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光电控制板以及光电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513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光电控制板以及光电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电控制板的面积大以及不利于寻找单个控制项,降低了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光电控制板,通过将光电控制器以及控制显示面板,将触控显示面板与光电控制器相结合,在触控显示面板上显示多种单一的控制项目,用户可以在触控显示面板上选择所需要的控制项目,由于触控显示面板可以显示多种控制项目,因此触控显示面板的面积很小也可以满足控制多种项目的需求,且控制项目的时候,用户只需在触控显示面板上触控选择即可,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光电控制板以及光电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光电控制板以及光电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光电控制板通常在控制板上设置标识或者图案,并在标识或者图案下面设置发光块,并在发光块的底侧设置发光光源,通过光源使发光块发亮进而使面板上的标识或图案等待发光区发光。当控制板需要多功能时,即一个控制板可以控制多种器件时,如果每个器件都需要在控制板上设置一个标识或者图案的话,那无疑增大了控制板的大小,不适于小空间的使用。而且当控制板上的标识或者图案多的时候,用户选择某一项的时候,需要费力去寻找,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光电控制板以及光电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电控制板的面积大以及不利于寻找单个控制项,降低了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手段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光电控制板,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一面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面连接的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对立设置;与所述下壳体的第一面连接的光电控制板,所述第一线路板包括集成在所述第一线路板上的光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下壳体的第二面以及第三面连接的基板;连接在所述基板上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感应板,所述光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所述感应板电连接;与所述下壳体连接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通孔,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装配连接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感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光电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传输的触控信息,并根据所述触控信号发出第一指令;计算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控制发出所述第一指令后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计算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第一时间,并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与第一预设时间的第一差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0,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者等于0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发出第二指令。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在5~10秒的范围之内。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发出所述第二指令后的第二时间;所述光电控制器进一步包括:第三控制模块,与所述计算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计算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二时间,并判断所述第二时间与第二预设时间的第二差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0,当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或者等于0时,所述第三控制模块发出第三指令;以及第四控制模块,与所述计算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四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计算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三时间,并判断所述第三时间与第三预设时间的第三差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0,当所述第三差值小于或者等于0时,所述第四控制模块发出第四指令。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在10~20秒的范围之内。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在5~10秒的范围之内。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设置在所述阵列一侧的显示器件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件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显示器件层一侧的偏光片层;以及设在所述偏光片层远离所述显示器件层一侧的盖板层;其中,阵列基板的表面上设置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条触控信号线,所述触控信号线为所述触控电极提供触控信号。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呈阵列分布,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分别为每行或者每列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信号。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所述下壳体的第二面以及第三面分别与所述基板可拆卸连接下壳体的第二面以及第三面连接的基板;和/或,所述第一线路板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第一面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另一面,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控制系统,包括如前述所述的触控光电控制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光电控制板,通过将光电控制器以及控制显示面板,将触控显示面板与光电控制器相结合,在触控显示面板上显示多种单一的控制项目,用户可以在触控显示面板上选择所需要的控制项目,由于触控显示面板可以显示多种控制项目,因此触控显示面板的面积很小也可以满足控制多种项目的需求,且控制项目的时候,用户只需在触控显示面板上触控选择即可,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光电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光电控制板中的第一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光电控制板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光电控制板中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光电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光电控制板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1包括第一面以及分别与第一面连接的第二面和第三面,第二面与第三面对立设置;与下壳体1的第一面连接的第一线路板2,第一线路板2包括集成在第一线路板2上的光电控制器21;分别与下壳体1的第二面以及第三面连接的基板3;连接在基板3上的触控显示面板5以及感应板4,光电控制器21分别与触控显示面板5以及感应板4电连接;与下壳体1连接的上壳体6,上壳体6包括通孔61,当上壳体6与下壳体1装配连接后,触控显示面板5以及感应板4分别设置在通孔61内。其中,感应板用于感应用户的手势,声音等,并根据手势、声音等启动触控显示面板,使得触控显示面板显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光电控制板,通过将光电控制器21以及控制显示面板,将触控显示面板5与光电控制器21相结合,在触控显示面板5上显示多种单一的控制项目,用户可以在触控显示面板5上选择所需要的控制项目,由于触控显示面板5可以显示多种控制项目,因此触控显示面板5的面积很小也可以满足控制多种项目的需求,且控制项目的时候,用户只需在触控显示面板5上触控选择即可,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优选的,上壳体6与下壳体1可拆卸连接;和/或下壳体1的第二面以及第三面分别与基板3可拆卸连接下壳体1的第二面以及第三面连接的基板3;和/或第一线路板2与下壳体1的第一面可拆卸连接。由于触控光电控制板内的各种零件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拆卸的同时,也方便了触控光电控制板的维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光电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一面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面连接的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对立设置;/n与所述下壳体的第一面连接的第一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包括集成在所述第一线路板上的光电控制器;/n分别与所述下壳体的第二面以及第三面连接的基板;/n连接在所述基板上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感应板,所述光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所述感应板电连接;/n与所述下壳体连接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通孔,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装配连接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感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光电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一面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面连接的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对立设置;
与所述下壳体的第一面连接的第一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包括集成在所述第一线路板上的光电控制器;
分别与所述下壳体的第二面以及第三面连接的基板;
连接在所述基板上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感应板,所述光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所述感应板电连接;
与所述下壳体连接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通孔,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装配连接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感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光电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控制器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传输的触控信息,并根据所述触控信号发出第一指令;
计算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控制发出所述第一指令后的第一时间;以及
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计算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第一时间,并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与第一预设时间的第一差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0,当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者等于0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发出第二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光电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在5~10秒的范围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光电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发出所述第二指令后的第二时间;所述光电控制器进一步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与所述计算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计算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二时间,并判断所述第二时间与第二预设时间的第二差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0,当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或者等于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刚郭丽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光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