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设备间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81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设备间空调系统,解决现有空调在设备间温度适宜,而湿度过高时,此时不需要太大制冷量,只需要除湿;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可以进行只除湿而基本不会制冷的状态,也就不会造成设备间温度降低,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设备间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设备的改进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铁设备间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各大城市对地铁和城轨的建设需求增大,在地铁中需要建立很大设备间;而设备间在南方过渡季节,设备间普遍具有房间温度不高、湿度过大的情况,而通过传统的制冷装置基本上如果对没有对送风温度进行加热无法满足只除湿不制冷的状态,因为除湿会伴随着制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除湿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对温湿度有较严格要求的空调环境中。传统空调除湿的工作方式是在去除水蒸汽的同时必然要同时降低空气温度,增加制冷负荷;传统空调除湿模式的原理:空调按照自动设置的温度和湿度运行,当室内湿度较大时,一般通过降低风速以除湿模式运行,实现去除空气中水蒸汽的目的,同时除湿的时候伴随着制冷,容易使设备间温度降低,影响设备的运行温区,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而当室内环境温度较低或者温度需要恒定,且房间湿度较大情况下,这时室内不需要制冷,只需要除湿;通过传统方式除湿后,需要对除湿后的送风温度还需要采用蒸汽加热和电加热空气,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设备间空调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在设备间温度适宜,而湿度过高时,此时不需要太大制冷量,只需要除湿;通过本专利技术装置可以进行只除湿而基本不会制冷的状态,也就不会造成设备间温度降低,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设备间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风机、冷凝盘管、第一电子膨胀阀、蒸发风机、第一蒸发盘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蒸发盘管,第二电磁阀、排气温度保护开关、流量调节阀;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所述排气温度保护开关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一端、所述冷凝盘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冷凝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蒸发盘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蒸发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一端、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以及与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相连;其中,所述蒸发风机与所述第一蒸发盘管、第二蒸发盘管配合作业;所述冷凝风机与所述冷凝盘管配合作业。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油分离器、第一顶针阀、高压传感器、第一单向阀、储液罐、检修截止阀、第二顶针阀、干燥过滤器、第二单向阀;所述油分离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顶针阀的一端所述流量调节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顶针阀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传感器相连,所述高压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盘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冷凝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相连,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罐的一端相连,所述储液罐的另一端与所述检修截止阀相连,所述检修截止阀通过所述第二顶针阀与所述干燥过滤器的一端相连,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截止阀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另一端相连。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低压传感器,第三顶针阀;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顶针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顶针阀的另一端与通过截止阀与所述低压传感器的一端相连,所述低压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蒸发盘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相连。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截止阀还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储液罐上设置有安全阀;所述截止阀为顺次相连的第三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设备间空调系统,(1)解决现有空调在设备间温度适宜,而湿度过高时,此时不需要太大制冷量,只需要除湿;通过本专利技术装置可以进行只除湿而基本不会制冷的状态,也就不会造成设备间温度降低,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2)本专利技术在除湿过程中不需要通过额外的电加热等对送风温度进行加热,节约能耗。(3)本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多种运行模式,正常制冷、正常除湿、低负荷除湿。(4)本装置具备的优势:与传统除湿模式相比,在设备间热负荷很小,但是湿度较大时,可以做到低负荷除湿,基本上给设备间提供的冷量很小,不需要额外的电加热装置给送风温度加热,节约能耗;同时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实现正常制冷、正常除湿、低负荷除湿;满足多个功能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铁设备间空调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铁设备间空调系统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请参阅图1-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设备间空调系统,具体实施如下:(1)在低负荷除湿情况下29流量调节阀打开,7电子膨胀阀1保持一个较大的开度(80%以上),11电子膨胀阀2打开,10电磁阀1关闭,13电磁阀2关闭。在1压缩机启动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压缩机压缩变成高温高压气体,经过2油分离器,分离出制冷剂气体携带出的润滑油,再进入4冷凝盘管,在3冷凝风机的作用下散热后,冷凝为高温高压的液体,进入5储液罐,然后经过6干燥过滤器过滤后,通过7电子膨胀阀1(保持一个较大的开度)节流装置进行制冷剂降温降压,然后通过与压缩机排气的高温高压的部分制冷剂进行换热后变为中温中压的气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1,29流量调节阀的开度通过控制进入9蒸发器盘管1的温度,29的开度越大,进入蒸发器1的制冷剂温度越高,在蒸发器1中制冷剂所产生的散热量越多,制冷剂变为中温中压的液体,然后通过11电子膨胀阀通过节流后,中温中压的制冷剂液体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气液混合物,之后进入12蒸发盘管2进行吸热降温,由于减少了蒸发器的面积,蒸发器盘管2的蒸发温度会比较低,基本上在回风温度的露点温度以下,然后回风通过蒸发器盘管2进行除湿;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机组内部可以完成蒸发器1所产生的热量与蒸发器2所产生的冷量进行中和,基本上可以达到只除湿不会制冷或者制冷量很小的状态。上述实施还包括:在进出风口设置温湿度传感器,调节29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控制送回风的温差在T(T一般取1℃)以内,达到低负荷除湿的目的。(2)在正常制冷情况下将29流量调节阀关闭,10电磁阀1打开,11电子膨胀阀2关闭,13电磁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设备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风机(3)、冷凝盘管(4)、第一电子膨胀阀(7)、蒸发风机(8)、第一蒸发盘管(9),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子膨胀阀(11)、第二蒸发盘管(12),第二电磁阀(13)、排气温度保护开关(19)、流量调节阀(29);/n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通过所述排气温度保护开关(19)与所述流量调节阀(29)的一端、所述冷凝盘管(4)的一端相连;/n所述冷凝盘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7)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7)的另一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29)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蒸发盘管(9)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蒸发盘管(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磁阀(10)的一端、所述第二电磁阀(1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磁阀(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13)的另一端以及与所述压缩机(1)的另一端相连;/n其中,/n所述蒸发风机(8)与所述第一蒸发盘管(9)、第二蒸发盘管(12)配合作业;/n所述冷凝风机(3)与所述冷凝盘管(4)配合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设备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风机(3)、冷凝盘管(4)、第一电子膨胀阀(7)、蒸发风机(8)、第一蒸发盘管(9),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子膨胀阀(11)、第二蒸发盘管(12),第二电磁阀(13)、排气温度保护开关(19)、流量调节阀(29);
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通过所述排气温度保护开关(19)与所述流量调节阀(29)的一端、所述冷凝盘管(4)的一端相连;
所述冷凝盘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7)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7)的另一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29)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蒸发盘管(9)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蒸发盘管(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磁阀(10)的一端、所述第二电磁阀(1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磁阀(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13)的另一端以及与所述压缩机(1)的另一端相连;
其中,
所述蒸发风机(8)与所述第一蒸发盘管(9)、第二蒸发盘管(12)配合作业;
所述冷凝风机(3)与所述冷凝盘管(4)配合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设备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分离器(2)、第一顶针阀(20)、高压传感器(21)、第一单向阀(22)、储液罐(5)、检修截止阀(24)、第二顶针阀(25)、干燥过滤器(6)、第二单向阀(28);
所述油分离器(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顶针阀(20)的一端所述流量调节阀(29)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顶针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燕平郑学林谭健唐仕杰方秀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