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景柱专利>正文

一种抗裂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01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裂混凝土,抗裂混凝土通过以下步骤制成,S1:将原料按顺序投入到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后得到抗裂砂浆;S2:将S1得到的抗裂砂浆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完成后进行振捣,混凝土凝结后需要进行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号活塞和二号活塞的配合,让叶片能够在转动时绕着转动轴径向摆动,同时,叶片上设置一号转动轮和二号转动轮,提高叶片对搅拌筒内砂浆的搅拌程度,使得原料间混合更加充分,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和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裂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裂混凝土。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混凝土外加剂是指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的性能而掺加的物质。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外加剂的添加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外加剂的选用、添加方法及适应性将严重影响其发展。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8100745506)中,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渗混凝土拌合物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海洋环境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会对混凝土内部的钢筋以及混凝土本身造成损伤,影响抗渗混凝土的使用效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抗渗混凝土拌合物,包括有以下原料,各原料及各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硅酸盐水泥250—420份,粉煤灰65—80份,砂650—850份,碎石1000—1080份,减水剂5—10份,硫铝酸钙类膨胀剂13—29份、其他助剂1—3份,水160—190份,其固化后得到的混凝土对氯离子有较好的耐受能力。但是该专利设计的混凝土存在抗拉、抗折强度及抗冲击性能差,很难满足有特殊需求的施工要求,另外,还易出现裂缝现象,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抗裂纤维、pp纤维和木质素,提高混凝土抗拉和抗折强度,减少内部气泡的产生,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通过对生产的混凝土进行喷气处理,提高各原材料在搅拌机内的混合程度,提高混凝土在浇筑时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混凝土存在抗拉、抗折强度及抗冲击性能差,还易出现裂缝现象,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裂混凝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抗裂混凝土,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水泥、中砂、细砂、填料、减水剂、木质素和水;所述的抗裂混凝土的制备通过以下步骤:S1:先将水泥、中砂、细砂、抗裂纤维和pp纤维投入搅拌机内干拌15-20秒,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物,待搅拌机停止转动后向混合物内加入填料、减水剂、木质素和水,再次进行搅拌五分钟,此时搅拌机转速应处于80-100r/min,搅拌均匀后得到抗裂砂浆;S2:将S1得到的抗裂砂浆采用分层浇筑方法进行浇筑,每层浇筑完成后进行振捣至密实为止,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下一层的浇筑、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覆盖养护,拆模,然后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蓄水养护,蓄水深度10~20cm;S1中所述搅拌机包括搅拌筒、供水单元、搅拌单元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搅拌机的工作;所述搅拌筒包括筒体和筒盖,筒盖上设有挡板和进料口,且所述挡板两端与筒盖内壁固连,筒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供水单元包括储水箱、进水管和若干喷头;所述储水箱位于搅拌筒左下方;所述进水管呈环状设置在筒体的内壁上,且进水管一端与储水箱连通,另一端连接在筒体内壁上;若干所述喷头均匀设置在进水管上;所述搅拌单元位于搅拌筒中间位置,所述搅拌单元包括驱动组件、转动轴和叶片;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搅拌筒下方;所述转动轴位于搅拌筒内中间位置;所述转动轴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挡板转动连接;所述叶片均匀分布在转动轴外侧,并通过若干弹簧与转动轴连接;所述叶片上的空腔内设有一号活塞,一号活塞端部与转动轴外壁通过安装座转动安装,且空腔两侧开有一组通气孔,一组通气孔分别与空腔连通,一组通气孔和空腔底部分别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转动轴内设有一组二号活塞,且每个二号活塞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叶片接触;通过二号活塞推动叶片绕着转动轴摆动,提高搅拌筒内砂浆的混合程度;使用时,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非常多,为了防止原材料的原因导致的混凝土开裂,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减小混凝土的空隙率和砂率,同时在浇筑时要捣固密实,以减少收缩量,在原材料的使用上来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通过控制器控制搅拌机的转速,让搅拌机将混凝土砂浆搅拌更加充分,防止出现水泥颗粒团聚现象和离析现象;称重后的原料从进料口投入到搅拌筒内,此时,控制器控制供水单元将所需的水输送进搅拌筒内,且驱动组件工作,使得转动轴转动,从而使得叶片在转动轴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将各原料混合成砂浆,同时,控制器控制二号活塞伸长,由于二号活塞端部与叶片接触,使得二号活塞推动着叶片进行摆动,当二号活塞缩回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将叶片拉回初始位置;在二号活塞伸长时,叶片朝远离转动轴的方向摆动,此时一号活塞在空腔内向远离筒体底部一侧运动,空气从通气孔被抽入到空腔内,当二号活塞收缩时,叶片朝靠近转动轴的方向摆动,被抽入到空腔内的空气被压出,且由于通气孔底部设有单向阀,空气只能从空腔底部喷出,对搅拌筒底部的砂浆进行扰动,同时,由于空腔底部单向阀的作用,砂浆无法从底部进入到空腔内部,各原料混合均匀后,砂浆输送到指定位置进行浇筑,砂浆浇筑完成后,供水单元会对搅拌筒内部进行冲洗,防止砂浆在搅拌筒内部凝结成块,影响下一次使用;在供水单元和搅拌单元的共同作用下,各原料的混合更加充分,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和强度。优选的,靠近筒体内壁一侧的所述叶片上开有L型槽口,且L型槽口内分别通过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安装有一号转动轮和二号转动轮;一号转轴上套设有齿轮,齿轮上方的L型槽口内设有齿条和两个活动杆;所述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两个所述活动杆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分别与齿条铰接和贯穿叶片和二号活塞铰接,且活动杆的直径小于二号活塞的直径,从而使得二号活塞端部不会进入到L型槽口内;一号转轴与二号转轴间设有皮带,通过二号活塞的伸缩,且通过齿轮、齿条、两个活动杆和皮带间的相互配合,使得一号转动轮和二号转动轮发生转动;使用时,由于一号活塞的喷气效果只能作用到空腔附近的砂浆,叶片对搅拌筒筒壁处的砂浆混合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为了增强叶片对搅拌筒内各个位置的砂浆的混合能力,在叶片开设了L型槽口,并在L型槽口内增设一号转动轮和二号转动轮,由于砂浆的黏稠度较高,当砂浆把L型槽口处填满后,一号转动轮和二号转动轮无法通过叶片的摆动进行旋转,为解决这个问题,在一号转动轮和二号活塞之间设置齿轮、齿条和两个活动杆,通过二号活塞的伸缩,带动活动杆运动,活动杆拖动齿条来回运动,此时,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会带动一号转动轮转动,由于皮带的作用,一号转动轮也会带动二号转动轮进行转动,在齿条、齿轮、两个活动杆和皮带的作用下,提高了搅拌筒内砂浆的混合程度,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和强度。优选的,位于所述一号转动轮处的叶片上开有水平方向的滑槽,一号转轴位于滑槽内,一号转轴上套设有磁性环;所述叶片上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内设有绳子和磁铁;所述磁铁位于磁性环上方,磁铁与磁性环磁力吸引;所述绳子一端与磁铁连接,另一端缠绕在二号转轴上,磁铁端部通过弹簧连接在孔洞内壁上;当二号转动轮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n水泥、中砂、细砂、填料、减水剂、抗裂纤维、pp纤维、木质素和水;/n所述的抗裂混凝土的制备通过以下步骤:/nS1:先将水泥、中砂、细砂、抗裂纤维和pp纤维投入搅拌机内干拌15-20秒,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物,待搅拌机停止转动后向混合物内加入填料、减水剂、木质素和水,再次进行搅拌五分钟,此时搅拌机转速应处于80-100r/min,搅拌均匀后得到抗裂砂浆;/nS2:将S1得到的抗裂砂浆采用分层浇筑方法进行浇筑,每层浇筑完成后进行振捣至密实为止,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下一层的浇筑、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覆盖养护,拆模,然后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蓄水养护,蓄水深度10~20cm;/nS1中所述搅拌机包括搅拌筒(1)、供水单元(2)、搅拌单元(3)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搅拌机的工作;所述搅拌筒(1)包括筒体和筒盖,筒盖上设有挡板(10)和进料口(11),且所述挡板(10)两端与筒盖内壁固连,筒体上设有出料口(12);所述供水单元(2)包括储水箱(21)、进水管(22)和若干喷头(23);所述储水箱(21)位于搅拌筒(1)左下方;所述进水管(22)呈环状设置在筒体的内壁上,且进水管(22)一端与储水箱(21)连通,另一端连接在筒体内壁上;若干所述喷头(23)均匀设置在进水管(22)上;所述搅拌单元(3)位于搅拌筒(1)中间位置,所述搅拌单元(3)包括驱动组件(31)、转动轴(32)和叶片(33);所述驱动组件(31)位于搅拌筒(1)下方;所述转动轴(32)位于搅拌筒(1)内中间位置;所述转动轴(32)一端与驱动组件(31)连接,另一端与挡板(10)转动连接;所述叶片(33)均匀分布在转动轴(32)外侧,并通过若干弹簧(350)与转动轴(32)连接;所述叶片(33)上的空腔内设有一号活塞(34),一号活塞(34)端部与转动轴(32)外壁通过安装座转动安装,且空腔两侧开有一组通气孔(36),一组通气孔(36)分别与空腔连通,一组通气孔(36)和空腔底部分别安装有单向阀(361);所述转动轴(32)内设有一组二号活塞(35),且每个二号活塞(35)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叶片(33)接触;通过二号活塞(35)推动叶片(33)绕着转动轴(32)摆动,提高搅拌筒(1)内砂浆的混合程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
水泥、中砂、细砂、填料、减水剂、抗裂纤维、pp纤维、木质素和水;
所述的抗裂混凝土的制备通过以下步骤:
S1:先将水泥、中砂、细砂、抗裂纤维和pp纤维投入搅拌机内干拌15-20秒,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物,待搅拌机停止转动后向混合物内加入填料、减水剂、木质素和水,再次进行搅拌五分钟,此时搅拌机转速应处于80-100r/min,搅拌均匀后得到抗裂砂浆;
S2:将S1得到的抗裂砂浆采用分层浇筑方法进行浇筑,每层浇筑完成后进行振捣至密实为止,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下一层的浇筑、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覆盖养护,拆模,然后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蓄水养护,蓄水深度10~20cm;
S1中所述搅拌机包括搅拌筒(1)、供水单元(2)、搅拌单元(3)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搅拌机的工作;所述搅拌筒(1)包括筒体和筒盖,筒盖上设有挡板(10)和进料口(11),且所述挡板(10)两端与筒盖内壁固连,筒体上设有出料口(12);所述供水单元(2)包括储水箱(21)、进水管(22)和若干喷头(23);所述储水箱(21)位于搅拌筒(1)左下方;所述进水管(22)呈环状设置在筒体的内壁上,且进水管(22)一端与储水箱(21)连通,另一端连接在筒体内壁上;若干所述喷头(23)均匀设置在进水管(22)上;所述搅拌单元(3)位于搅拌筒(1)中间位置,所述搅拌单元(3)包括驱动组件(31)、转动轴(32)和叶片(33);所述驱动组件(31)位于搅拌筒(1)下方;所述转动轴(32)位于搅拌筒(1)内中间位置;所述转动轴(32)一端与驱动组件(31)连接,另一端与挡板(10)转动连接;所述叶片(33)均匀分布在转动轴(32)外侧,并通过若干弹簧(350)与转动轴(32)连接;所述叶片(33)上的空腔内设有一号活塞(34),一号活塞(34)端部与转动轴(32)外壁通过安装座转动安装,且空腔两侧开有一组通气孔(36),一组通气孔(36)分别与空腔连通,一组通气孔(36)和空腔底部分别安装有单向阀(361);所述转动轴(32)内设有一组二号活塞(35),且每个二号活塞(35)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叶片(33)接触;通过二号活塞(35)推动叶片(33)绕着转动轴(32)摆动,提高搅拌筒(1)内砂浆的混合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靠近筒体内壁一侧的所述叶片(33)上开有L型槽口(331),且L型槽口(331)内分别通过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安装有一号转动轮(332)和二号转动轮(333);一号转轴上套设有齿轮(351),齿轮(351)上方的L型槽口(331)内设有齿条(352)和两个活动杆(353);所述齿轮(351)与齿条(352)相互啮合;两个所述活动杆(353)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分别与齿条(352)铰接和贯穿叶片(33)和二号活塞(35)铰接,且活动杆(353)的直径小于二号活塞(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景柱曹瑞
申请(专利权)人:赵景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