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食用菌菌棒灭菌的方法与托包板和网格架技术

技术编号:269552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包括托包板本体,托包板本体上设有用于托承菌棒的托承部。所述的托承部为由托包板本体限位形成的托承通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棒用网格架,包括网格架本体,在网格架本体上安装有若干托包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食用菌菌棒灭菌的方法,将待灭菌的菌棒置于网格架上安装的托包板上,且每个托包板上摆放一个菌棒,再进行灭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托包板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时每个托包板上摆放一个菌棒,用于灭菌时无堆叠挤压,菌棒间有蒸汽汽象空间,菌棒受热均匀、升温快,大大缩短灭菌周期、减少蒸汽耗量、提高了灭菌柜的使用效率。冷却时间大大缩短。托包板还可以防止灭菌时菌棒不会变形。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suitable for sterilization of edible fungus rod, a supporting plate and a grid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食用菌菌棒灭菌的方法与托包板和网格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食用菌菌棒灭菌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和网格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食用菌菌棒装袋后,人工将其摆放码垛在灭菌车上,灭菌车的层数通常为3-5层,再送入灭菌柜内灭菌,灭菌结束后,送入冷却室内冷却。该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灭菌时菌棒堆叠在一起造成灭菌周期长、蒸汽耗量大。增加灭菌成本。2、由于堆叠,灭菌后菌棒冷却时间长,需要冷却室空间大,冷却室建造成本高。在冷却室冷却一般需要36小时左右,第一天灭菌的菌棒第二天无法接种,造成冷却室面积翻倍,相应增加了冷却室制冷、净化、建造成本。3、菌棒在高温灭菌过程中,培养基被软化,相互堆叠挤压造成下层菌棒变形,从而会影响下道工序菌棒接种的精度。4、菌棒大多数都只能通过人工摆放在灭菌架上,用工人数多,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提高灭菌后菌棒的均一性的托包板,该托包板可以用于灭菌和培养。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采用前述托包板的网格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灭菌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特点是:包括托包板本体,托包板本体上设有用于托承菌棒的托承部。优选的托承部为由托包板本体限位形成的托承通槽(槽形空间),托承通槽优选其上槽宽大于下槽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托包板本体的外侧部固定设有沿托包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板。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加强筋板左右对称设置,加强筋板分别与托包板本体的两侧壁形成一端连接、另一端分离的倒V形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加强筋板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限位板;在托包板本体上还设有若干减重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托包板本体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限位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托包板本体底部设有与灭菌载体配合安装的卡块或卡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卡块采用以下2种结构中的一种:(1)所述的卡块由2块相向设置的弧状卡块本体组成,2块弧状卡块本体远离托包板本体的一端形成向下开口的卡块槽;(2)所述的卡块包括固定在托包板本体底部的折弯卡块体和柱状卡块体,折弯卡块体、托包板本体底部和柱状卡块体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卡块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棒用网格架,包括网格架本体,其特点是:在网格架本体上安装有若干如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托包板。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食用菌菌棒灭菌的方法,其特点是:将待灭菌的菌棒置于网格架上安装的托包板上,且每个托包板上摆放一个菌棒,再进行灭菌。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使用的网格架、托包板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可适用的任何一种网格架、托包板,也可以使用本专利技术中公开的网格架、托包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托包板结构设计合理,与网格架安装快捷方便。使用时每个托包板上摆放一个菌棒,用于灭菌时无堆叠挤压,菌棒间有蒸汽汽象空间,菌棒受热均匀、升温快,大大缩短灭菌周期、减少蒸汽耗量、提高了灭菌柜的使用效率。菌棒灭菌后,菌棒间有空隙,冷却时间大大缩短,冷却时间约15小时,较原模式节约50%,减少了冷却室的建造空间和费用。放置在托包板上,灭菌时菌棒不会变形,利于自动化接种设备对其精准打孔、接种。也可以将托包板用于培养,提高培养效果。2、带有托包板的网格架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灭菌与冷却效率。3、本专利技术方法完全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堆叠灭菌的方式,实现了层架式放置灭菌,灭菌时无堆叠挤压,菌棒间有蒸汽汽象空间,菌棒受热均匀、升温快,大大缩短灭菌周期、减少蒸汽耗量、提高了灭菌柜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顶面可见的托包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托包板的一种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面可见的托包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顶面可见的托包板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托包板的一种端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托包板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卡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网格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参照图4-8,托包板包括托包板本体1,托包板本体1上设有用于托承菌棒的托承部。所述的托承部为由托包板本体限位形成的托承通槽2。在托包板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限位板4。在托包板本体1上还设有若干减重孔5。在托包板本体1底部设有与灭菌载体(网格架的钢筋)配合安装的卡块6或卡槽8。托包板可以使用PP塑料材质制作,也可以使用其它耐高温材质制作,还可使用金属材质制作。实施例2,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参照图1,在托包板本体1的外侧部固定设有沿托包板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板3。参照图3,在加强筋板3与托包板本体1之间还固定设有增强板7。加强筋板3最好采用左右对称设置,加强筋板3分别与托包板本体1的两侧壁形成一端连接、另一端分离的倒V形结构,参照图2。参照图2-8,在加强筋板3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限位板4;在托包板本体1上还设有若干减重孔5。在托包板本体1底部设有与灭菌载体(网格架的钢筋)配合安装的卡块6或卡槽8。实施例1或2中,所述的卡块采用以下2种结构中的一种:所述的卡块6由2块相向设置的弧状卡块本体64组成,2块弧状卡块本体64远离托包板本体1的一端形成向下开口的卡块槽63,参照图7。或者,所述的卡块2包括固定在托包板本体1底部的折弯卡块体61和柱状卡块体62,折弯卡块体61、托包板本体1底部和柱状卡块体62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卡块槽63,参照图6。实施例4,参照图9,一种食用菌菌棒用网格架,包括网格架本体11,在网格架本体11上安装有若干实施例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托包板12。托包板12可以采用直接与网格架11钢筋焊接固定的方式安装,此时,托包板底部不设置卡块或卡槽。端部两侧或侧面设有的限位块可以进行限位。当底部设有卡块6或卡槽8时,直接将卡槽8或卡块6卡入网格架11的钢筋上。实施例5,一种适用于食用菌菌棒灭菌的方法:将待灭菌的菌棒置于网格架上安装的托包板上,且每个托包板上摆放一个菌棒,再进行灭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托包板本体,托包板本体上设有用于托承菌棒的托承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托包板本体,托包板本体上设有用于托承菌棒的托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承部为由托包板本体限位形成的托承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特征在于:在托包板本体的外侧部固定设有沿托包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特征在于:加强筋板左右对称设置,加强筋板分别与托包板本体的两侧壁形成一端连接、另一端分离的倒V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特征在于:在加强筋板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限位板;在托包板本体上还设有若干减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棒用托包板,其特征在于:在托包板本体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寿海王坚徐诚佶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