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44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防护壳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左侧且位于防护壳体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防护盖,所述防护壳体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块。该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通过防护壳体和防护盖内部的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对音响本体进行弹性减震,避免音响本体与防护壳体和防护盖之间应磕碰而损坏的情况发生,最后通过旋转端盖,并使得端盖上的第二音孔与隔板上的第一音孔错位,从而对防护壳体内部进行密封,避免灰尘或水分通过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进入音响本体内部而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达到简单方便多级防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音响
,具体为一种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音响(Audioelectronics)广义上是指一种利用电子回路设计进行音讯与电子讯号间之互相转换的设备,但在一般口语上音响通常是指一整套可以还原播放音频信号的设备,音响设备大概包括功放、周边设备(包括压限器、效果器、均衡器、VCD和DVD等)、扬声器(音箱、喇叭)和调音台等,音响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场效应管四个阶段,微型化、数字化、专业化和影视化是汽车音响必然的发展趋势。传统的便携式汽车音响一般没有防护结构,其容易造成音响磕而碰损坏或进入灰尘及水分而造成音响损坏的情况发生,故而提出一种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便携式汽车音响一般没有防护结构,其容易造成音响磕而碰损坏或进入灰尘及水分而造成音响损坏的情况发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防护壳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左侧且位于防护壳体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防护盖,所述防护壳体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缓冲块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音响本体,所述防护盖的内壁顶部且位于音响本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缓冲块,所述防护壳体的左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隔板,所述防护壳体的左侧且位于隔板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端盖,所述隔板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音孔,所述端盖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音孔对应的第二音孔,所述防护壳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外壁活动安装有挂环。优选的,所述吸盘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吸盘在防护壳体的底部呈矩形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铰接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铰接块在防护壳体的右侧呈前后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均为海绵块,所述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的相对侧均开设有与音响本体对应的放置槽。优选的,所述安装孔为圆形通孔,所述隔板和端盖均通过螺纹与防护壳体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分别在隔板和端盖的外壁呈圆形阵列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通过吸盘将防护壳体和音响本体牢牢吸附在汽车前盖板上,避免汽车行驶过程中颠覆而造成防护壳体和音响本体摔落而损坏的情况发生,再通过防护壳体和防护盖内部的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对音响本体进行弹性减震,避免音响本体与防护壳体和防护盖之间应磕碰而损坏的情况发生,最后通过旋转端盖,并使得端盖上的第二音孔与隔板上的第一音孔错位,从而对防护壳体内部进行密封,避免灰尘或水分通过第一音孔和第二音孔进入音响本体内部而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达到简单方便多级防护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该汽车音响的防护性能,使得该汽车音响使用寿命更长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结构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防护壳体;2-吸盘;3-铰接块;4-防护盖;5-第一缓冲块;6-音响本体;7-第二缓冲块;8-安装孔;9-隔板;10-端盖;11-第一音孔;12-第二音孔;13-连接座;14-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壳体1,防护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盘2,吸盘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吸盘2在防护壳体1的底部呈矩形阵列分布,防护壳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铰接块3,铰接块3的数量为,两个铰接块3在防护壳体1的右侧呈前后对称分布,铰接块3的左侧且位于防护壳体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防护盖4,防护壳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块5,第一缓冲块5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音响本体6,防护盖4的内壁顶部且位于音响本体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缓冲块7,第一缓冲块5和第二缓冲块7均为海绵块,第一缓冲块5和第二缓冲块7的相对侧均开设有与音响本体6对应的放置槽,防护壳体1的左侧开设有安装孔8,安装孔8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隔板9,防护壳体1的左侧且位于隔板9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端盖10,安装孔8为圆形通孔,隔板9和端盖10均通过螺纹与防护壳体1活动连接,隔板9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音孔11,端盖10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音孔11对应的第二音孔12,第一音孔11和第二音孔12分别在隔板9和端盖10的外壁呈圆形阵列分布,防护壳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3,连接座13的内部外壁活动安装有挂环14。工作原理:该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通过吸盘2将防护壳体1和音响本体6牢牢吸附在汽车前盖板上,避免汽车行驶过程中颠覆而造成防护壳体1和音响本体6摔落而损坏的情况发生,再通过防护壳体1和防护盖4内部的第一缓冲块5和第二缓冲块7对音响本体6进行弹性减震,避免音响本体6与防护壳体1和防护盖4之间应磕碰而损坏的情况发生,最后通过旋转端盖10,并使得端盖10上的第二音孔12与隔板9上的第一音孔11错位,从而对防护壳体1内部进行密封,避免灰尘或水分通过第一音孔11和第二音孔12进入音响本体6内部而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达到简单方便多级防护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该汽车音响的防护性能,使得该汽车音响使用寿命更长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盘(2),所述防护壳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铰接块(3),所述铰接块(3)的左侧且位于防护壳体(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防护盖(4),所述防护壳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块(5),所述第一缓冲块(5)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音响本体(6),所述防护盖(4)的内壁顶部且位于音响本体(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缓冲块(7),所述防护壳体(1)的左侧开设有安装孔(8),所述安装孔(8)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隔板(9),所述防护壳体(1)的左侧且位于隔板(9)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端盖(10),所述隔板(9)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音孔(11),所述端盖(10)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音孔(11)对应的第二音孔(12),所述防护壳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3),所述连接座(13)的内部外壁活动安装有挂环(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盘(2),所述防护壳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铰接块(3),所述铰接块(3)的左侧且位于防护壳体(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防护盖(4),所述防护壳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块(5),所述第一缓冲块(5)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音响本体(6),所述防护盖(4)的内壁顶部且位于音响本体(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缓冲块(7),所述防护壳体(1)的左侧开设有安装孔(8),所述安装孔(8)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隔板(9),所述防护壳体(1)的左侧且位于隔板(9)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端盖(10),所述隔板(9)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音孔(11),所述端盖(10)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音孔(11)对应的第二音孔(12),所述防护壳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3),所述连接座(13)的内部外壁活动安装有挂环(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便携式汽车音响的防护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时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天奥音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