标记混凝土根基浇筑位置,再在浇筑位置上方铺设40cm厚度的石英砂;S2、在混凝土根基位置插入钢管;S3、在浇筑位置四周挖设密封沟,在步骤一中石英砂的上方铺设聚乙烯薄膜,并将聚乙烯薄膜的四角放入密封沟内,使用黏土进行回填压实;S4、使用真空设备对步骤三中的聚乙烯薄膜内抽真空施工。该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的浇筑方法,通过若干个呈正六边形分布的钢管和钢管表面的透水孔以及圆钢,增加了根基的稳定性,同时混凝土浆将透水孔流出,待硬化后增大了与多水软土层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有效的提升根基的稳定性,避免造成根基塌陷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的浇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根基浇筑
,尤其涉及一种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的浇筑方法。
技术介绍
多水软土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我国软土分布广泛,主要位于沿海、平原地带、内陆湖盆、洼地及河流两岸地带,沿海、平原地带软土多位于大河下游入海三角洲或冲积平原处,如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带,塘沽、温州、闽江口平原等地带;内陆湖盆、洼地则以洞庭湖、洪泽湖、久湖、滇池等地为代表;河流中下游两岸漫滩、阶地、废弃河道等处也常有软土分布;沼泽地带则分仿着富含有机质的软土和泥炭。由于土基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透水性差、抗剪强度低,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且多水软土层地基强度低且一经扰动,土体结构便破坏,强度随之削弱,因此在多水软土层基坑内浇筑混凝土根基容易造成根基稳定性下降,严重的会造成塌陷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的浇筑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的浇筑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的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在基坑内标记混凝土根基浇筑位置,再在浇筑位置上方铺设40cm厚度的石英砂;S2、在混凝土根基位置插入钢管;S3、在浇筑位置四周挖设密封沟,在步骤一中石英砂的上方铺设聚乙烯薄膜,并将聚乙烯薄膜的四角放入密封沟内,使用黏土进行回填压实;S4、使用真空设备对步骤三中的聚乙烯薄膜内抽真空施工,在连续10天沉降速率小于1.0mm/天后对真空设备进行拆卸;S5、使用抽水泵将钢管内的水抽尽,并在钢管的底部撒30mm厚的石灰粉;S6、在钢管内放置钢筋笼,同时向钢管内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保持在0.1-0.5兆帕之间;S7、注浆完毕后,使用混凝土震动棒对钢管内的混凝土浆进行捣固处理,并在有光照的情况下,静止7天待混凝土硬化;S8、在混凝土根基浇筑位置上方搭接土模,在土模内搭建钢筋网,并将钢筋网与钢筋笼使用扎丝连接;S9、在步骤八的土模内浇筑混凝土浆,注浆压力保持在0.1-0.5兆帕之间,并使用混凝土震动棒进行捣固处理,并在有光照的情况下,静止7天待混凝土硬化,再拆除土模;S10、在混凝土的上方根据电力设备的底座位置使用电锤凿出边长500mm*500mm,深度400mm的基础坑,在基础坑的表面搭建木模,向木模中浇筑混凝土浆,并在混凝土浆的上方放置垫铁,同时使用混凝土震动棒进行捣固处理。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钢管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且在混凝土根基位置插设的钢管深度大于3m。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钢管的数量为若干个,每相邻两个钢管间距500mm,且每六个钢管呈正六边形分布,所述步骤二中钢管的直径为三寸,且相邻两个钢管之间使用焊机焊接10mm的圆钢进行连接。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真空设备采用的山东真空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螺旋真空泵。优选地,所述步骤九中混凝土浆硬化后,在混凝土四周铺设土工布,并在土工布的表面铺设20mm厚度的砂石。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密封沟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回填并种植龟甲冬青,且龟甲冬青的种植间距大于一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的浇筑方法,通过聚乙烯薄膜和真空设备,将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的水挤出,达到多水软土层加固的目的,提升混凝土根基的稳定性,通过若干个呈正六边形分布的钢管和钢管表面的透水孔,增加了根基的稳定性,同时混凝土浆将透水孔流出,待硬化后增大了与多水软土层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有效的提升根基的稳定性,避免造成根基塌陷的现象。2、该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的浇筑方法,通过在根基的四周种植龟甲冬青,龟甲冬青有效的对多水软土层内的水进行吸收,并对根基附近的土壤进行固化,从而有效的辅助提升根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钢管和圆钢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钢管正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管、2钢板、3透水孔、4圆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的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先在基坑内标记混凝土根基浇筑位置,再在浇筑位置上方铺设40cm厚度的石英砂,并将石英砂摊平;第二步:在混凝土根基位置插入钢管1,钢管1的直径为三寸,同时钢管1的管壁厚度不大于5mm,且钢管1的底部使用5mm钢板2进行封堵,有效的防止软土层的土壤直接进入钢管1内,堵塞钢管1,钢管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3,且在混凝土根基位置插设的钢管1深度大于3m,当钢管1内存在软土层的土壤时,需要及时将内部的土壤掏出,钢管1的数量为若干个,每相邻两个钢管1间距500mm,且每六个钢管1呈正六边形分布,相邻两个钢管1之间使用焊机焊接10mm的圆钢4进行连接;第三步:在浇筑位置四周挖设密封沟,密封沟的边长应大于混凝土根基边长2500mm,且在第一步中石英砂的上方铺设聚乙烯薄膜,并将聚乙烯薄膜的四角放入密封沟内,使用黏土进行回填压实,为防止聚乙烯薄膜破碎,可在聚乙烯薄膜的表面铺设一侧土工布,并在土工布的表面铺设10mm石英砂;第四步:使用真空设备对第三步中的聚乙烯薄膜内抽真空施工,真空设备采用的山东真空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螺旋真空泵,在户外缺电区域需要多备几台发电机,满足螺旋真空泵二十四小时的稳定运作,同时在螺旋真空泵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员工实时对螺旋真空泵的真空度表进行检测登记,在抽真空前还需要在软土层电力基坑的标记标高,在离软土层电力基坑100-200米处选择合适位置标记标高点,使用水准仪每三个小时对软土层电力基坑的标高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在连续10天沉降速率小于1.0mm/天后对真空设备进行拆卸;第五步:使用抽水泵将钢管1内的水抽尽,并在钢管1的底部撒30mm厚的石灰粉,抽水泵的抽水管管径应小于三十二毫米;第六步:在钢管1内放置钢筋笼,钢筋笼需要提前进行预制,且钢筋笼需要伸出钢管1的顶端大于三百毫米,在放置钢筋笼时尽量保证钢筋笼与钢管1同心,同时使用混凝土泵车向钢管1内进行注浆,注浆的混凝土标号不应低于C30,且注浆的压力保持在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的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先在基坑内标记混凝土根基浇筑位置,再在浇筑位置上方铺设40cm厚度的石英砂;/nS2、在混凝土根基位置插入钢管;/nS3、在浇筑位置四周挖设密封沟,在步骤一中石英砂的上方铺设聚乙烯薄膜,并将聚乙烯薄膜的四角放入密封沟内,使用黏土进行回填压实;/nS4、使用真空设备对步骤三中的聚乙烯薄膜内抽真空施工,在连续10天沉降速率小于1.0mm/天后对真空设备进行拆卸;/nS5、使用抽水泵将钢管内的水抽尽,并在钢管的底部撒30mm厚的石灰粉;/nS6、在钢管内放置钢筋笼,同时向钢管内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保持在0.1-0.5兆帕之间;/nS7、注浆完毕后,使用混凝土震动棒对钢管内的混凝土浆进行捣固处理,并在有光照的情况下,静止7天待混凝土硬化;/nS8、在混凝土根基浇筑位置上方搭接土模,在土模内搭建钢筋网,并将钢筋网与钢筋笼使用扎丝连接;/nS9、在步骤八的土模内浇筑混凝土浆,注浆压力保持在0.1-0.5兆帕之间,并使用混凝土震动棒进行捣固处理,并在有光照的情况下,静止7天待混凝土硬化,再拆除土模;/nS10、在混凝土的上方根据电力设备的底座位置使用电锤凿出边长500mm*500mm,深度400mm的基础坑,在基础坑的表面搭建木模,向木模中浇筑混凝土浆,并在混凝土浆的上方放置垫铁,同时使用混凝土震动棒进行捣固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水软土层电力基坑内混凝土根基的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在基坑内标记混凝土根基浇筑位置,再在浇筑位置上方铺设40cm厚度的石英砂;
S2、在混凝土根基位置插入钢管;
S3、在浇筑位置四周挖设密封沟,在步骤一中石英砂的上方铺设聚乙烯薄膜,并将聚乙烯薄膜的四角放入密封沟内,使用黏土进行回填压实;
S4、使用真空设备对步骤三中的聚乙烯薄膜内抽真空施工,在连续10天沉降速率小于1.0mm/天后对真空设备进行拆卸;
S5、使用抽水泵将钢管内的水抽尽,并在钢管的底部撒30mm厚的石灰粉;
S6、在钢管内放置钢筋笼,同时向钢管内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保持在0.1-0.5兆帕之间;
S7、注浆完毕后,使用混凝土震动棒对钢管内的混凝土浆进行捣固处理,并在有光照的情况下,静止7天待混凝土硬化;
S8、在混凝土根基浇筑位置上方搭接土模,在土模内搭建钢筋网,并将钢筋网与钢筋笼使用扎丝连接;
S9、在步骤八的土模内浇筑混凝土浆,注浆压力保持在0.1-0.5兆帕之间,并使用混凝土震动棒进行捣固处理,并在有光照的情况下,静止7天待混凝土硬化,再拆除土模;
S10、在混凝土的上方根据电力设备的底座位置使用电锤凿出边长500mm*500mm,深度400mm的基础坑,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昉史才华徐振春鲍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昌盛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