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角镜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09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广角镜头组件,涉及光学领域,包括镜头及安装镜头的镜筒;镜头沿光线射入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像方;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均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胶合后形成具有正光焦度的胶合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均采用玻璃镜片,通过各个透镜的组合后形成对角150°,水平120°,有效焦距2.36mm,光学后焦距为4.7mm的广角高清镜头,尤其适用于800万像素的电子产品成像系统,由于各个透镜均采用玻璃镜片,避免塑胶镜片容易受温度影响导致成像质量下降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广角镜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广角镜头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及5G时代的应用,镜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摄像头的需求已经不仅限于普通的拍摄效果,同时要求有更广阔的视野,且成像质量清晰、辨识度更强,并具有耐高低温、防水等受外界影响小等优点的光学镜头;而在实际设计中在保证镜头的成像效果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加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适合大批量生产等都成为镜头光学组件设计需要满足的要求。目前由于电子产品的体积要求越来越小,对芯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普通镜头无法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达不到理想的成像效果,因此现在常用塑胶镜片使成像效果达到理想效果。本申请发现:塑胶镜片虽然可以达到理想的成像效果,但是不耐高温,当工作温度达到80度以上,塑胶镜片表面会出现变形,造成成像会有光晕,从而影响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广角镜头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塑胶镜片虽然可以达到理想的成像效果,但是不耐高温,当工作温度达到80度以上,塑胶镜片表面会出现变形,造成成像会有光晕,从而影响成像效果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角镜头组件,包括镜头及安装所述镜头的镜筒;所述镜头沿光线射入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像方;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均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胶合后形成具有正光焦度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均采用玻璃镜片;所述第一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903664,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31.31;所述第二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89128,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61.24;所述第三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95512,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39.22;所述第四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2.000689,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25.43;所述第五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92807,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68.52;所述第六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945958,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17.94;所述第七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772501,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49.61;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设有第一间隔区,使得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38mm;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设有第二间隔区,使得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31mm;所述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设有第三间隔区,使得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04mm;所述第四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设有第四间隔区,使得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24mm;所述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设有第五间隔区,使得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87mm。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第一间隔区内的SOMA片;设于第二间隔区内的第二间隔环;设于第三间隔区内的第三间隔环;设于第四间隔区内的第四间隔环;设于第五间隔区内的第五间隔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面向物方的透面镀减反射多层增透膜。进一步的,包括设于第七透镜和像方之间的滤光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的材料为H-ZLAF75A;所述第二透镜的材料为H-ZK3;所述第三透镜的材料为H-QF14;所述第四透镜的材料为H-ZLAF90;所述第五透镜的材料为H-ZPK5;所述第六透镜的材料为H-ZF88;所述第七透镜的材料为H-ZLAF50B。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一种广角镜头组件,通过各个透镜的组合后形成对角150°,水平120°,有效焦距(EFL)2.36mm,光学后焦距(BFL)为4.7mm的广角高清镜头,适用于电子产品上的成像系统,尤其适用于800万像素的电子产品的成像系统,由于各个透镜均采用玻璃镜片,避免塑胶镜片容易受温度影响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容易老化的缺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管线经过镜头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透镜;2、SOMA片;3、第二透镜;4、第二间隔环;5、第三透镜;6、第三间隔环;7、第四透镜;8、第四间隔环;9、第五透镜;10、第六透镜;11、第五间隔环;12、第七透镜;13、滤光片;14、像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广角镜头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镜头及安装所述镜头的镜筒;所述镜头沿光线射入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像方;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均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胶合后形成具有正光焦度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均采用玻璃镜片;所述第一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903664,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31.31;所述第二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89128,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61.24;所述第三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95512,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39.22;所述第四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2.000689,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25.43;所述第五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92807,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68.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广角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及安装所述镜头的镜筒;/n所述镜头沿光线射入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像方;/n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均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胶合后形成具有正光焦度的胶合透镜;/n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均采用玻璃镜片;/n所述第一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903664,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31.31;/n所述第二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89128,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61.24;/n所述第三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95512,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39.22;/n所述第四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2.000689,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25.43;/n所述第五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92807,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68.52;/n所述第六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945958,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17.94;/n所述第七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772501,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49.61;/n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设有第一间隔区,使得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38mm;/n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设有第二间隔区,使得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31mm;/n所述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设有第三间隔区,使得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04mm;/n所述第四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设有第四间隔区,使得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24mm;/n所述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设有第五间隔区,使得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87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角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及安装所述镜头的镜筒;
所述镜头沿光线射入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像方;
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均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胶合后形成具有正光焦度的胶合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均采用玻璃镜片;
所述第一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903664,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31.31;
所述第二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89128,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61.24;
所述第三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95512,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39.22;
所述第四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2.000689,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25.43;
所述第五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92807,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68.52;
所述第六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945958,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17.94;
所述第七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772501,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49.61;
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设有第一间隔区,使得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38mm;
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设有第二间隔区,使得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海华贺小军汪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瑞视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