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20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及方法,涉及一种装船机溜筒。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船机溜筒防撞的问题。本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包括溜筒,所述溜筒周围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所述溜筒与周围物体的距离。所述距离传感器为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溜筒为伸缩溜筒,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在所述溜筒平台下方,均匀布置于溜筒四周,用于检测溜筒平台与溜筒下面煤堆/船舱表面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检测溜筒工作时煤堆的安全距离,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可检测溜筒工作时船舱边沿、飞鸟等异物进入安全检测范围,提高溜筒安全检测范围。与装船机控制系统一起,可有效保证溜筒的安全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港口设备
,特别是一种装船机溜筒。
技术介绍
装船机在装船作业过程中,煤或其他散料(以下以煤为例)通过溜筒卸到船舱内,为了减少扬尘和舱内物料堆放平整,需要溜筒在船舱内煤堆上方较小高度进行卸料,因此需要不时调整装船机大车位置、悬臂的俯仰角度、回转角度、伸缩长度、溜筒的伸缩长度等,导致装船作业过程中溜筒比较容易碰撞到舱内的煤堆突起处、舱壁、舱底及舱口边沿。目前防止溜筒碰撞的方法主要是拉绳、拉杆、超声波等检测手段。拉绳、拉杆方法主要是依靠检测设备的物理形变或结构动作来发现溜筒的碰撞状态,对于可伸缩的溜筒,拉绳和拉杆需根据溜筒长度动态调整,其碰撞检测可靠性较低,误判率较高。超声波方法则通过利用超声波检测溜筒外围物体与溜筒的距离,由于声波的传播特性和船舱的狭小封闭空间,测量精度较低,且检测过程中回波较多,干扰较大,容易出现偏差,易报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及方法,本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及方法可实现溜筒周围环境的精确检测,从而防止溜筒与周围物体发生碰撞。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及方法,包括溜筒,所述溜筒周围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所述溜筒与周围物体的距离。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距离传感器为激光测距传感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溜筒为伸缩溜筒,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在所述溜筒平台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具有与支架连接的第二端面弧形通槽,螺栓穿过第二端面弧形通槽与所述支架连接,第一连接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端面弧形通槽垂直的第一侧面弧形通槽,所述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通过穿过第一侧面弧形通槽的螺栓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溜筒平台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溜筒上的弧形变形架;所述弧形变形架由剪叉单元端部通过端部铰链依次连接,所述剪叉单元包括两个架杆,两个架杆长度相同,两个架杆通过中部铰链连接,中部铰链的一侧的杆体大于另一侧的杆体,所述弧形变形架的为于中部铰链径向内侧的端部铰链为内端部铰链,位于所述弧形变形架的为于中部铰链径向外侧的端部铰链为外端部铰链,所述内端部铰链滑动的设置在圆形导轨上,所述圆形导轨与所述溜筒同轴设置,所述外端部铰链上设置激光测距传感器,同一径向上的内端部铰链与外端部铰链之间通过伸缩装置控制距离。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变形架由转动装置控制相对于圆形导轨转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部铰链下方连接与所述溜筒轴向平行的防撞杆。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撞杆具有一段弹性段。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撞杆上设置有应力传感器。一种装船机溜筒防撞方法,装船机控制系统根据溜筒伸缩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计算溜筒的工作长度H,接收N个激光测距传感器与垂直下方物体的距离数据Li,i=1,2,…N。设Lmin=min{Li,i=1,2,…N},当Lmin>H且Lmin-H>R,R为安全警戒值,则溜筒当前是安全状态;当0<Lmin-H<=R,则系统提出预警,提醒注意作业安全;当Lmin<=H,则系统已经碰撞到异物,立即停止作业,转入手工控制操作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及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可检测溜筒工作时煤堆的安全距离,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可检测溜筒工作时船舱边沿、飞鸟等异物进入安全检测范围,提高溜筒安全检测范围。与装船机控制系统一起,可有效保证溜筒的安全作业。通过弧形变形架实现对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区域及检测光束密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对特定位置或形状物体的检测,使得检测的适应性更广。附图说明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图1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是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位置的示意图;图3是激光测距传感器与角度调节器连接的示意图;图4是的实施例二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截面示意图;图6是弧形变形架收缩的示意图。图中,溜筒1,激光测距传感器2,溜筒平台3,煤堆或船舱表面4,第一连接体5,第一侧面弧形通槽501,第二连接体6,第二端面弧形通槽601,支架7,侧面螺栓8,架杆9,中部铰链901,内端部铰链902,外端部铰链903,伸缩装置10,圆形导轨11,齿圈12,电机13,齿轮14连杆1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专利技术。此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未必是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所有的定向参考(例如,上方、下方、向上、上、向下、下、顶部、底部、左、右、垂直、水平等)描述性地用于附图以有助于读者理解,且不表示(例如,对位置、方位或用途等)对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制。另外,术语“基本上”可以是指条件、量、值或尺寸等的轻微不精确或轻微偏差,其中的一些在制造偏差或容限范围内。实施例一如图1、2、3所示,一种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及方法,包括溜筒1,所述溜筒周围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所述溜筒与周围物体的距离。所述距离传感器为激光测距传感器2。所述溜筒为伸缩溜筒,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在所述溜筒平台3下方,均匀布置于溜筒四周,用于检测溜筒平台与溜筒下面煤堆或船舱表面4的距离。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一连接体5与第二连接体6,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具有与支架连接的第二端面弧形通槽601,螺栓穿过第二端面弧形通槽与所述支架连接,第一连接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端面弧形通槽垂直的第一侧面弧形通槽501,所述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通过穿过第一侧面弧形通槽的螺栓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溜筒平台连接。通过略松动螺栓可以使得弧形通槽可相对螺栓转动,从而使得激光测距传感器可相对连接体转动,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也可相对转动,从而可调节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朝向,即测量方向的调节。装船机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溜筒防撞检测装置和溜筒伸缩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并根据二者数据的差异判断溜筒是否已经碰撞异物或即将碰撞到异物;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溜筒伸缩机构的动作。在装船机在船舱内装船时,煤从溜筒内落下堆积到船舱内的煤堆表面,溜筒防撞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接收N个激光测距传感器与垂直下方物体的距离数据L1、L2....LN;溜筒伸缩检测装置实时监测溜筒伸缩圈的数量,检测数据发送至装船机控制系统。装船机控制系统计算溜筒工作长度H,并与Lmin=min{Li,i=1,2,…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包括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筒周围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所述溜筒与周围物体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包括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筒周围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所述溜筒与周围物体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为激光测距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筒为伸缩溜筒,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角度调节器连接在所述溜筒平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具有与支架连接的第二端面弧形通槽,螺栓穿过第二端面弧形通槽与所述支架连接,第一连接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端面弧形通槽垂直的第一侧面弧形通槽,所述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通过穿过第一侧面弧形通槽的螺栓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溜筒平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船机溜筒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溜筒上的弧形变形架;所述弧形变形架由剪叉单元端部通过端部铰链依次连接,所述剪叉单元包括两个架杆,两个架杆长度相同,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智勇叶君辉周炜赵志军季雄冠林刚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港口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杭州集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