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芳专利>正文

一种新生儿用吸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72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生儿用吸痰装置,括箱体、真空泵、手持器和橡胶套;所述箱体为空腔式结构体;所述箱体上方开设有提拉槽;所述真空泵安装于箱体内腔中;所述箱体一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转动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用于控制真空泵抽取气流的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橡胶套和延伸管,通过将橡胶套在负压作用下包覆在橡胶管、延伸管和第一空腔内壁上,并利用真空泵形成的负压对痰液进行抽取,且在痰液抽取的过程中使痰液仅与橡胶套进行接触,进而有效地使吸痰装置始终处于洁净状态,避免痰液对吸痰装置进行污染,进而有效的节省了在重复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吸痰装置进行清洗和消毒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用吸痰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新生儿用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医院中使用的吸痰器工作原理为通过制造负压,利用导管将痰液抽取并排放至存储瓶中,进而对痰液堵塞导致的窒息起到有效地疏通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对新生儿防窒息以及多种病症患者均具备良好的疏通作用,现有技术中的吸痰器在使用完毕后需要将导管和存储瓶进行清洗、消毒,进而便于再次利用,由于清洗、消毒过程耗时过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极易影响使用,同时消毒过程不彻底还容易导致吸痰器在使用过程中携带病菌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新生儿科一次性抽取式吸痰器,申请号:2019109406761,包括抽取器,所述抽取器输入端活动连接有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远离抽取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痰存储管,所述痰存储管底部远离转接装置的一侧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表面螺纹连接有暂存瓶,所述痰存储管远离转接装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柔性插管,所述柔性插管远离痰存储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型触头,所述柔性插管外表面靠近球型触头的一侧开设有复数个通孔,该专利技术前端为质软构件,有利于保护患儿较稚嫩的呼吸道粘膜,并且其便于进行拆卸回收,降低体积,重点分类便于进行后续清洁,但是该装置中结构较多,作为一次性用品使用时其制造成本较高,在临床医学使用时,需要耗费的资源较多,不利于节能减排环保理念的实施。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研制一种新生儿用吸痰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痰器在使用完成后需要经过严格的清洗与消毒,不仅极大的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清洗与消毒耗时较长,不利于吸痰器的连续性使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生儿用吸痰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吸痰装置,包括箱体、真空泵、手持器和橡胶套;所述箱体为空腔式结构体;所述箱体上方开设有提拉槽;所述真空泵安装于箱体内腔中;所述箱体一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转动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用于控制真空泵抽取气流的速率;所述箱体一侧固连有容纳盒;所述容纳盒上方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手持器放置于容纳槽内;所述容纳盒位于容纳槽下方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箱体内腔导通设计;所述第一凹槽位于容纳槽一侧开口设置;所述真空泵抽气端固连有吸管;所述吸管通过第一凹槽与手持器导通;所述手持器呈“L”形设计;所述手持器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手持器远离吸管一端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第一空腔导通设计;所述第一通槽内固连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远离手持器一端固连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远离延伸管一端吸盘形设计;所述第一通槽靠近第一空腔一侧开设有对称设计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延伸至第一空腔内设计;所述第一滑槽远离第一空腔一侧滑动连接有挤压环;所述挤压环内壁开设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内滑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靠近延伸槽一侧固连有膨胀囊;所述挤压环位于第一滑槽内远离第一空腔一侧固连有延伸囊;所述延伸囊与膨胀囊导通设计;所述手持器“L”形交界处固连有压缩盒;所述压缩盒内固连有挤压囊;所述手持器上铰接有指压板;所述指压板靠近压缩盒固连有挤压杆;所述压缩盒靠近挤压杆一侧开口设计;所述挤压囊与膨胀囊导通设计;所述橡胶套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单侧开口的圆柱形体;所述橡胶套远离开口一端固连有导通柱;所述第一空腔远离第一通槽一侧固连有插管;所述插管圆锥形设计;所述插管远离第一通槽一端与吸管导通;所述插管轴线与挤压环轴线重合设计;所述插管侧壁均匀开孔;所述橡胶套靠近导通柱一侧展开呈球形设计;所述第一空腔远离压缩盒一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板;现有技术中医院中使用的吸痰器工作原理为通过制造负压,利用导管将痰液抽取并排放至存储瓶中,进而对痰液堵塞导致的窒息起到有效地疏通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对新生儿防窒息以及多种病症患者均具备良好的疏通作用,现有技术中的吸痰器在使用完毕后需要将导管和存储瓶进行清洗、消毒,进而便于再次利用,由于清洗、消毒过程耗时过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极易影响使用,同时消毒过程不彻底还容易导致吸痰器在使用过程中携带病菌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工作时,在需要使用时,将单独包装的橡胶套从密封状态下取出,并将橡胶套套在延伸管上,并将橡胶套底部的导通柱塞入橡胶管开口处,通过转动旋钮对真空泵参数进行调控后,启动真空泵,使真空泵向第一空腔内抽取空气,由于第一空腔与第一通槽导通,在真空泵的抽取作用下,第一通槽和第一空腔内形成负压,进而使橡胶管中的导通柱向延伸管、第一通槽内滑动,并最终进入第一空腔中,此时通过按压指压板,使指压板带动挤压杆向压缩盒内部滑动,进而使挤压杆对挤压囊形成挤压效果,使挤压囊将内部的气体通过导管输送至膨胀囊和延伸囊中,进而使膨胀囊将延伸槽内的延伸板向外推动,多个延伸板均向挤压环轴线方向滑动,同时在膨胀的延伸囊的作用下使挤压环向第一空腔处滑动,进而在滑动的过程中对导通柱形成推力,进而使导通柱与插管接触,并在持续挤压作用下使插管贯穿导通柱,进而使吸管与橡胶套内腔导通,松开指压板,挤压环和延伸板复位,将表面套接有橡胶套的延伸管和橡胶管伸入患者体内与痰液相接触,在真空泵的持续抽取作用下,使痰液顺着橡胶套向第一空腔处滑动,由于橡胶套靠近导通柱一侧展开呈球形设计,痰液顺着橡胶套汇聚在橡胶套底部,并在重力作用下向第一空腔中下垂,在抽取结束后,首先关闭真空泵,将橡胶套位于橡胶管和延伸管外一端进行翻转、打结,并打开密封槽内的密封板,将导通柱与插管之间分离,由于导通柱橡胶材质,在插管拔出后自行密封,分离后即可通过密封槽将橡胶套4取出进行丢弃,更换新的橡胶套后即可再次进行工作,通过设置橡胶套和延伸管,通过将橡胶套在负压作用下包覆在橡胶管、延伸管和第一空腔内壁上,并利用真空泵形成的负压对痰液进行抽取,且在痰液抽取的过程中使痰液仅与橡胶套进行接触,进而有效地使吸痰装置始终处于洁净状态,避免痰液对吸痰装置进行污染,进而有效的节省了在重复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吸痰装置进行清洗和消毒的步骤,一方面增强了吸痰装置使用的方便性,同时还能使吸痰装置连续性工作间隔较短,便于吸痰装置短时间内多次重复使用。优选的,所述延伸管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管;所述滑动管内壁远离手持器一侧斜面设计;所述延伸管上固连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远离延伸管一端与滑动管通过弹力绳弹性连接;所述弹性片远离滑动管一侧表面固连有均匀分布的限位齿;所述限位齿均向滑动管一侧倾斜设置;工作时,在套接橡胶套时,通过推动滑动管在延伸管上进行滑动,进而使滑动管通过弹力绳对弹性片形成拉力,进而使弹性片发生变形,此时将橡胶套套接在弹性片下方,并推动滑动管复位,在复位的过程中弹性片与橡胶套之间接触,进而使弹性片上的限位齿对橡胶套形成固定作用,进而使橡胶套与延伸管之间固连,一方面有效地增强橡胶套与延伸管之间的密封性,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橡胶套脱离延伸管,导致延伸管和前端的橡胶管受到痰液污染。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位于第一空腔与第一通槽交界处滑动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靠近第一通槽一侧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真空泵(2)、手持器(3)和橡胶套(4);所述箱体(1)为空腔式结构体;所述箱体(1)上方开设有提拉槽;所述真空泵(2)安装于箱体(1)内腔中;所述箱体(1)一侧开设有调节槽(11);所述调节槽(11)内转动连接有调节旋钮(12);所述调节旋钮(12)用于控制真空泵(2)抽取气流的速率;所述箱体(1)一侧固连有容纳盒(13);所述容纳盒(13)上方开设有容纳槽(14);所述手持器(3)放置于容纳槽(14)内;所述容纳盒(13)位于容纳槽(14)下方开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5)与箱体(1)内腔导通设计;所述第一凹槽(15)位于容纳槽(14)一侧开口设置;所述真空泵(2)抽气端固连有吸管(21);所述吸管(21)通过第一凹槽(15)与手持器(3)导通;所述手持器(3)呈“L”形设计;所述手持器(3)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31);所述手持器(3)远离吸管(21)一端开设有第一通槽(32);所述第一通槽(32)与第一空腔(31)导通设计;所述第一通槽(32)内固连有延伸管(33);所述延伸管(33)远离手持器(3)一端固连有橡胶管(34);所述橡胶管(34)远离延伸管(33)一端吸盘形设计;所述第一通槽(32)靠近第一空腔(31)一侧开设有对称设计的第一滑槽(35);所述第一滑槽(35)延伸至第一空腔(31)内设计;所述第一滑槽(35)远离第一空腔(31)一侧滑动连接有挤压环(36);所述挤压环(36)内壁开设有延伸槽(37);所述延伸槽(37)内滑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延伸板(38);所述延伸板(38)靠近延伸槽(37)一侧固连有膨胀囊(5);所述挤压环(36)位于第一滑槽(35)内远离第一空腔(31)一侧固连有延伸囊(51);所述延伸囊(51)与膨胀囊(5)导通设计;所述手持器(3)“L”形交界处固连有压缩盒(52);所述压缩盒(52)内固连有挤压囊(53);所述手持器(3)上铰接有指压板(54);所述指压板(54)靠近压缩盒(52)固连有挤压杆(55);所述压缩盒(52)靠近挤压杆(55)一侧开口设计;所述挤压囊(53)与膨胀囊(5)导通设计;所述橡胶套(4)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单侧开口的圆柱形体;所述橡胶套(4)远离开口一端固连有导通柱(41);所述第一空腔(31)远离第一通槽(32)一侧固连有插管(6);所述插管(6)圆锥形设计;所述插管(6)远离第一通槽(32)一端与吸管(21)导通;所述插管(6)轴线与挤压环(36)轴线重合设计;所述插管(6)侧壁均匀开孔;所述橡胶套(4)靠近导通柱(41)一侧展开呈球形设计;所述第一空腔(31)远离压缩盒(52)一侧开设有密封槽(61);所述密封槽(61)内安装有密封板(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真空泵(2)、手持器(3)和橡胶套(4);所述箱体(1)为空腔式结构体;所述箱体(1)上方开设有提拉槽;所述真空泵(2)安装于箱体(1)内腔中;所述箱体(1)一侧开设有调节槽(11);所述调节槽(11)内转动连接有调节旋钮(12);所述调节旋钮(12)用于控制真空泵(2)抽取气流的速率;所述箱体(1)一侧固连有容纳盒(13);所述容纳盒(13)上方开设有容纳槽(14);所述手持器(3)放置于容纳槽(14)内;所述容纳盒(13)位于容纳槽(14)下方开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5)与箱体(1)内腔导通设计;所述第一凹槽(15)位于容纳槽(14)一侧开口设置;所述真空泵(2)抽气端固连有吸管(21);所述吸管(21)通过第一凹槽(15)与手持器(3)导通;所述手持器(3)呈“L”形设计;所述手持器(3)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31);所述手持器(3)远离吸管(21)一端开设有第一通槽(32);所述第一通槽(32)与第一空腔(31)导通设计;所述第一通槽(32)内固连有延伸管(33);所述延伸管(33)远离手持器(3)一端固连有橡胶管(34);所述橡胶管(34)远离延伸管(33)一端吸盘形设计;所述第一通槽(32)靠近第一空腔(31)一侧开设有对称设计的第一滑槽(35);所述第一滑槽(35)延伸至第一空腔(31)内设计;所述第一滑槽(35)远离第一空腔(31)一侧滑动连接有挤压环(36);所述挤压环(36)内壁开设有延伸槽(37);所述延伸槽(37)内滑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延伸板(38);所述延伸板(38)靠近延伸槽(37)一侧固连有膨胀囊(5);所述挤压环(36)位于第一滑槽(35)内远离第一空腔(31)一侧固连有延伸囊(51);所述延伸囊(51)与膨胀囊(5)导通设计;所述手持器(3)“L”形交界处固连有压缩盒(52);所述压缩盒(52)内固连有挤压囊(53);所述手持器(3)上铰接有指压板(54);所述指压板(54)靠近压缩盒(52)固连有挤压杆(55);所述压缩盒(52)靠近挤压杆(55)一侧开口设计;所述挤压囊(53)与膨胀囊(5)导通设计;所述橡胶套(4)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单侧开口的圆柱形体;所述橡胶套(4)远离开口一端固连有导通柱(41);所述第一空腔(31)远离第一通槽(32)一侧固连有插管(6);所述插管(6)圆锥形设计;所述插管(6)远离第一通槽(32)一端与吸管(21)导通;所述插管(6)轴线与挤压环(36)轴线重合设计;所述插管(6)侧壁均匀开孔;所述橡胶套(4)靠近导通柱(41)一侧展开呈球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芳张茂利
申请(专利权)人:刘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