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芪茎叶奶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5569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芪茎叶奶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重量份数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青贮玉米17‑33份、发酵黄芪茎叶12‑23份、羊草10‑13份、胡萝卜1‑2份、玉米20‑25份、麸皮5‑10份、豆饼10‑15份、磷酸氢钙0.1‑1份、石粉0.5‑1.5份、食盐0.1‑1份。利用黄芪的茎叶等副产品,研制奶牛可食用的饲料,与其他同类产品比较,本方法不仅使黄芪副产品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而且操作方便、无残留,长期应用没有副作用,可显著提高奶品质、增加奶产量、增强奶牛机体免疫力、有效地预防乳房炎的发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芪茎叶奶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一种黄芪茎叶奶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是纯天然物质,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高效低毒、无残留、体内代谢快、不易产生耐药性,已广泛应用于人的和动物临床治疗中。黄芪是临床常用传统的补益类中草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不但预防和治疗人及动物疾病,而且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动物生产性能等作用,长期使用对机体无不良影响。根据中兽医理论和中草药作用机理,黄芪作为主药普遍应用于奶牛乳房炎防治上,效果非常理想。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占奶牛各种疾病之首。由于乳房炎能够降低奶牛产奶量和乳汁品质,增加治疗费用,造成废弃奶,重者还影响奶牛的发情和妊娠,有些病牛因产乳量明显减少或失去泌乳能力而被迫淘汰。因此,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危害严重。长期以来,奶牛乳房炎严重制约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对该病防治的研究也有很长的历史,但是由于该病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自从抗生素被应用到兽医临床以来,近几十年来,该病的治疗一直都采用抗生素为主,也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和滥用使越来越多的病原菌产生了耐药性,疗效也越来越差,用药剂量越来越大,人们逐渐认识到抗生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长期大剂量使用造成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大量使用抗生素已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乳中的抗生素残留,影响乳品质量,使原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奶价降低或遗弃,严重危害奶农的养殖效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残留的抗生素会危害人的健康,人食用后可引起发烧、呕吐、过敏等症状,还会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危害人类健康。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加入WTO后对我国奶产品质量要求的进一步严格,临床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已逐渐被禁用或限用,因此高效低毒、无残留、体内代谢快、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中草药被逐渐地开发利用。应用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己日益被国内外专家尤其是兽医工作者所关注和使用,尤其是黄芪在治疗和预防奶牛乳房炎方面的所起的作用和表现非常重要。但是,在应用黄芪时,无论是人药还是兽药,主要选择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根部,而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较低的茎叶等部分被当做副产品弃掉,这些大量剩余的副产品基本被当做烧柴使用,其中含有动物可利用的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也被随之烧掉。重要的是黄芪在我省种植面积大、产量多,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更好的开发利用黄芪茎叶使其充分发挥价值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芪茎叶奶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黄芪的茎叶等副产品,研制奶牛可食用的饲料,与其他同类产品比较,本方法不仅使黄芪副产品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而且操作方便、无残留,长期应用没有副作用,可显著提高奶品质、增加奶产量、增强奶牛机体免疫力、有效地预防乳房炎的发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芪茎叶奶牛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青贮玉米17-33份、发酵黄芪茎叶12-23份、羊草10-13份、胡萝卜1-2份、玉米20-25份、麸皮5-10份、豆饼10-15份、磷酸氢钙0.1-1份、石粉0.5-1.5份、食盐0.1-1份。一种黄芪茎叶奶牛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黄芪茎叶的发酵(1.1)在黄芪挖采前一周时收割绿色黄芪的茎叶,茎已干且粗细超2cm的茎叶剔除掉,将收集的黄芪茎叶揉碎至2-3cm长的碎末;(1.2)将黄芪碎末与黄豆粉、碳酸钙和水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底物;(1.3)挑取发酵菌种接种于5mL营养肉汤中,37℃摇床中4000r/min培养14-16h,培养至细菌浓度108CFU/mL,然后以1%的接种比例接种于100mL的营养肉汤培养基,继续37℃摇床中4000r/min培养14-16h,至细菌浓度108CFU/mL即得到发酵菌种子液,将发酵菌种子液与玉米面以质量比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得发酵菌种;(1.4)将步骤(1.3)制得的发酵菌种与步骤(1.2)的发酵底物混合均匀后15-30℃发酵20-30d即得发酵黄芪茎叶;步骤二:饲料的制备按质量份数称取青贮玉米17-33份、发酵黄芪茎叶12-23份、羊草10-13份、胡萝卜1-2份、玉米20-25份、麸皮5-10份、豆饼10-15份、磷酸氢钙0.1-1份、石粉0.5-1.5份、食盐0.1-1份后混合均匀,即得黄芪茎叶奶牛饲料。优选的,步骤(1.2)中所述的黄豆粉添加量为黄芪碎末质量的10%,碳酸钙添加量为黄芪碎末质量的0.2%。优选的,步骤(1.2)中添加水量至发酵底物湿度为60%-65%。优选的,步骤(1.3)中的发酵菌种筛选过程为:(5.1)取中药黄芪样品,粉碎后加等重量灭菌蒸馏水,在室温放置4-5d;(5.2)取黄芪样品接种营养琼脂平板,30℃环境培养,观察有细菌生长时,取不同形态菌落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纯化培养;(5.3)取纯化菌种接种黄芪琼脂、点种纤维素刚果红琼脂,分别置30℃环境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筛选能在黄芪琼脂生长,并能在刚果红培养基形成较大降解圈的细菌,得到发酵菌。优选的,步骤(1.4)中发酵菌种的量为发酵底物重量的4%-5%。经由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设计的黄芪茎叶奶牛饲料,通过对中草药黄芪的茎叶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分析,及对纤维素生物发酵菌的研究,筛选出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发酵菌,经对黄芪茎叶生物发酵,使含有的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尽可能的全部释放出来,同时,增加奶牛的适口性。饲喂奶牛后,既有丰富的营养,提高奶品质,增加奶产量,其含有的药效成分可提高奶牛机体免疫力,有效地预防乳房炎的发生,对促进奶牛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本申请利用黄芪的茎叶等副产品,研制奶牛可食用的饲料,与其他同类产品比较,本方法不仅使黄芪副产品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而且操作方便、无残留,长期应用没有副作用,可显著提高奶品质、增加奶产量、增强奶牛机体免疫力、有效地预防乳房炎的发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目的基因PCR扩增结果(其中,M:DL2000DNAMarker;1、2:PCR产物;3:阴性对照);图2为菌株16SrRNA基因系统进化树;图3为葡萄糖标准曲线;图4为酶活力测定结果;图5为热稳定性测定结果;图6为酸碱稳定性测定结果;图7为菌株形态(1000×);图8为温度对菌株生长影响;图9为酸碱度对菌株生长影响;图10为菌株生长曲线;图11为菌株芽孢形成情况;图12为黄芪茎叶发酵物药物成分检测结果;图13为黄芪茎叶发酵物营养成分检测结果;图14为各组奶牛产奶量柱状图;图15为各组奶牛乳房炎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芪茎叶奶牛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青贮玉米17-33份、发酵黄芪茎叶12-23份、羊草10-13份、胡萝卜1-2份、玉米20-25份、麸皮5-10份、豆饼10-15份、磷酸氢钙0.1-1份、石粉0.5-1.5份、食盐0.1-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芪茎叶奶牛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青贮玉米17-33份、发酵黄芪茎叶12-23份、羊草10-13份、胡萝卜1-2份、玉米20-25份、麸皮5-10份、豆饼10-15份、磷酸氢钙0.1-1份、石粉0.5-1.5份、食盐0.1-1份。


2.一种黄芪茎叶奶牛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黄芪茎叶的发酵
(1.1)在黄芪挖采前一周时收割绿色黄芪的茎叶,茎已干且粗细超2cm的茎叶剔除掉,将收集的黄芪茎叶揉碎至2-3cm长的碎末;
(1.2)将黄芪碎末与黄豆粉、碳酸钙和水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底物;
(1.3)挑取发酵菌种接种于5mL营养肉汤中,37℃摇床中4000r/min培养14-16h,培养至细菌浓度108CFU/mL,然后以1%的接种比例接种于100mL的营养肉汤培养基,继续37℃摇床中4000r/min培养14-16h,至细菌浓度108CFU/mL即得到发酵菌种子液,将发酵菌种子液与玉米面以质量比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得发酵菌种;
(1.4)将步骤(1.3)制得的发酵菌种与步骤(1.2)的发酵底物混合均匀后15-30℃发酵20-30d即得发酵黄芪茎叶;
步骤二:饲料的制备
按质量份数称取青贮玉米17-33份、发酵黄芪茎叶12-23份、羊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继龙纵瑞星张艳王刚刘秋瑾王岩周庆民冯万宇武晓东王观悦李桂伟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领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