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02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倾斜的支撑架,且两个支撑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红外检测器和红外校准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依次连接有一氧化碳电化学检测管、氮氧化物电化学检测管、甲烷电化学检测管、硫化氢电化学检测管、电缆接口和电化学检测模块扩展接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控制的MCU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了两套型号性能相同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可以自动校准,避免了红外检测器使用一段时间或温度过高、过低对检测精度的干扰,使检测结果输出稳定,并可长期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
本技术涉及隧道环境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
技术介绍
隧道环境关系着隧道行车和隧道内人员安全,而隧道作为一个较封闭的场所,空气流动和交换不足,很容易造成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气体和细颗粒物污染物积累,使有害气体浓度增高、能见度变差,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当隧道内能见度过低或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时,隧道管理部门要及时关闭隧道并进行通风换气操作,待隧道内环境质量恢复正常时才可开发隧道。隧道环境质量检测为隧道管理部门针对隧道的开放、封闭、维修、保障等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目前,隧道内能见度检测的方法还都是透射式光学法检测颗粒物对光线的消散程度计算数值,将光源发射、接收和集成电路控制处理置于发射接收单元中,在反射端设置一个反射镜,发射接收单元发射的检测光线经过一定的距离射到反射镜后光线反射回发射接收单元的接收端,不同的检测器厂家的算法原理不同,发射和反射端的距离也不同,大多在3或10米。检测器通过检测这3或10米距离内颗粒物对发射端光线的消散、吸收效果就可以计算出这段距离内的能见度。这种透射式检测方式在安装时对光路的对准要求很高,发射端或反射端有任何的偏离都会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且检测装置对空间要求也很苛刻,安装墙壁的垂直水平方向要有足够空间和准直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倾斜的支撑架,且两个支撑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红外检测器和红外校准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依次连接有一氧化碳电化学检测管、氮氧化物电化学检测管、甲烷电化学检测管、硫化氢电化学检测管、电缆接口和电化学检测模块扩展接口,所述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排风口,所述壳体远离排风口的侧壁上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控制的MCU控制器。优选地,所述MCU控制器包括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温度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红外校准模块和RS通信模块。优选地,所述红外检测器和红外校准器均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且二者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型号性能均相同。优选地,所述红外检测器内设置有红外检测模块,且红外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红外发射模块和第一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红外校准器内设置有红外校准模块,且红外校准模块包括第二红外发射模块和第二红外接收模块。优选地,所述一氧化碳电化学检测管、氮氧化物电化学检测管、甲烷电化学检测管和硫化氢电化学检测管内分别对应设置有一氧化碳电化学检测模块、氮氧化物电化学检测模块、甲烷电化学检测模块和硫化氢电化学检测模块,且一氧化碳电化学检测模块、氮氧化物电化学检测模块、甲烷电化学检测模块和硫化氢电化学检测模块分别与MCU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两个固定连接在壳体侧壁上的凹形块,且两个凹形块的槽口内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外部的驱动装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设备体积小加前散射原理,检测光路不受空间限制,不需要光路对准工作,安装方便。2、使用了两套型号性能相同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可以自动校准,避免了红外检测器使用一段时间或温度过高、过低对检测精度的干扰,使检测结果输出稳定,并可长期稳定工作。3、使用了两套型号性能相同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可以检测发射、接收端镜头污染程度,当镜头污染严重时可以及时上报需要清洁维护信息给上位机。4、使用了电化学模块检测有害气体浓度,预留了接口,可根据隧道内实际情况扩展其他有害气体检测模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支撑架、3红外检测器、4红外校准器、5一氧化碳电化学检测管、6氮氧化物电化学检测管、7甲烷电化学检测管、8硫化氢电化学检测管、9电缆接口、10电化学检测模块扩展接口、11排风口、12凹形块、13安装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倾斜的支撑架2,且两个支撑架2相对设置,两个支撑架2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红外检测器3和红外校准器4,红外检测器3和红外校准器4均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且二者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型号性能均相同,更具体的,红外检测器3内设置有红外检测模块,且红外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红外发射模块和第一红外接收模块,红外校准器4内设置有红外校准模块,且红外校准模块包括第二红外发射模块和第二红外接收模块。其中,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控制的MCU控制器,MCU控制器包括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温度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红外校准模块和RS485通信模块。进一步的,壳体1的前侧壁上依次连接有一氧化碳电化学检测管5、氮氧化物电化学检测管6、甲烷电化学检测管7、硫化氢电化学检测管8、电缆接口9和电化学检测模块扩展接口10,一氧化碳电化学检测管5、氮氧化物电化学检测管6、甲烷电化学检测管7和硫化氢电化学检测管8内分别对应设置有一氧化碳电化学检测模块、氮氧化物电化学检测模块、甲烷电化学检测模块和硫化氢电化学检测模块,且一氧化碳电化学检测模块、氮氧化物电化学检测模块、甲烷电化学检测模块和硫化氢电化学检测模块分别与MCU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排风口11,排风口11用来将设备内空气排出,此位置具有一定正压,在为设备内部降温的同时可以防止飞虫、蜘蛛网的干扰检测光路的情况发生,具体的,有害气体电化学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模拟量或485通信方式传输给MCU控制器,有预留的通道与MCU控制器相连,方便扩展其它有害气体检测模块。本实用使用两套型号性能相同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一套用于检测使用,另一套作为红外校准器,根据时间和温度的变化间断开启,作为校准检测结果使用,当红外检测器使用一段时间或温度过高、过低时,红外校准器开启,将当前的红外检测信息读取分析并存储为参考数据,红外检测器检测到的数据信息与校准时参考数据作比较得到最终检测结果,从而达到了自动校准的效果,使检测结果输出稳定,并可长期稳定工作。同时红外校准器还能检测发射和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倾斜的支撑架(2),且两个支撑架(2)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架(2)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红外检测器(3)和红外校准器(4),所述壳体(1)的前侧壁上依次连接有一氧化碳电化学检测管(5)、氮氧化物电化学检测管(6)、甲烷电化学检测管(7)、硫化氢电化学检测管(8)、电缆接口(9)和电化学检测模块扩展接口(10),所述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排风口(11),所述壳体(1)远离排风口(11)的侧壁上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控制的MCU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倾斜的支撑架(2),且两个支撑架(2)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架(2)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红外检测器(3)和红外校准器(4),所述壳体(1)的前侧壁上依次连接有一氧化碳电化学检测管(5)、氮氧化物电化学检测管(6)、甲烷电化学检测管(7)、硫化氢电化学检测管(8)、电缆接口(9)和电化学检测模块扩展接口(10),所述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排风口(11),所述壳体(1)远离排风口(11)的侧壁上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控制的MCU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器包括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温度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红外校准模块和RS485通信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能见度及环境气体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检测器(3)和红外校准器(4)均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且二者的红外发射器和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易堃常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曼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