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08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在泵送装置中,向杆支架提供恢复力的弹簧被直接连接到壳体,而没有单独的部件,从而随着用于支撑弹簧的部件的移除,减少了制造成本并减小了布局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其中该泵送装置被构造成减少用于恢复杆支架的部件,从而降低其制造成本并且减小其布局尺寸。
技术介绍
通常,设置在车辆的车厢的前部和后部的诸如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类的座椅设置有用于使乘客舒适的各种便利装置。便利装置具有如下功能:滑动功能,其可以根据乘客的身体姿态通过向前和向后推拉座椅来调节座椅的位置;以及倾斜功能,其可以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度。此外,近年来,在车辆中已经提供了具有座椅上升功能的泵送装置,以调节座椅的高度来适合乘客的高度。泵送装置可以具有杆单元、离合单元以及制动单元。杆单元接收使用者的操作力并将该操作力传递到离合单元,离合单元将输入的操作力传递到座椅的连杆机构,并且制动单元阻止反向输入动力以将锁定的连杆机构固定。杆单元包括杆支架,该杆支架将设置在座椅的侧面的手柄杆的竖直操作力转换成旋转力并将该旋转力传递到离合单元。此外,泵送装置可以包括用于使手柄杆和杆支架返回到初始位置的返回部。然而,用于将杆支架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的返回部包括弹簧和支撑该弹簧的弹簧引导件。也就是说,向杆支架提供恢复力的弹簧需要单独的固定机构,并且由于为此目的在返回部中设置了弹簧引导件,因此增加了泵送装置的布局尺寸并且增加了其制造成本。上述内容仅旨在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背景,并且不旨在表示本专利技术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已经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做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其中减少了用于恢复杆支架的部件的数量,以减少泵送装置的制造成本并减小其布局尺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包括:杆支架,其被构造成通过外部操作力而旋转;弹簧,其连接到所述杆支架,并且被构造成在沿着其周向方向变形的同时产生弹力,使得所述杆支架可以恢复到其初始位置;以及壳体,其具有外表面和凸缘,所述杆支架和所述弹簧可以设置于所述外表面,所述凸缘从所述外表面突出,以与所述弹簧接触而固定所述弹簧的位置。所述弹簧可以具有环形形状,其局部部段可以被切割,并且切割部段的相对的端部可以分别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可以被弯曲并延伸,以连接到所述杆支架。所述杆支架可以具有中央部和延伸部,所述中央部可以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延伸部可以从所述中央部延伸,所述延伸部可以具有开口孔,所述弹簧的所述弯曲部可以联接到所述开口孔。每个所述弯曲部可以在一个方向上以倾斜度延伸,所述方向与所述弹簧的相对的端部彼此面对的方向中相关联的一个相反。所述开口孔可以是在所述周向方向上延伸的狭缝,并且所述杆支架的旋转位移可以受所述开口孔的延伸长度的限制。所述弹簧的内径可以大于所述杆支架的所述中央部的外径。所述凸缘可以包括多个凸缘,所述多个凸缘分别与所述弹簧的所述弯曲部接触,并且布置在与所述弯曲部可以彼此面对的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壳体可以在其外表面上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从所述凸缘的相反侧突出,以与所述弹簧的外侧接触。如上所述,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被构造成使得向杆支架提供恢复力的弹簧被直接连接到壳体,而没有单独的部件。因此,随着用于固定弹簧的单独的部件的移除,能够减少泵送装置的制造成本并减小其布局尺寸。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的视图;图2至图6是描述图1中的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的视图;图7和图8是示出传统的泵送装置与本专利技术的泵送装置之间的比较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的视图,图2至图6是示出图1中的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的视图,图7和图8是示出传统的泵送装置与本专利技术的泵送装置之间的比较的视图。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在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中,泵送组件设置在壳体30中,并且该泵送组件被构造成利用离合凸轮(A)执行制动和离合功能。泵送组件的离合凸轮(A)穿过壳体30的外表面30a而联接到杆支架10,并且杆支架10被构造成联接到马达或操作杆以进行旋转。泵送装置的具体构造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包括杆支架10、弹簧20以及壳体30;杆支架10通过外部操作力而旋转;弹簧20连接到杆支架10,并且被构造成在沿着其周向方向变形的同时产生弹力,以允许杆支架10恢复到其初始位置;壳体30具有外表面30a和凸缘31,杆支架10和弹簧20设置于该外表面30a,凸缘31通过从外表面30a突出而形成,以与弹簧20接触而固定弹簧20的位置。杆支架10通过马达或操作杆接收外部操作力,并且可以具有联接部15,以连接到马达或操作杆。壳体30形成为鼓状以具有内部空间,执行泵送装置的制动和离合功能的泵送组件容纳在该内部空间中,并且,泵送组件的离合凸轮(A)穿过外表面30a以一体地联接到杆支架10。因此,杆支架10以可旋转的状态设置于壳体30的外表面30a。特别地,弹簧20设置在壳体30的外表面30a上,并且弹簧20连接到杆支架10以提供弹力,使得杆支架10恢复到其初始位置。弹簧20需要支撑结构以向杆支架10提供弹力,并且设置在壳体30上的凸缘31用作支撑结构,使得当弹簧20与凸缘31接触时,弹簧20的位置被固定。由于凸缘31在壳体30的外表面30a上突出并且弹簧20与凸缘31接触以被支撑,因此,当杆支架10旋转时,弹簧20通过在其被凸缘31支撑的状态下变形而产生弹力,从而向杆支架10提供恢复力。因此,由于向杆支架10提供恢复力的弹簧20被直接联接到壳体30,而没有单独的部件,因此,随着用于支撑弹簧20的部件的移除,减少了泵送装置的制造成本并减小了其布局。具体地,对于以上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如图3所示,弹簧20具有环形形状,其中局部部分被切割,并且在切割部分的相对的端部分别具有弯曲部21,弯曲部21被弯曲并延伸以连接到杆支架10。也就是说,弹簧20形成为“C”形,并且弹簧20被构造成产生弹力,其中弹簧20的相对的切割端部在彼此分离之后恢复到初始位置。弯曲部21从弹簧20的相对的切割端部弯曲并延伸,使得当弯曲部21插入到杆支架10中时,弹簧20和杆支架10可以彼此连接。每个弯曲部21可以在一个方向上以倾斜度延伸,该方向与弹簧20的相对的端部彼此面对的方向中相关联的一个相反。换句话说,每个弯曲部21可以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倾斜地延伸。如图4所示,当每个弯曲部21在一个方向上(该方向与弹簧的相对的端部相对于弹簧20的周向方向彼此面对的方向中相关联的一个相反)以预定角度的倾斜度延伸时,引导杆支架10的旋转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包括:/n杆支架,其通过外部操作力而旋转;/n弹簧,其连接到所述杆支架,并且被构造成在沿着其周向方向变形的同时产生弹力,使得所述杆支架能够恢复到其初始位置;以及/n壳体,其具有外表面和凸缘,所述杆支架和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外表面,所述凸缘从所述外表面突出,以与所述弹簧接触而固定所述弹簧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03 KR 10-2019-0080070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包括:
杆支架,其通过外部操作力而旋转;
弹簧,其连接到所述杆支架,并且被构造成在沿着其周向方向变形的同时产生弹力,使得所述杆支架能够恢复到其初始位置;以及
壳体,其具有外表面和凸缘,所述杆支架和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外表面,所述凸缘从所述外表面突出,以与所述弹簧接触而固定所述弹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其中,所述弹簧具有环形形状,其局部部段被切割,并且切割部段的相对的端部分别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被弯曲并延伸,以连接到所述杆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泵送装置,其中,所述杆支架具有中央部和延伸部,所述中央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中央部延伸,所述延伸部具有开口孔,所述弹簧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元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坦迪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