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053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及生产工艺,所述面料包括面布、第一中透膜、充绒层及第二中透膜,所述充绒层包括上层充绒布和下层充绒布,所述第一中透膜的两面分别与面布及上层充绒布复合为面层,所述下层充绒布与第二中透膜复合为底层;所述底层还包括印花部,所述印花部包括发泡印花部和粘合印花部,所述发泡印花部位于粘合印花部内;所述面层和底层通过上层充绒布和下层充绒布复合,在印花部复合在一起,在非印花部形成充绒空腔,所述发泡印花部发泡形成立体花型,本面料可在零下30℃手感不变硬,又有效防范了羽绒从缝纫针孔处钻绒的风险,服装元素立体花型可多样变化,服用洗涤时又易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及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既要求服装满足传统防寒功能外,更加注重服装的装饰美,要求服装款式新颖、穿着美观、大方得体,穿着舒适,又全面考虑服装功能。以天然羽绒为填充物的纺织制品,具有轻、软、蓬松、舒适等特性,是冬季优良的防寒保暖材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在这些羽绒制品中,羽绒服更是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青睐。一般来讲,传统技术中的羽绒衣的制作工艺主要有两种方法步骤。其中一种方法是先做防绒包,然后对整体防绒包内进行充绒,然后封闭整个防绒包,然后铺上面料,随后对铺上面料的防绒包进行缝制压线,最后制成成衣,通过在布面缝纫花型进行美化;另一种方法是直接用二层防绒面料构成,里层用若干胶条黏贴,然后进行充绒,一般没有精致的花型进行美化,花型受限制一般为横条或简单的斜条。第一种方法制成的羽绒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挤压、揉搓、碰撞等作用时容易出现钻绒跑绒等问题,从而影响了羽绒制品的正常使用,毛羽也易粘到其它物品上,尤其是进行花型美化的缝纫部位尤其容易钻绒跑绒;而第二种方法制成的外观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如今消费者对外观的需求。而目前解决羽绒制品钻绒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基布上覆膜或者涂层,通过薄膜或涂层来防止漏绒,二是将高密度织物通过后期处理,提高织物本身防绒性能,三是在羽绒面料里层添加一层防绒布。然而这三种方法所得面料,在后续使用时仍需缝纫,继而产生针孔,毛羽则易从针孔钻出。添加防绒布或采用处理后的高密度织物,一方面增加了织物重量,改变了手感,另一方面,面料透气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这些方法都存在解决不彻底或者降低了面料其它必要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的羽绒制品受到各种挤压、揉搓、碰撞等作用时容易出现钻绒跑绒、不够美观等问题造成不良的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及生产工艺,本面料无绗缝、不钻绒,并且可以配合多种多样的立体花型和多种有弹或无弹的面布使用,使羽绒制品不仅具备优异的实用性,还具有美观、风格多变的优点。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包括面布、第一中透膜、充绒层及第二中透膜,所述充绒层包括上层充绒布和下层充绒布,所述第一中透膜的两面分别与面布及上层充绒布复合为面层,所述下层充绒布与第二中透膜复合为底层;所述底层还包括印花部,所述印花部包括发泡印花部和粘合印花部,所述发泡印花部位于粘合印花部内;所述面层和底层通过上层充绒布和下层充绒布复合,在印花部复合在一起,在非印花部形成充绒空腔,所述发泡印花部发泡形成立体花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透膜和/或第二中透膜的透湿度为3000-5000g/m2,厚度在12μm以下。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充绒布采用68D/48F涤纶DTY飘柔纱,所述下层充绒布采用50D/48F涤纶DTY飘柔纱。进一步地,所述飘柔纱的水洗缩率在-3%至2%之间,汽烫缩率在-2.5%至2%之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的生产工艺,所述新型羽绒直充面料为上述新型羽绒直充面料,所述生产工艺包括:S1:备料,上层充绒布和/或下层充绒布采用涤纶DTY飘柔纱梭织面料;S2:一次复合,采用热熔胶将下层充绒布与第二中透膜复合,架桥反应12-20h,得到二合一底层;S3:印花,在二合一底层的下层充绒布的一面上印花,先采用发泡印花浆印发泡印花部花型,再采用热熔胶印粘合印花部花型;S4:二次复合,采用热熔胶将面布、第一中透膜、上层充绒布依次进行复合,架桥反应12-20h,得到三合一面层;S5:三次复合,将印花后的三合一面层与二合一底层以上层充绒布和下层充绒布复合,即面层和底层在印花部复合在一起,在非印花部形成充绒空腔,所述发泡印花部受热发泡形成立体花型。进一步地,步骤S3中发泡印花部所采用的印花浆为130-140℃发泡的高温发泡浆。进一步地,步骤S5中复合温度为135-140℃,复合压力为2.5-3.0kg,复合时间为15-20s。进一步地,步骤S3印花前先测试二合一底层的缩率,控制所述二合一底层的水洗缩率在-5%至3%之间,汽烫缩率在-4.5%至3%之间。进一步地,步骤S2和/或步骤S4中复合时采用TPU热溶胶复合,热溶胶温度为95-105℃,热熔胶的用量为8-12g/m2。进一步地,步骤S2和/或步骤S4中复合时将面料放松张力的控制在93-99%。相对于普通的羽绒直充面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羽绒直充面料及其生产工艺使羽绒制品的性能和服用体验均得到了大幅改善,在工业生产上取得很大的进步,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羽绒直充面料具有良好的立体感,织物整体风格独特,织物的表面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立体感及凹凸感,大大提高了织物的生产质量,使产品外观更新颖、表现层次更加丰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本羽绒直充面料在印花时,将花型印花在飘柔纱覆膜的二合一底布上,先印发泡印花部的花型,再印底胶粘合印花部,印花后烘干时就会产生的立体花型且易打卷与运输,底胶粘合印花部采用脂肪族水性聚氨酯树脂,具有粘合性佳且环保的特点;3、本直充面料采用飘柔纱通道布与中透膜复合,无绗缝无针孔,达到了不钻绒不跑绒并且透湿性良好的效果。同时,飘柔纱通道布和富有弹性的中透膜复合后,本身具有弹性,因此可以和具有弹性的面布复合在一起,并且面布经过防水处理,从而使所得羽绒制品具有弹性,穿着更加舒适,复合不渗胶;4、采用三次分步复合工艺,每次架桥反应时间充足,复合工艺选择热熔胶,并严格控制热熔胶用量、上胶方式、复合温度、张力、低压慢速等,使得各层复合牢固,不渗胶,花型保持美观完整,可有效改善新型羽绒直充面料印花时印花尺寸变化、花型变形或卷边的现象,使充入羽绒后不易跑绒、花型美观且持久,从而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于美观和性能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充绒后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中二合一底层印花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生产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面料包括面布11、第一中透膜12、充绒层及第二中透膜22,所述充绒层包括上层充绒布13和下层充绒布21,如图1所示,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布、第一中透膜、充绒层及第二中透膜,所述充绒层包括上层充绒布和下层充绒布,所述第一中透膜的两面分别与面布及上层充绒布复合为面层,所述下层充绒布与第二中透膜复合为底层;所述底层还包括印花部,所述印花部包括发泡印花部和粘合印花部,所述发泡印花部位于粘合印花部内;所述面层和底层通过上层充绒布和下层充绒布复合,在印花部复合在一起,在非印花部形成充绒空腔,所述发泡印花部发泡形成立体花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布、第一中透膜、充绒层及第二中透膜,所述充绒层包括上层充绒布和下层充绒布,所述第一中透膜的两面分别与面布及上层充绒布复合为面层,所述下层充绒布与第二中透膜复合为底层;所述底层还包括印花部,所述印花部包括发泡印花部和粘合印花部,所述发泡印花部位于粘合印花部内;所述面层和底层通过上层充绒布和下层充绒布复合,在印花部复合在一起,在非印花部形成充绒空腔,所述发泡印花部发泡形成立体花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透膜和/或第二中透膜的透湿度为3000-5000g/m2,厚度在12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充绒布采用68D/48F涤纶DTY飘柔纱,所述下层充绒布采用50D/48F涤纶DTY飘柔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飘柔纱的水洗缩率在-3%至2%之间,汽烫缩率在-2.5%至2%之间。


5.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羽绒直充面料为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新型羽绒直充面料,所述生产工艺包括:
S1:备料,上层充绒布和/或下层充绒布采用涤纶DTY飘柔纱梭织面料;
S2:一次复合,采用热熔胶将下层充绒布与第二中透膜复合,架桥反应12-20h,得到二合一底层;
S3:印花,在二合一底层的下层充绒布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仲张勇军汪珊史志颖
申请(专利权)人:利郎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