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02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包括相匹配的多个模仁一、模仁二,模仁一连接于模板,还包括内通道,模仁二设有液冷通道,模板设有依次排列的液流通道一、隔板、液流通道二,模板的模仁二连接面设有内通道安装孔,内通道设置于液冷通道,且另一端依次穿过内通道安装孔、液流通道二连接于隔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并联设计,所有内通道均导通于液流通道一,使得所有模仁用相同温度的冷却水同时冷却,温度更均匀,冷却效果大大提升,经过测试,采用相同流量的冷却方式,本实施例能够将模具冷却时间由此前5‑7S降为2‑2.5s,生产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属于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隔离圈在电池盖帽中起到隔离的作用,由于其体积小、需求量大,因此在其注塑过程中是采用一模出多个的方式实现。为了提升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采用水冷的方式对模仁进行冷却。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多个模仁冷却方式通常是串联,从第一个模芯到最后第八个模芯的冷却水的温度是不均的,温度逐步递增,对产品的冷却效果以及产品的收缩率有很大影响,各分支由于流动不够有力,导致冷却效果不一,可能淤积堵塞。再者,冷却水路流程长,压力受损,易导致水路杂质附着,进一步降低流速,进而导致模具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包括相匹配的多个模仁一、模仁二,模仁一连接于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通道,模仁二设有液冷通道,模板设有依次排列的液流通道一、隔板、液流通道二,模板的模仁二连接面设有内通道安装孔,内通道设置于液冷通道,且另一端依次穿过内通道安装孔、液流通道二连接于隔板。优选,前述的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液流通道一是进液通道,液流通道二是出液通道。优选,前述的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内通道与液冷通道同轴设置。优选,前述的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内通道通过螺纹连接于隔板。优选,前述的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模仁二的侧部设有凸环,模仁二通过模仁固定板连接于模板,模仁固定板连接凸环。优选,前述的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模仁一、模仁二的数量均有64个,所有模仁二均连接于模板。优选,前述的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内通道安装孔的内径等于液冷通道的内径。优选,前述的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模仁二的模板连接端还设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还设有密封圈。优选,前述的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内通道端部与液冷通道端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液冷通道外径的两倍。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由于并联设计,所有内通道均导通于液流通道一,使得所有模仁用相同温度的冷却水同时冷却,温度更均匀,冷却效果大大提升,经过测试,采用相同流量的冷却方式,本实施例能够将模具冷却时间由此前5-7S降为2-2.5s,生产大大提高。再者,由于模仁管路流程变短,模具温度得到控制,模具热胀冷缩好转,模具膨胀系数降低,也降低模具的磨损,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模仁冷却方式的剖视图(串联式);图2是本专利技术模仁轴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模仁冷却方式的剖视图(并联式);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模仁一;2-模仁二;3-内通道;4-模板;5-模仁固定板;21-凸环;22-液冷通道;23-密封圈槽;41-液流通道一;42-液流通道二;43-内通道安装孔;44-隔板;6-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包括相匹配的多个模仁一1、模仁二2,当模仁一1、模仁二2对接时,两者之间会形成与隔离圈形状相匹配的腔体。其中模仁一1连接于模板4,模仁二2也安装于相应的模仁二模板。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还包括内通道3,其中模仁二2设有液冷通道22,模板4设有依次排列的液流通道一41、隔板44、液流通道二42,模板4的模仁二连接面设有内通道安装孔43,内通道3设置于液冷通道22,且另一端依次穿过内通道安装孔43、液流通道二42连接于隔板44。为了提升冷却效果,本实施例的液流通道一41是进液通道,液流通道二42是出液通道。这样的好处就是使得液体流动的阻力较小,有利于提高冷却液的流速。本实施例内通道3与液冷通道22最好是同轴设置。其中,内通道3最好是通过螺纹连接于隔板44。模仁二2与模板4的连接方式是:模仁二2的侧部设有凸环21,模仁二2通过模仁固定板5连接于模板4,模仁固定板5设有与凸环21相匹配的环槽,通过该环槽将凸环21按压,实现模仁二2与模板4的固定。由于内通道安装孔43与液冷通道22之间需要形成回流通道,因此内通道安装孔43的内径最好等于液冷通道22的内径。为了避免出现漏液,本实施例模仁二2的模板连接端还设有密封圈槽23,密封圈槽23内还设有密封圈6。为了提升冷却的长度,避免液冷通道22的端部(图3视图的上部)出现流速过慢写现象,本实施例需要对内通道3延伸至液冷通道22内部的长度进行一定的限制,因此内通道3端部与液冷通道22端部之间的距离(图3中的D)不大于液冷通道22外径的两倍。由于采用一模处多个的方式,本实施例模仁一1、模仁二2的数量均有64个,并且所有模仁二2均连接于模板4。工作时,液流通道一41连接液冷装置(现有技术)的进水端,参阅图3中的箭头所示:冷却水进入至液流通道一41后通过内通道3进入至液冷通道22的内部,然后从液冷通道22与内通道3之间的缝隙回流至液流通道二42,液流通道二42导通于液冷装置的进水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由于并联设计,所有内通道3均导通于液流通道一41,使得所有模仁用相同温度的冷却水同时冷却,温度更均匀,冷却效果大大提升,经过测试,采用相同流量的冷却方式,本实施例能够将模具冷却时间由此前5-7S降为2-2.5s,生产大大提高。再者,由于模仁管路流程变短,模具温度得到控制,模具热胀冷缩好转,模具膨胀系数降低,也降低模具的磨损,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包括相匹配的多个模仁一(1)、模仁二(2),所述模仁一(1)连接于模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通道(3),所述模仁二(2)设有液冷通道(22),所述模板(4)设有依次排列的液流通道一(41)、隔板(44)、液流通道二(42),所述模板(4)的模仁二连接面设有内通道安装孔(43),所述内通道(3)设置于液冷通道(22),且另一端依次穿过内通道安装孔(43)、液流通道二(42)连接于隔板(4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包括相匹配的多个模仁一(1)、模仁二(2),所述模仁一(1)连接于模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通道(3),所述模仁二(2)设有液冷通道(22),所述模板(4)设有依次排列的液流通道一(41)、隔板(44)、液流通道二(42),所述模板(4)的模仁二连接面设有内通道安装孔(43),所述内通道(3)设置于液冷通道(22),且另一端依次穿过内通道安装孔(43)、液流通道二(42)连接于隔板(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通道一(41)是进液通道,所述液流通道二(42)是出液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通道(3)与液冷通道(22)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圈生产用并联式液冷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通道(3)通过螺纹连接于隔板(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友余刘锡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橙柳电子精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