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气体监控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02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臭氧气体监控检测仪,包括机体,机体的正面设有人机界面,机体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气接口和电源接口,机体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出气接口和若干个信号接插口,电源接口与机体内侧下部的蓄电池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出气接口端处的管道上设有单向阀,可避免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接反的情况出现,而在气泵的作用下,进气接口吸入气体,通过二位三通阀先将气体导入催化箱箱中,使得气体中的臭氧快速分解成氧气,完成分解后的气体中不含臭氧,其余成分不变,将其通入检测室中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再将进气接口吸入的气体直接通入到检测室中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并将两次检测结构导入控制盒,计算臭氧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气体监控检测仪
本技术涉及监控检测仪领域,具体为臭氧气体监控检测仪。
技术介绍
今年来空气质量问题以及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许多研究表明颗粒物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导致哮喘、肺癌等疾病。其中臭氧对微生物有极强的灭杀能力,它与生物细胞中多种成分反应,使其产生不可逆的变化,从而起到杀菌作用,且臭氧最终分解物为氧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消毒,但是一旦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过高则会带来潜在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臭氧气体监控检测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臭氧气体监控检测仪,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正面设有人机界面,所述机体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气接口和电源接口,所述机体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出气接口和若干个信号接插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机体内侧下部的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插口与机体内侧下部的控制盒电性连接,所述机体的内侧上部设有检测室,所述检测室的一侧设有光池,另一侧设有紫外线传感器,所述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检测室的顶端和底端连通,所述管道上设有气泵。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室为扁平结构,且检测室对应光池和紫外线传感器的两侧为透明结构,所述光池的发光端对应紫外线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接口和检测室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二位三通阀,所述二位三通阀上的一出气端通过支气管与检测室连通,所述支气管上设有催化箱。进一步的,所述气泵位于出气接口和检测室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管道靠近出气接口处设有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人机界面、光池、紫外线传感器、气泵、二位三通阀和催化箱均与控制盒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为密封结构,且机体采用不透光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人机界面用于操作设备运行,实现开机巡检、工作状态和设置状态的切换和操作,电源接口和多个信号接插口,使得检测仪稳定工作的同时还可与其它设备数据传输,构成一个集臭氧检测、监控、预警的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安全防护。由于出气接口端处的管道上设有单向阀,可避免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接反的情况出现,而在气泵的作用下,进气接口吸入气体,通过二位三通阀先将气体导入催化箱箱中,使得气体中的臭氧快速分解成氧气(自然环境下臭氧缓慢分解成氧气,在光照下可快速分解,若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分解更快,故在催化箱中可采用光照分解),完成分解后的气体中不含臭氧,其余成分不变,将其通入检测室中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再将进气接口吸入的气体直接通入到检测室中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并将两次检测结构导入控制盒,计算臭氧浓度。检测室一侧的光池发出的光透过检测室,并射向紫外线传感器处,得出气体对光池发出的光的吸收。依据朗伯-比尔定律,通过测量气体对254nm紫外光的吸收强度变化测定当前臭氧浓度。附图说明图1为臭氧气体监控检测仪的侧视图;图2为臭氧气体监控检测仪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人机界面;3、进气接口;4、电源接口;5、出气接口;6、信号接插口;7、蓄电池;8、控制盒;9、检测室;10、光池;11、紫外线传感器;12、管道;13、气泵;14、二位三通阀;15、支气管;16、催化箱;17、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了技术方案:臭氧气体监控检测仪,包括机体1,机体1的正面设有人机界面2,机体1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气接口3和电源接口4,机体1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出气接口5和若干个信号接插口6,电源接口4与机体1内侧下部的蓄电池7电性连接,信号接插口6与机体1内侧下部的控制盒8电性连接,机体1的内侧上部设有检测室9,检测室9的一侧设有光池10,另一侧设有紫外线传感器11,进气接口3和出气接口5通过管道12分别与检测室9的顶端和底端连通,管道12上设有气泵13。人机界面2用于操作设备运行,实现开机巡检、工作状态和设置状态的切换和操作,电源接口4和多个信号接插口6,使得检测仪稳定工作的同时还可与其它设备数据传输,构成一个集臭氧检测、监控、预警的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安全防护。由于出气接口5端处的管道12上设有单向阀17,可避免进气接口3和出气接口5接反的情况出现,而在气泵13的作用下,进气接口3吸入气体,通过二位三通阀14先将气体导入催化箱16箱中,使得气体中的臭氧快速分解成氧气(自然环境下臭氧缓慢分解成氧气,在光照下可快速分解,若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分解更快,故在催化箱16中可采用光照分解),完成分解后的气体中不含臭氧,其余成分不变,将其通入检测室9中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再将进气接口3吸入的气体直接通入到检测室9中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并将两次检测结构导入控制盒8,计算臭氧浓度。检测室9一侧的光池10发出的光透过检测室9,并射向紫外线传感器11处,得出气体对光池10发出的光的吸收。依据朗伯-比尔定律,通过测量气体对254nm紫外光的吸收强度变化测定当前臭氧浓度。此外,检测室9为扁平结构,且检测室9对应光池10和紫外线传感器11的两侧为透明结构,光池10的发光端对应紫外线传感器11。进气接口3和检测室9之间的管道12上设有二位三通阀14,二位三通阀14上的一出气端通过支气管15与检测室9连通,支气管15上设有催化箱16。气泵13位于出气接口5和检测室9之间的管道12上,管道12靠近出气接口5处设有单向阀17。人机界面2、光池10、紫外线传感器11、气泵13、二位三通阀14和催化箱16均与控制盒8电性连接,实现自动化操控。机体1为密封结构,且机体1采用不透光材质,避免光线进入机体1内部,避免光线进入机体1内部影响检测结果。工作原理:由于出气接口5端处的管道12上设有单向阀17,可避免进气接口3和出气接口5接反的情况出现,而在气泵13的作用下,进气接口3吸入气体,通过二位三通阀14先将气体导入催化箱16箱中,使得气体中的臭氧快速分解成氧气(自然环境下臭氧缓慢分解成氧气,在光照下可快速分解,若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分解更快,故在催化箱16中可采用光照分解),完成分解后的气体中不含臭氧,其余成分不变,将其通入检测室9中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再将进气接口3吸入的气体直接通入到检测室9中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并将两次检测结构导入控制盒8,计算臭氧浓度。检测室9一侧的光池10发出的光透过检测室9,并射向紫外线传感器11处,得出气体对光池10发出的光的吸收。依据朗伯-比尔定律,通过测量气体对254nm紫外光的吸收强度变化测定当前臭氧浓度。...

【技术保护点】
1.臭氧气体监控检测仪,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正面设有人机界面(2),所述机体(1)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气接口(3)和电源接口(4),所述机体(1)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出气接口(5)和若干个信号接插口(6),所述电源接口(4)与机体(1)内侧下部的蓄电池(7)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插口(6)与机体(1)内侧下部的控制盒(8)电性连接,所述机体(1)的内侧上部设有检测室(9),所述检测室(9)的一侧设有光池(10),另一侧设有紫外线传感器(11),所述进气接口(3)和出气接口(5)通过管道(12)分别与检测室(9)的顶端和底端连通,所述管道(12)上设有气泵(13)。/n

【技术特征摘要】
1.臭氧气体监控检测仪,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正面设有人机界面(2),所述机体(1)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气接口(3)和电源接口(4),所述机体(1)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出气接口(5)和若干个信号接插口(6),所述电源接口(4)与机体(1)内侧下部的蓄电池(7)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接插口(6)与机体(1)内侧下部的控制盒(8)电性连接,所述机体(1)的内侧上部设有检测室(9),所述检测室(9)的一侧设有光池(10),另一侧设有紫外线传感器(11),所述进气接口(3)和出气接口(5)通过管道(12)分别与检测室(9)的顶端和底端连通,所述管道(12)上设有气泵(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气体监控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室(9)为扁平结构,且检测室(9)对应光池(10)和紫外线传感器(11)的两侧为透明结构,所述光池(10)的发光端对应紫外线传感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科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