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92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旨在解决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调节范围小适应范围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和三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顶部设有用于实现轴承定位的支撑面和定位面,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呈辐射状且用于滑动连接支撑组件的若干滑槽一,若干滑槽一宽度方向的槽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穿过支撑组件的螺杆一,螺杆一用于带动支撑组件在滑槽一滑动,螺杆一穿出滑槽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的设置实现对多种尺寸工装快捷方便的夹紧,进而解决了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调节范围小适应范围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
本技术涉及轴承检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轴承周向游隙,是指非预紧状态,能在两个方向上承受轴向载荷的轴承,其轴向内部游隙G为:无外载荷的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于另一个套圈,从一个轴向极限位置移向相反的极限位置的轴向距离的平均值。现在轴承轴向游隙检测仪器上使用的用于轴承定位支撑的支撑结构设计不合理,从而无法使用不同直径尺寸规格的轴承使用,这样一种规格的轴承需要对应一种定位工装,造成设备通用性差和资源的浪费,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5097088U的中国专利轴承轴向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包括有基座,基座上安装有支承座,支承座上设有供轴承外圈定位支承的定位腔,定位腔具有供轴承外圈限位的径向限位面,以及供轴承外圈搁置的轴向支承面,定位腔底部具有实现轴承内圈悬空的悬空腔,所述的支承座上具有多种直径规格的定位腔,相应各定位腔底部具有与其适应配合的、可变径的悬空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适用多种直径规格轴承使用,具有通用性好,结构紧凑,节约成本的优点。上述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轴承轴向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适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实现对多种尺寸的轴承快速定位夹紧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包括底板和三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设有用于实现轴承定位的支撑面和定位面,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呈辐射状且用于滑动连接支撑组件的若干滑槽一,若干所述滑槽一宽度方向的槽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穿过支撑组件的螺杆一,所述螺杆一用于带动支撑组件在滑槽一滑动,所述螺杆一穿出滑槽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的设置用于实现对整体结构的连接和支撑的作用,支撑组件的设置用于实现对轴承的支撑和夹紧的作用,支撑面的设置用于实现对轴承的支撑作用,定位面的设置用于实现对轴承的定位作用,滑槽一的开设用于实现支撑组件与底板的滑动连接,进而使得支撑组件可以通过滑动的结构实现相对位置的靠近和远离,进而实现对轴承的定位和夹紧的作用,螺杆一的设置通过与支撑组件设有的螺孔的共同作用实现支撑组件的移动,进而支撑组件对于轴承的支撑和定位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三个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L形杆和定位块,所述L形杆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滑动连接定位块的滑槽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形杆的设置用于连接定位块和底板,同时用于开设滑槽二实现定位块与L形杆的滑动连接,进而确保定位块可以实现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支撑组件通过调节结构一实现对定位块在滑槽二内位置的调节,所述调节结构一包括与所述滑槽二宽度方向的槽壁转动连接并穿过定位块的螺杆二,所述螺杆二穿出滑槽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结构一实现对定位块在滑槽二内位置的调节,调节结构一通过螺杆二与定位块上设置的螺孔的共同作用实现定位块位置的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剩余一组所述支撑组件通过调节结构二实现对定位块在滑槽二内位置的调节,所述调节结构二包括拉杆和弹性件,所述拉杆与定位块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穿出滑槽二并与滑槽二的槽壁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在定位块与滑槽二槽壁间的拉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结构二的设置用于实现对滑槽二内的定位块位置的调节,拉杆的设置一方面用于连接定位块实现连接块与L形杆的滑动连接,弹性件的设置利用被压缩的弹性件产生的弹力一方面用于实现定位块的自动复位,另一方面实现定位块对轴承的定位和夹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一穿出滑槽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轮的设置利用省力杠杆原理来减轻旋转螺杆一所用的力气,使得螺杆一的旋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进而使得支撑组件的调节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二和所述拉杆穿出滑槽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握持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块的设置一方面用于限制拉杆的位置,另一方面利用省力杠杆的原理使得螺杆二的旋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形杆上还固定连接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用于加强L形杆的强度,进而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面设置为圆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面设置为圆弧形可以增大定位面与轴承外圆贴合的面积,增强定位面对轴承的定位强度,使得对轴承的定位更加稳定,进而使得后续测量的过程更加稳定,使得测量的准确性更高,进而增强轴承的制作精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底板的设置用于实现对整体结构的连接和支撑的作用,支撑组件的设置用于实现对轴承的支撑和夹紧的作用,支撑面的设置用于实现对轴承的支撑作用,定位面的设置用于实现对轴承的定位作用,滑槽一的开设用于实现支撑组件与底板的滑动连接,进而使得支撑组件可以通过滑动的结构实现相对位置的靠近和远离,进而实现对轴承的定位和夹紧的作用,螺杆一的设置通过与支撑组件设有的螺孔的共同作用实现支撑组件的移动,进而支撑组件对于轴承的支撑和定位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视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视图。图中:1、底板;2、支撑组件;3、支撑面;4、定位面;5、滑槽一;6、螺杆一;7、L形杆;8、定位块;9、滑槽二;10、螺杆二;11、拉杆;12、弹性件;13、转轮;14、握持块;15、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呈辐射状开设有三个滑槽一5,相邻滑槽一5之间的夹角相等,滑槽一5宽度方向的槽壁上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转动连接有螺杆一6,螺杆一6穿出滑槽一5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转轮13,螺杆一6上穿插有与滑槽一5滑动连接的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包括L形杆7和定位块8,L形杆7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5,L形杆7上设有与螺杆一6适配的螺纹孔,L形杆7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滑动连接定位块8的滑槽二9,定位块8的上端设有用于放置轴承的支撑面3以及用于定位轴承的定位面4,定位面4设置为圆弧面,该结构的设置通过增大定位面4与轴承接触的面积,使得定位面4对于轴承的定位更加稳定,两组L形杆7顶部的滑槽二9内设置有用于调节定位块8位置的调节结构一,调节结构一包括与滑槽二9宽度方向的槽壁通过轴孔配合方式实现转动连接的螺杆二10,定位块8上设有与螺杆二10适配的螺孔,螺杆二10伸出滑槽二9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握持块14。如图2所示,一组L形杆7顶部的滑槽二9内设置有用于调节定位块8位置的调节结构二,调节结构二包括拉杆11和弹性件12,拉杆11穿出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包括底板(1)和三个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的顶部设有用于实现轴承定位的支撑面(3)和定位面(4),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呈辐射状且用于滑动连接支撑组件(2)的若干滑槽一(5),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滑槽一(5)宽度方向的槽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穿过支撑组件(2)的螺杆一(6),所述螺杆一(6)用于带动支撑组件(2)在滑槽一(5)滑动,所述螺杆一(6)穿出滑槽一(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包括底板(1)和三个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的顶部设有用于实现轴承定位的支撑面(3)和定位面(4),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呈辐射状且用于滑动连接支撑组件(2)的若干滑槽一(5),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滑槽一(5)宽度方向的槽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穿过支撑组件(2)的螺杆一(6),所述螺杆一(6)用于带动支撑组件(2)在滑槽一(5)滑动,所述螺杆一(6)穿出滑槽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支撑组件(2)均包括L形杆(7)和定位块(8),所述L形杆(7)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滑动连接定位块(8)的滑槽二(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负游隙检测仪用轴承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组件(2)通过调节结构一实现对定位块(8)在滑槽二(9)内位置的调节,所述调节结构一包括与所述滑槽二(9)宽度方向的槽壁转动连接并穿过定位块(8)的螺杆二(10),所述螺杆二(10)穿出滑槽二(9)。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汇成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