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华东专利>正文

机动车撞击缓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609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9
机动车撞击缓冲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动车安全领域,具体涉及降低机动车碰撞危害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降低机动车撞击对人员和车辆造成的危害和损伤。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及主要用途是利用弹簧压缩吸收动能的原理,在机动车易撞部位安装弹簧组件,来降低撞击产生的危害。它是一个由多组高负荷弹簧组件组成的撞击缓冲系统。所配备的弹簧规格需经计算可以能达到抵销常规车辆碰撞产生的动能的。该系统通过分别在机动车,主要是前后部安装若干组弹簧组件,或者在其他撞击概率较大的部位安装,这样,当车辆无论前部还是后部相撞时,尤其是较大的撞击时,高负荷弹簧就可以迅速吸收动能,来缓冲撞击力,从而降低破坏程度,保护人员和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撞击缓冲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动车安全领域,具体涉及降低机动车碰撞危害方面。
技术介绍

技术介绍
是弹簧的物理原理,和动量、动能原理。
技术实现思路
是利用弹簧压缩吸收动能的原理,在机动车易撞部位安装弹簧组件,来降低撞击产生的危害。它是一个由多组高负荷弹簧组件组成的撞击缓冲系统。该系统通过分别在机动车前后部安装若干组弹簧组件,因为车体的具体结构不同,安装的具体位置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只要是撞击概率较大的部位即可,主要是车辆的前后部,这样,当车辆无论前部还是后部相撞时,尤其是较大的撞击时,高负荷弹簧就可以迅速吸收动能,来缓冲撞击力,从而降低破坏程度,保护人员和车辆。所配备的弹簧负荷是能达到常规车辆碰撞产生的动能的。通常的防撞梁都是缺乏弹性的,发生强撞击后,通过塌缩吸收能量,但是车体往往装得面目全非,如果使用高负荷弹簧,出现撞击时,弹簧就可以迅速有效的吸收撞击力,防撞梁就可以作为第二道防护措施。附图说明图1是弹簧组件模拟安装垂直观察图(上下的横面表示车辆保险杠之类的横梁和靠近保险杠的车体横截面),两个横面之间是两个弹簧组件(也可以根据车体的宽度,放置三个),组件在图4中有描述。图2是弹簧组件模拟安装水平观察图(上面的为保险杠之类的横梁),即在保险杠前面,水平弹簧位置看,而不是从弹簧上面看的效果图。图3弹簧组件模拟安装斜面图(上面的为保险杠之类的横梁),即图1侧面看的效果图。图4一个弹簧组件侧面俯视图(一组含前座、弹簧、后座),即把前座(可以叫做上底座)插进弹簧,后座(也可以叫做下底座)套入弹簧后的三位一体的构件。组件前座由一块边长10cm的正方形钢板制成,钢板中央焊接一个直径4cm,高5cm的圆柱(这个尺寸可根据弹簧的尺寸来确定,如果弹簧内径是6cm,则这个圆柱的直径可以是5.9cm,只要这个小圆柱可以插进弹簧里即可。)弹簧组件的后座,由一块边长10cm的正方形钢板制成,钢板中央焊接一个内径4cm,高5cm,外径6.1cm的圆管,(这个尺寸可根据弹簧的尺寸来确定,如果弹簧外径是5cm,则这个圆管的内径可以是5.1cm,只要这个小圆管可以使弹簧装进去即可。)图5是个弹簧组件水平观察图,即图4的另一个角度。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制作弹簧组件,主要是为了使弹簧更好的固定,不至于一撞就飞。该系统的弹簧组件由两个对应的弹簧座及一个弹簧构成,其中一个弹簧座A由两个部件组成,一个是长度在100-140mm,厚度在5mm的正方形钢制板,这些尺寸可以根据车体具体的安装空间的大小确定,矩形、三角形的也可以,根据车体安装部位的具体空间来调整即可,钢板中间位置焊接一个外径直径比弹簧内径小一毫米的圆柱钢制金属件;另一个弹簧座B也有一个同样大的钢制板,中间焊接一个内径直径比弹簧外径大一毫米的圆管金属件,然后把座A的金属柱插入弹簧内径,座B的圆管金属件套在弹簧另一侧,这样就把弹簧固定住了。钢板的四角各钻一个直径5-8mm的孔,实际尺寸可以根据车辆的不同而调节,以便用相应的螺丝固定在安装的位置。上述金属件的材质不限,只要能达到固定弹簧,坚固耐用即可。弹簧的负荷大小可以根据车辆所要求的抗冲击的大小确定具体的kgf值,一般来讲,家用轿车的kgf值在5000即可,卡车的可以安装kgf值在10000的。弹簧的材质不限,只要能耐用,达到希望的kgf值即可。因为kgf值不同,弹簧的长度、内外径、弹簧线的粗细都有所不同,可以先确定需要的kgf值,然后确定弹簧的大小,包括内外径,然后再确定底座组件的尺寸。因为选择了负荷合适的弹簧,可以抗击大部分的撞击力,即使不足以抗击全部撞击力,车辆本身还有自身的塌缩设计来吸收能量,但是通过这套系统,多数的撞击都会达到有效缓冲,而使危险得到化解。具体安装位置因为车型千差万别而有所不同,安装在车体前后部的装饰杠与防撞梁之间,或者在车体前盖前端和车体后备箱内靠近外侧的位置,或者其他易撞击的位置都可以,只要能使弹簧组件均匀固定在车体前后端,并注意固定的可行性和美观即可。如果螺丝不能直接拧在车体相应位置,则需要用电钻打孔来安装。通常可以前后部可以各安装2-4组弹簧组件,组件的多少要根据车体的宽度确定。可以前后各2组,也可以各3组或4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机动车撞击缓冲系统英文名称:Vehicle Collision-Buffing System要求: /n该专利技术是利用弹簧变形吸收动能,用于机动车撞击时缓冲撞击力,保护人员与车辆本身的系统。该方法是分别在机动车易遭撞击的部位,主要是前后部安装若干组弹簧组件,因为车体的具体结构不同,安装的具体位置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只要是撞击概率较大的部位即可。这样,当车辆无论前部还是后部相撞时,尤其是较大的撞击时,高负荷弹簧就可以迅速吸收动能,来缓冲撞击力,从而降低破坏程度,保护人员和车辆。因为车辆的质量、车型不同,弹簧的劲度系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只要是利用弹簧变形吸收动能原理来制作系统、设备、机械工具等都属于该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机动车撞击缓冲系统英文名称:VehicleCollision-BuffingSystem要求:
该发明是利用弹簧变形吸收动能,用于机动车撞击时缓冲撞击力,保护人员与车辆本身的系统。该方法是分别在机动车易遭撞击的部位,主要是前后部安装若干组弹簧组件,因为车体的具体结构不同,安装的具体位置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只要是撞击概率较大的部位即可。这样,当车辆无论前部还是后部相撞时,尤其是较大的撞击时,高负荷弹簧就可以迅速吸收动能,来缓冲撞击力,从而降低破坏程度,保护人员和车辆。因为车辆的质量、车型不同,弹簧的劲度系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只要是利用弹簧变形吸收动能原理来制作系统、设备、机械工具等都属于该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系统,其特征是通过安装负荷达到通常车辆相撞力度的弹簧来缓冲撞击力。通常的防撞梁都是缺乏弹性的,发生强撞击后,通过塌缩吸收能量,但是车体往往装得面目全非,如果使用高负荷弹簧,出现撞击时,弹簧就可以迅速有效的吸收撞击力,防撞梁就可以作为第二道防护措施。为了使弹簧更有效的固定,以达到吸收能力的作用,该系统的弹簧组件由两个对应的弹簧座及一个弹簧构成,其中一个弹簧座A由两个部件组成,一个是长度在100-140mm,厚度在5mm的正方形钢制板,这些尺寸可以根据车体具体的安装空间的大小确定,矩形、三角形的也可以,根据车体安装部位的具体空间来调整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刘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