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84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干燥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包括转轮干燥机,转轮干燥机包括转轮,转轮上设有用于干燥风流的干燥材料,转轮干燥机包括位于下部的干燥区和位于上部的再生区,干燥材料通过转轮的转动在干燥区与再生区之间相互切换,干燥区的进风端连接有表冷器,干燥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再热器和第一风机,再生区的进风端连接有燃烧器,再生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余热回收器和第二风机,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与再热器的进液端连通,再热器的出液端与余热回收器的进液端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运行持续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
本技术涉及干燥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精密恒温恒湿空调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电子工业、精密加工、食品药品等产业,为确保精密恒温恒湿空调温度、湿度、含尘量等指标达到工艺要求,其空气处理相当复杂,而且能耗特别高。其中,精密空调的特点:一是送风相对湿度低,一般要求低于25%,除湿要求特别高,必须采用转轮除湿机才能达到要求;二是空调房间温度控制精度要求高,通常精度在±0.5℃以内,送风温差不能高,因此,送风在进入房间前必须进行再热。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电加热技术来对新风进行加热,运用电源作为热源,运行成本高,不节能环保,且存在用电增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运行持续稳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包括转轮干燥机,所述转轮干燥机包括转轮,所述转轮上设有用于干燥风流的干燥材料,所述转轮干燥机包括位于下部的干燥区和位于上部的再生区,所述干燥材料通过转轮的转动在所述干燥区与所述再生区之间相互切换,所述干燥区的进风端连接有表冷器,所述干燥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再热器和第一风机,所述再生区的进风端连接有燃烧器,所述再生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余热回收器和第二风机,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热器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再热器的出液端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液端连通。作为本技术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表冷器的进风端连接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第二过滤器。作为本技术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再生区之间连接有第三过滤器。作为本技术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热器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一输液管连通,所述再热器的出液端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二输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电磁阀、水泵和限流阀。作为本技术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进液端通过第三输液管与所述第一输液管连通,且所述第三输液管的进液端位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三输液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储液罐的出液端通过第四输液管与所述第一输液管连通,且所述第四输液管的的出液端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水泵之间,所述第四输液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作为本技术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燃烧器包括点火器和燃气喷嘴,所述燃气喷嘴通过燃气通道与供气设备连接,所述燃气通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点火器设置在所述燃气喷嘴的喷嘴处。作为本技术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干燥材料为蜂窝状的纸纤维材料,所述纸纤维材料上均匀设有溴化锂。作为本技术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液罐内容置有防冻液。作为本技术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点火器与所述燃气喷嘴距离2mm-3mm。作为本技术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余热回收器为表面式盘管换热器。实施本技术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转轮干燥机内的干燥材料通过转轮的转动在所述干燥区与所述再生区之间相互切换,干燥材料位于干燥区时,干燥材料对新风进行干燥,干燥材料位于再生区时,干燥材料上的水分被热风加热蒸发并带出,从而使干燥材料恢复除湿功能;加热完成后的热风对余热回收器内的液体进行换热,为余热回收器内的液体提供热量,余热回收器内的液体完成换热后,流入再热器并为干燥完的干燥风进行加热,再热器内的液体完成换热后,流回余热回收器形成循环,从而使液体在余热回收器和再热器之间循环换热,节省水源,能够保证换热过程稳定持续;实现热风既能对干燥材料进行除湿,又能间接为干燥风进行加热,相比现有技术中运用电源作为热源,本技术运用热风的热源作为热源,绿色环保,节省能源,还能解决的用电增容的问题,降低了制作成本和运行成本,通过计算可知,本技术中的运用热风的热源作为热源的运行成本是现有技术中的运用电源作为热源的运行成本的30%左右。可见,本技术的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运行持续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流程图;图2是余热回收器与再热器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包括转轮干燥机1,所述转轮干燥机1包括转轮2,所述转轮2上设有用于干燥风流的干燥材料,所述转轮干燥机1包括位于下部的干燥区3和位于上部的再生区4,所述干燥材料通过转轮2的转动在所述干燥区3与所述再生区4之间相互切换,所述干燥区3的进风端连接有表冷器5,所述干燥区3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再热器6和第一风机7,所述再生区4的进风端连接有燃烧器8,所述再生区4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余热回收器9和第二风机10,所述余热回收器9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热器6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再热器6的出液端与所述余热回收器9的进液端连通。具体的,所述余热回收器9为表面式盘管换热器。工作时,包括以下步骤:启动第一风机7,新风进入表冷器5进行冷却,完成冷却后的净风进入转轮干燥机1的干燥区3进行干燥除湿,完成干燥除湿后的干燥风进入再热器6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的干燥风排出;转轮干燥机1内的干燥材料通过转轮2的转动在所述干燥区3与所述再生区4之间相互切换,干燥材料位于干燥区3时,干燥材料对新风进行干燥。启动第二风机10,新风通过燃烧器8加热至预定温度后,通过第三过滤器13过滤,过滤后的热风进入转轮干燥机1的再生区4,并将再生区4内的干燥材料的水分蒸发带出,吸湿后的热风进入余热回收器9,并与余热回收器9内的液体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的温风排出;干燥材料位于再生区4时,干燥材料上的水分被热风加热蒸发并带出,从而使干燥材料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轮干燥机,所述转轮干燥机包括转轮,所述转轮上设有用于干燥风流的干燥材料,所述转轮干燥机包括位于下部的干燥区和位于上部的再生区,所述干燥材料通过转轮的转动在所述干燥区与所述再生区之间相互切换,所述干燥区的进风端连接有表冷器,所述干燥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再热器和第一风机,所述再生区的进风端连接有燃烧器,所述再生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余热回收器和第二风机,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热器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再热器的出液端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液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轮干燥机,所述转轮干燥机包括转轮,所述转轮上设有用于干燥风流的干燥材料,所述转轮干燥机包括位于下部的干燥区和位于上部的再生区,所述干燥材料通过转轮的转动在所述干燥区与所述再生区之间相互切换,所述干燥区的进风端连接有表冷器,所述干燥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再热器和第一风机,所述再生区的进风端连接有燃烧器,所述再生区的出风端依次连接有余热回收器和第二风机,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热器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再热器的出液端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液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的进风端连接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第二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再生区之间连接有第三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型再生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热器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一输液管连通,所述再热器的出液端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二输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电磁阀、水泵和限流阀。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仁建欧阳兴彭林兵吴松冯南山张铛锋林晓丹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