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变频器和电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40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变频器和电机,该装置包括:整流单元、升压单元、储能单元和逆变单元;所述储能单元,包括:薄膜电容组;所述薄膜电容组中,并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薄膜电容;所述整流单元,用于对电网输入的第一交流电进行整流处理,得到第一直流电;所述升压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升压处理,得到第二直流电;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直流电进行储存;所述逆变单元,用于对储存的所述第二直流电进行逆变处理,得到第二交流电,以供变频器工作。该方案,可以解决驱动板直流母线端电解电容内电解液挥发引起直流母线端电压偏低而导致驱动板故障的问题,达到避免直流母线端电压偏低而避免驱动板故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变频器和电机
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变频器和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无电解电容PFC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变频器和电机。
技术介绍
一些驱动压缩机变频器采用交直交变频技术,驱动板直流母线端采用多个电解电容并联。空调外机出口到高温地区,机组长年运行,驱动板直流母线端电解电容内电解液挥发,引起直流母线端电压偏低,最终导致驱动板故障。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变频器和电机,以解决驱动板直流母线端电解电容内电解液挥发引起直流母线端电压偏低而导致驱动板故障的问题,达到避免直流母线端电压偏低而避免驱动板故障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整流单元、升压单元、储能单元和逆变单元;其中,所述储能单元,包括:薄膜电容组;所述薄膜电容组中,并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薄膜电容;所述整流单元,用于对电网输入的第一交流电进行整流处理,得到第一直流电;所述升压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升压处理,得到第二直流电;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直流电进行储存;所述逆变单元,用于对储存的所述第二直流电进行逆变处理,得到第二交流电,以供变频器工作。可选地,所述升压单元,包括:第一升压支路和第二升压支路;所述第一升压支路和所述第二升压支路交错设置,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两路升压处理。可选地,所述第一升压支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稳压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二升压支路,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二电感和第二稳压二极管;其中,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经所述第二电感后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控制端;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还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控制端经所述第一电感后连接至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薄膜电容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之间;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薄膜电容组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控制端。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均为带体二极管的三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控制端,均为相应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控制端,均为相应三极管的发射极。可选地,还包括: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设置在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可选地,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第二稳压电容。可选地,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由整流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可选地,所述逆变单元,包括:由带体二极管的三极管组成的逆变桥。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变频器,包括:以上所述的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与上述变频器相匹配,本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变频器。由此,本技术的方案,通过将变频器的驱动板直流母线端电解电容组替换为薄膜电容组,并在薄膜电容组的前端设置双路交错结构的升压电路,解决驱动板直流母线端电解电容内电解液挥发引起直流母线端电压偏低而导致驱动板故障的问题,达到避免直流母线端电压偏低而避免驱动板故障的效果。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无电解电容PFC变频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整流单元、升压单元、储能单元和逆变单元,整流单元、升压单元、储能单元和逆变单元依次连接。其中,所述储能单元,可以包括:薄膜电容组。所述薄膜电容组中,并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薄膜电容。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整流单元,可以用于对电网输入的第一交流电进行整流处理,得到第一直流电。可选地,所述整流单元,可以包括:由整流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采用由整流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进行整流,整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升压单元,可以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升压处理,得到第二直流电。可选地,所述升压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升压支路和第二升压支路。所述第一升压支路和所述第二升压支路交错设置,可以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两路升压处理。例如:升压电路采用双路交错结构,形成双路交错PFC电路。该双路交错PFC电路中,原先的两个二极管具有容性,因此电解电容可以用薄膜电容代替。其中,升压电路采用双路交错结构进行升压,降低了单独采用一路结构升压时一路结构中一个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也减小了单独采用一路结构升压时一路结构中一个开关管和电感的导通损耗,缩小了单独采用一路结构升压时一路结构中一个电感的磁芯尺寸。另外,采用双路交错结构进行升压,两路升压处理,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还有,采用双路交错结构进行升压,使得在输入侧电网电压具有较宽的范围,降低了电流谐波畸变。由此,通过在升压单元中采用双路交错结构,形成双路交错PFC电路,可以降低一路升压电路中开关管的压力应力,能够提高升压效率,进而提高变频器的供电效率。更可选地,所述第一升压支路,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稳压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二升压支路,可以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二电感和第二稳压二极管。其中,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经所述第二电感后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控制端。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还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控制端经所述第一电感后连接至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薄膜电容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之间。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薄膜电容组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控制端。例如:升压电路,可以包括:两路升压结构。第一路升压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一稳压电容C5、第一电感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单元、升压单元、储能单元和逆变单元;其中,所述储能单元,包括:薄膜电容组;所述薄膜电容组中,并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薄膜电容;/n所述整流单元,用于对电网输入的第一交流电进行整流处理,得到第一直流电;/n所述升压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升压处理,得到第二直流电;/n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直流电进行储存;/n所述逆变单元,用于对储存的所述第二直流电进行逆变处理,得到第二交流电,以供变频器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单元、升压单元、储能单元和逆变单元;其中,所述储能单元,包括:薄膜电容组;所述薄膜电容组中,并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薄膜电容;
所述整流单元,用于对电网输入的第一交流电进行整流处理,得到第一直流电;
所述升压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升压处理,得到第二直流电;
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直流电进行储存;
所述逆变单元,用于对储存的所述第二直流电进行逆变处理,得到第二交流电,以供变频器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单元,包括:第一升压支路和第二升压支路;
所述第一升压支路和所述第二升压支路交错设置,用于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两路升压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的供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压支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稳压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二升压支路,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二电感和第二稳压二极管;其中,
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经所述第二电感后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控制端;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还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控制端经所述第一电感后连接至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薄膜电容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义刘文斌杨帆黄银彬颜培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