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制作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96475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制作方法及应用,包括一体编织的至少一层表面层、至少一层底层,所述针织面料设置有至少一个瞳目状组织,所述瞳目状组织包括孔洞组织及设于孔洞组织边缘的边缘组织,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制作方法及应用,采用局部编织的方法,编织出的“多瞳目状”组织不但拥有类似的开口效果,使鞋面更加的平整,减少了鞋面应用的局限性,而且使织物组织更加牢固,鞋面的物性更强,且使用针织编织机器一次成型编织,创造了一个新型针织织物及鞋面的编织形式,同时为其它新型鞋面的设计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制作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制作方法及应用,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随着针织产品相互间的交流和结合,越来越多其它针织产品的针织组织应用在针织鞋面上。常见的“目状组织”多为在编织完成后通过在表面层进行裁剪形成开口(可参阅图3的改进前后对比图),为表层外翻式的开口结构,漏出底层织物面,这样做方法简便,但是用在针织鞋面上,鞋面开口不够平整,织物组织不够牢固,会影响整体鞋面的物性。基于此种情况,有必要研究将其它针织产品的针织组织改进为可以应用在针织面料上的技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包括一体编织的至少一层表面层、至少一层底层,所述针织面料设置有至少一个瞳目状组织,所述瞳目状组织包括孔洞组织及设于孔洞组织边缘的边缘组织,所述边缘组织采用面编织翻针到底层的翻针编织形成,所述孔洞组织采用将底编织向左、向右移针的移针编织形成,所述表面层设于底层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瞳目状组织使用至少一条可编织材料编织。进一步地,所述边缘组织的长度由底层的织列数而确定,所述边缘组织的宽度由底层的织行数而确定,所述孔洞组织的长度由底层的织列数而确定,所述孔洞组织的宽度由底层的织行数而确定。进一步地,所述瞳目状组织之间的左右距离由进行底编织的织列数而确定,所述瞳目状组织之间的上下距离由进行底编织的织行数而确定。进一步地,所述边缘组织的厚度由底层和表面层的厚度而确定。进一步地,所述孔洞组织的厚度由底层的厚度而确定。进一步地,所述孔洞组织沿特定方向规则或不规则排布于面料上。进一步地,所述孔洞组织至少设有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面,提供了一种针织面料在针织鞋面的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包括一体编织的至少一层表面层、至少一层底层,所述针织面料设置有至少一个瞳目状组织,所述瞳目状组织包括孔洞组织及设于孔洞组织边缘的边缘组织,所述边缘组织采用面编织翻针到底层的翻针编织形成,所述孔洞组织采用将底编织向左、向右移针的移针编织形成,所述表面层设于底层上方,其中,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部分:进行针织面料的编织,做若干织行的四平编织与面编织,而后做若干织行的面编织与底编织;第二部分:进行多层编织转换为单层编织的翻针编织,而后进行第一部分的底编织;第三部分:进行瞳目状组织的编织;第一子部:将上述第二部分最后的底编织进行翻针至面的翻针编织;第二子部:进行面编织向左、向右移针的移针编织并翻针至底层;第四部分:进行隔针底编织,其中空针编织能控制孔洞的大小;第五部分:根据所需瞳目状组织个数进行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的编织,最后做若干织行四平编织与面编织,并做若干织行的面编织与底编织。进一步地,织物编织完成,还需经过高温蒸汽的整烫。对于未使用热熔丝的织物,整烫是为了让织物受热充分收缩,达到合适的织物效果;对于使用热熔丝的织物,需要经过整烫使热熔丝融化粘合在织物内部,达到合适的织物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瞳目状组织形成“多瞳目状”组织。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通过改进将“瞳目状”组织的开口处采用将面编织翻针到底的翻针编织,开口处无明显的分层,提升了针织组织的物性,应用局限性也改善很多。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编织出的“多瞳目状”组织不但拥有类似的开口效果,使鞋面更加的平整,减少了鞋面应用的局限性,而且使织物组织更加牢固,鞋面的物性更强,创造了一个新型针织织物及鞋面的编织形式,同时为其它新型鞋面的设计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的实物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实物的编织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改进前后的对比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面层-1、底层-2、边缘组织-3、孔洞组织-4、瞳目状组织-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的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包括一体编织的至少一层表面层1、至少一层底层2,所述针织面料设置有至少一个瞳目状组织5,所述瞳目状组织5包括孔洞组织4及设于孔洞组织4边缘的边缘组织3,所述边缘组织3采用面编织翻针到底层2的翻针编织形成,所述孔洞组织4采用将底编织向左、向右移针的移针编织形成,所述表面层1设于底层2上方。具体地,所述瞳目状组织5使用至少一条可编织材料编织,瞳目状组织5由底层2与表面层1进行组合编织形成,瞳目状组织5所采用的可编织材料条数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例如,采用单条可编织材料编织的产品具有轻薄透气的效果,而采用多条可编制材料编织的产品具有保暖、结构丰富的效果。具体地,所述边缘组织3的长度由底层2的织列数而确定,所述边缘组织3的宽度由底层2的织行数而确定,所述孔洞组织4的长度由底层2的织列数而确定,所述孔洞组织4的宽度由底层3的织行数而确定,所述瞳目状组织5之间的左右距离由进行底编织的织列数而确定,所述瞳目状组织5之间的上下距离由进行底编织的织行数而确定,所述边缘组织3的厚度由底层2和表面层1的厚度而确定,所述孔洞组织4的厚度由底层2的厚度而确定,能够提高织物的成品率,减少次品率,且产品效果可控。具体地,所述孔洞组织4沿特定方向规则或不规则排布于面料上,所述孔洞组织4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多个的瞳目状组织5形成“多瞳目状”组织,提供了新的编织形式,为其它新型鞋面的设计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且通过孔洞组织4的设置能够使得面料具有各向异性,即使得面料沿特定方向具有更好的弹性。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通过改进将“瞳目状”组织的开口处采用将面编织翻针到底的翻针编织,开口处无明显的分层,提升了针织组织的物性,应用局限性也改善很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的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应用在针织鞋面上,提高了面料的应用局限性。[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下面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编织的至少一层表面层(1)、至少一层底层(2),所述针织面料设置有至少一个瞳目状组织(5),所述瞳目状组织(5)包括孔洞组织(4)及设于孔洞组织(4)边缘的边缘组织(3),所述边缘组织(3)采用面编织翻针到底层(2)的翻针编织形成,所述孔洞组织(4)采用将底编织向左、向右移针的移针编织形成,所述表面层(1)设于底层(2)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编织的至少一层表面层(1)、至少一层底层(2),所述针织面料设置有至少一个瞳目状组织(5),所述瞳目状组织(5)包括孔洞组织(4)及设于孔洞组织(4)边缘的边缘组织(3),所述边缘组织(3)采用面编织翻针到底层(2)的翻针编织形成,所述孔洞组织(4)采用将底编织向左、向右移针的移针编织形成,所述表面层(1)设于底层(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瞳目状组织(5)使用至少一条可编织材料编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组织(3)的长度由底层(2)的织列数而确定,所述边缘组织(3)的宽度由底层(2)的织行数而确定,所述孔洞组织(4)的长度由底层(2)的织列数而确定,所述孔洞组织(4)的宽度由底层(3)的织行数而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瞳目状组织(5)之间的左右距离由进行底编织的织列数而确定,所述瞳目状组织(5)之间的上下距离由进行底编织的织行数而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组织(3)的厚度由底层(2)和表面层(1)的厚度而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瞳目状”组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组织(4)的厚度由底层(2)的厚度而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泰李颖泉黄小辉华辉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