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层叠体的端面的方法及端面加工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5915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层叠体的端面EF的方法,该层叠体(10)具有多层膜(12)。该方法具备:通过具有第一接触构件(21)的第一夹具(20)以及具有第二接触构件(31)的第二夹具(30),以第一接触构件(21)和第二接触构件(31)从层叠体(10)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接触层叠体(10)的方式,按压层叠体(10)而固定层叠体(10)的工序;以及对被固定的层叠体(10)的端面EF进行加工的工序。在按压的工序中,在将第一接触构件(21)的与层叠体(10)接触的接触面A的压力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设为Pmax以及Pmin时,满足Pmin≥0.4Pma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工层叠体的端面的方法及端面加工膜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层叠体的端面的方法、端面加工膜的制造方法以及端面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在利用一对夹具将具有多层膜的层叠体沿厚度方向按压而固定层叠体的状态下,通过磨削等对该层叠体的端面进行加工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2004-167672号公报)。然而,即使利用以往的方法,也存在无法充分固定具有多层膜的层叠体,从而各膜的加工精度降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涉及能够实现高加工精度的层叠体的端面的加工方法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加工层叠体的端面的方法,所述层叠体具有多层膜,所述加工层叠体的端面的方法具备:利用第一接触构件以及第二接触构件,以所述第一接触构件以及第二接触构件从所述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与所述层叠体接触的方式,按压所述层叠体而固定所述层叠体的工序;以及对被固定的所述层叠体的端面进行加工的工序,在所述按压的工序中,在将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与所述层叠体接触的接触面A的压力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设为Pmax以及Pmin时,满足Pmin≥0.4Pmax。在此,所述层叠体可以具有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时具有长度方向(X方向)的形状,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可以具有分别与所述层叠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接触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在所述按压的工序中,可以朝向所述第二接触构件相对地按压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所述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另外可以是,在所述按压的工序中,由第一夹具朝向所述第二接触构件相对地按压所述第一接触构件,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所述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接触,并且与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所述一端部以及所述另一端部之间的中央部不接触。另外可以是,所述第一夹具是金属构件。另外可以是,对所述层叠体的整个端面之中的75%以上进行加工。另外可以是,所述第一接触构件是金属构件。另外可以是,所述第二接触构件具有分别与所述层叠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接触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另外可以是,所述第一接触构件中的与所述层叠体接触的接触面A的形状是环状。另外可以是,所述接触面A的环的宽度为5~25mm。另外可以是,所述第一接触构件中的与所述层叠体接触的接触面A的形状是矩形环状或者椭圆环状。另外可以是,在所述加工的工序之前,在从所述层叠体的厚度方向观察时,被固定的所述层叠体的外侧端比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与所述层叠体接触的接触面A的外侧端向外侧突出0.8~1.5mm。另外可以是,所述第二接触构件中的与所述层叠体接触的接触面E的形状是环状。另外可以是,所述加工的工序包括使围绕与所述层叠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轴旋转的立铣刀的侧面接触所述层叠体的所述端面的工序。另外可以是,第一接触构件的厚度为2~15mm。另外可以是,所述多层膜中的至少一层是树脂膜。本专利技术的端面加工膜的制造方法具备:层叠多层膜以获得层叠体的工序;以及对所述层叠体的端面进行加工的工序,所述制造方法通过上述的方法对所述层叠体的端面进行加工。本专利技术的端面加工装置对具有多层膜的层叠体的端面进行加工,所述端面加工装置具备:第一接触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层叠体的一个面接触的接触面A;第一夹具,其与所述第一接触构件连接;第二接触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层叠体的另一面接触的接触面E;第二夹具,其与所述第二接触构件连接;按压部,其将所述第一夹具以及所述第二夹具的至少一方朝向另一方按压而将所述层叠体固定在所述第一接触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接触构件之间;以及加工部,其对固定在所述第一接触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接触构件之间的所述层叠体的端面进行加工,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具有在从按压的方向观察时具有长度方向的形状,所述第一夹具具有与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接触、并且与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所述一端部以及所述另一端部之间的中央部不接触的形状。在此可以是,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与所述层叠体接触的接触面的形状是环状。另外可以是,所述第二接触构件具有在从按压的方向观察时具有长度方向的形状,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接触构件的长度方向平行。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实现高加工精度的层叠体的端面的加工方法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端面加工装置100的简要侧视图。图2的(a)是图1中的第一夹具20以及第一接触构件21的俯视立体图,图2的(b)是图1中的第一夹具20以及第一接触构件21的仰视立体图。图3是图2的(a)的第一夹具20以及第一接触构件21的俯视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2的(b)的第一夹具20以及第一接触构件21的仰视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1的V-V剖面向视图。图6的(a)是图1中的第二夹具30以及第二接触构件31的俯视立体图,图6的(b)是图1中的第二夹具30以及第二接触构件31的仰视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1中的层叠体10的放大图。图8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一夹具20以及第一接触构件21的仰视分解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端面加工装置100的简要侧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端面加工装置的简要侧视图。图11是在比较例2中使用的第一夹具20以及第一接触构件21的仰视分解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层叠体,EF…端面(侧面),AP…外侧端,12…膜,20…第一夹具,21…第一接触构件,23…前端构件,30…第二夹具,31…第二接触构件,40…加工部,60…按压部,61…固定部,100…端面加工装置,A、E…接触面,21A、10A、31A…一端部,21B、10B、31B…中央部,31C、10C、31C…另一端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端面加工装置100的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端面加工装置100主要具备第一接触构件21、第一夹具20、第二接触构件31、第二夹具30、固定部61、按压部60以及加工部40。如图1所示,第一接触构件21以及第二接触构件31以从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夹着膜的层叠体10的方式配置。在图中,X、Y方向为水平方向,Z方向为铅垂方向。第一接触构件21配置在比第二接触构件31靠上侧处。在第一接触构件21之上设置有第一夹具20,在第二接触构件31之下设置有第二夹具30。如图2的(a)和(b)、以及图3和图4所示,第一接触构件21是矩形的板状构件,且厚度方向沿Z方向(按压的方向)配置,且以从Z方向观察时长度方向与X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如图2以及图4所示,第一接触构件21在与第二接触构件31面对的下表面侧具有与膜的层叠体10接触的平坦的接触面A,且在与接触面A相反的上表面侧具有平坦的接触面B。第一接触构件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层叠体的端面的方法,所述层叠体具有多层膜,/n所述加工层叠体的端面的方法具备:/n利用第一接触构件以及第二接触构件,以所述第一接触构件以及第二接触构件从所述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与所述层叠体接触的方式,按压所述层叠体而固定所述层叠体的工序;以及/n对被固定的所述层叠体的端面进行加工的工序,/n在所述按压的工序中,在将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与所述层叠体接触的接触面A的压力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设为Pmax以及Pmin时,/n满足Pmin≥0.4Pmax。/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05 JP 2019-126166;20190924 JP 2019-1728011.一种加工层叠体的端面的方法,所述层叠体具有多层膜,
所述加工层叠体的端面的方法具备:
利用第一接触构件以及第二接触构件,以所述第一接触构件以及第二接触构件从所述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与所述层叠体接触的方式,按压所述层叠体而固定所述层叠体的工序;以及
对被固定的所述层叠体的端面进行加工的工序,
在所述按压的工序中,在将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与所述层叠体接触的接触面A的压力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设为Pmax以及Pmin时,
满足Pmin≥0.4Pma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层叠体具有在从厚度方向观察时具有长度方向的形状,
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具有分别与所述层叠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接触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
在所述按压的工序中,朝向所述第二接触构件相对地按压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所述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按压的工序中,由第一夹具朝向所述第二接触构件相对地按压所述第一接触构件,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所述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接触,并且与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所述一端部以及所述另一端部之间的中央部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夹具是金属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接触构件具有分别与所述层叠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接触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对所述层叠体的整个端面中的75%以上进行加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构件是金属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与所述层叠体接触的接触面A的形状是环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接触面A的环的宽度为5~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构件的与所述层叠体接触的接触面A的形状是矩形环状或者椭圆环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干士高桥政仁铃木到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