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09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7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满足最大镜面(Maximagecircle)为φ7.0mm,有效焦距(EFL)为3.23mm,光学后焦距(BFL)为6.05mm,光学前焦距(FFL)为4.44mm,焦比(F/NO)为2.46mm,其对角线视场角(FOV‑D)为132°,水平视场角(FOV‑H)为106°,垂直视场角(FOV‑V)为59.6°,该广角光学镜头,适用于汽车、电子产品上的成像系统,尤其适用于4K或1080P分辨率,500万像素的汽车、电子产品上的成像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广角光学镜头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光学镜头
,尤其涉及一种广角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及5G时代的应用,镜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摄像头的需求已经不仅限于普通的拍摄效果,同时要求有更广阔的视野,且成像质量清晰、辨识度更强,尤其是对于汽车、电子产品上成像系统的光学镜头组件来说,需要一款满足EFL为3.2,BFL为6.0,FOV大于或等于110°的光学镜头,目前现有技术中尚缺少满足上述规格参数的光学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广角光学镜头,以满足EFL为3.2,BFL为6.0,FOV大于或等于110°的需求。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角光学镜头,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自前向后入射方向依次设有: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第一透镜为双凹大面向物方,第二透镜为双凸型透镜,大面向物方,第三透镜为双凸型透镜,第四透镜为小草帽透镜;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同侧边沿的间隔为3.24mm,第二透镜与第四透镜远端边沿间的间隔为6.03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胶合后形成具有正光焦度的胶合透镜;第一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174,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52.15;第二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8344,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37.21;第三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7015,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41.15;>第四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9228,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18.90。优选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连接有固定光阑,固定光阑用于将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同侧边沿的间隔限制在3.24mm。优选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连接有间隔环,间隔环用于将第二透镜与第四透镜远端边沿间的间隔限制在6.03mm。优选地,第一透镜表面镀有防水膜。优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均采用玻璃镜片。优选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自前向后入射方向,在第四透镜之后还设有滤光片。优选地,第一透镜的材料为H-KF6,第二透镜的材料为H-ZLAF53B,第三透镜的材料为H-ZBAF20,第四透镜的材料为H-ZF72A。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广角光学镜头,满足最大镜面(Maximagecircle)为φ7.0mm,有效焦距(EFL)为3.23mm,光学后焦距(BFL)为6.05mm,光学前焦距(FFL)为4.44mm,焦比(F/NO)为2.46mm,其对角线视场角(FOV-D)为132°,水平视场角(FOV-H)为106°,垂直视场角(FOV-V)为59.6°,该广角光学镜头,适用于汽车、电子产品上的成像系统,尤其适用于4K或1080P分辨率,500万像素的汽车、电子产品上的成像系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光学镜头镜片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光路示意图;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镜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8为像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广角光学镜头,该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从前向后入射方向依次设有: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3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6,其中第一透镜1为双凹大面向物方,第二透镜3为双凸型透镜,大面向物方,第三透镜5为双凸型透镜,第四透镜6为小草帽透镜,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3同侧边沿的间隔为3.24mm,第二透镜3与第四透镜6远端边沿间的间隔为6.03mm,第三透镜5与第四透镜6胶合后形成具有正光焦度的胶合透镜,各镜片之间的间距如图2所示。第一透镜1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174,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52.15;第二透镜3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8344,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37.21;第三透镜5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7015,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41.15;第四透镜6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9228,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18.90。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的广角光学镜头,其中第一透镜1的作用为开拓视场,增强光通量,该镜头满足最大镜面(Maximagecircle)为φ7.0mm,有效焦距(EFL)为3.23mm,光学后焦距(BFL)为6.05mm,光学前焦距(FFL)为4.44mm,焦比(F/NO)为2.46mm,其对角线视场角(FOV-D)为132°,水平视场角(FOV-H)为106°,垂直视场角(FOV-V)为59.6°,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的广角光学镜头,适用于汽车、电子产品上的成像系统,尤其适用于4K或1080P分辨率,500万像素的汽车、电子产品上的成像系统。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3之间连接有固定光阑2,固定光阑2用于将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3同侧边沿的间隔限制在3.24mm,前述固定光阑2是光学系统中对光束起着限制作用的实体,可以是透镜的边缘或框架,固定光阑2的具体规格根据镜头所装配的镜头的规格而定,固定光阑2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做赘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透镜3与第三透镜5之间连接有间隔环4,间隔环4用于将第二透镜3与第四透镜6远端边沿间的间隔限制在6.03mm,前述间隔环4是一种在镜头中常见的用于限制相邻镜片的距离的组件,间隔环4的具体规格根据镜头所装配的镜头的规格而定,间隔环4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做赘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透镜1表面镀有防水膜,举例来说,镀膜的方式包括:先在第一透镜1的片基上镀上具有有机硅的耐磨损膜,然后采用IPC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自前向后入射方向依次设有: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n所述第一透镜为双凹大面向物方,所述第二透镜为双凸型透镜,大面向物方,所述第三透镜为双凸型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小草帽透镜;/n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同侧边沿的间隔为3.24mm,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远端边沿间的间隔为6.03mm,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胶合后形成具有正光焦度的胶合透镜;/n所述第一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174,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52.15;/n所述第二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8344,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37.21;/n所述第三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7015,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41.15;/n所述第四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9228,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18.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角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自前向后入射方向依次设有: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为双凹大面向物方,所述第二透镜为双凸型透镜,大面向物方,所述第三透镜为双凸型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小草帽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同侧边沿的间隔为3.24mm,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远端边沿间的间隔为6.03mm,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胶合后形成具有正光焦度的胶合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5174,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52.15;
所述第二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8344,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37.21;
所述第三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7015,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41.15;
所述第四透镜的d光折射率不小于1.9228,d光阿贝常数不小于18.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角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海华贺小军汪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瑞视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