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67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槽,还包括三通阀;三通阀的一接口连接有进水管,一接口连接有出水管,一接口连接有回水管;三通阀内设置有纵向的调节柱,和与其匹配的纵向圆柱形的活动腔室;调节柱上横向贯穿有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第一通孔,以及连接进水管和回水管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紧挨且位于第一通孔的正上方;废水收集槽内还漂浮设置检测水位的浮球,三通阀上活动设置有纵向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与调节柱连接,连接杆的下端与浮球连接;避免了出现输送泵的停运情况出现,且整体结构极为简洁,无需额外操作,设备成本以及维护成本均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废水处理时,通常会收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废水,然后集中进行输送至废水处理场所进行废水处理,在输送时,为了避免输送泵的停运需要保证有足够的废水参与运输,目前解决该问题采用的设备大都较为复杂,成本高,安装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槽,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废水收集槽上方的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三个接口位于同一横向平面上;所述三通阀的一接口连接有将所述废水收集槽内水导入所述三通阀的进水管,一接口连接有将所述三通阀内水输送走的出水管,一接口连接有将所述三通阀内水导回所述废水收集槽的回水管;所述三通阀内设置有纵向的调节柱,和与其匹配的纵向圆柱形的活动腔室;所述调节柱上横向贯穿有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第一通孔,以及连接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紧挨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上方;所述废水收集槽内还漂浮设置检测水位的浮球,所述三通阀上活动设置有纵向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调节柱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浮球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其中,所述三通阀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匹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连通所述活动腔室;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弹性密封垫片,所述弹性密封垫片的边缘与所述三通阀密封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废水收集槽内设置有固定所述三通阀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由多根立柱构成;多根所述立柱围合构成对所述浮球的升降导向的导向通道。本技术所述的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废水收集槽内设置有将其内部水导入所述进水管的水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废水先在废水收集槽内集中,在废水收集槽内废水量充足的情况下,浮球会通过连接杆将调节柱顶起,使得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第一通孔连通,进行常规的废水输送动作,当水量不足时,浮球下降,带动调节柱下降,使得进水管和回水管通过第二通孔连通,废水进行循环,从而避免了出现输送泵的停运情况出现,且整体结构极为简洁,无需额外操作,设备成本以及维护成本均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三通阀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和3,包括废水收集槽1,还包括位于废水收集槽1上方的三通阀2;三通阀的三个接口位于同一横向平面上;三通阀2的一接口连接有将废水收集槽内水导入三通阀的进水管3,一接口连接有将三通阀内水输送走的出水管4,一接口连接有将三通阀内水导回废水收集槽的回水管5;三通阀2内设置有纵向的调节柱20,和与其匹配的纵向圆柱形的活动腔室21;调节柱20上横向贯穿有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第一通孔200,以及连接进水管和回水管的第二通孔201;第二通孔201与第一通孔200紧挨且位于第一通孔200的正上方;废水收集槽1内还漂浮设置检测水位的浮球10,三通阀2上活动设置有纵向的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上端与调节柱20连接,连接杆11的下端与浮球10连接;废水先在废水收集槽1内集中,在废水收集槽1内废水量充足的情况下,浮球10会通过连接杆11将调节柱20顶起,使得进水管3和出水管4通过第一通孔200连通,进行常规的废水输送动作,当水量不足时,浮球10下降,带动调节柱20下降,使得进水管3和回水管5通过第二通孔201连通,废水进行循环,从而避免了出现输送泵的停运情况出现,且整体结构极为简洁,无需额外操作,设备成本以及维护成本均较低。优选的,三通阀2的下表面设置有与连接杆11匹配的导向孔22,导向孔22连通活动腔室21;连接杆11上套设有弹性密封垫片110(优选的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弹性密封垫片110的边缘与三通阀2密封连接;保障连接杆11的可活动性和与三通阀2连接的密封性。优选的,废水收集槽1内设置有固定三通阀2的固定支架6;固定支架6由多根立柱60构成;多根立柱60围合构成对浮球10的升降导向的导向通道;浮球升降稳定性好。优选的,废水收集槽1内设置有将其内部水导入进水管3的水泵(图中未显示)。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废水收集槽上方的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三个接口位于同一横向平面上;所述三通阀的一接口连接有将所述废水收集槽内水导入所述三通阀的进水管,一接口连接有将所述三通阀内水输送走的出水管,一接口连接有将所述三通阀内水导回所述废水收集槽的回水管;所述三通阀内设置有纵向的调节柱,和与其匹配的纵向圆柱形的活动腔室;所述调节柱上横向贯穿有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第一通孔,以及连接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紧挨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上方;所述废水收集槽内还漂浮设置检测水位的浮球,所述三通阀上活动设置有纵向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调节柱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浮球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废水输送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废水收集槽上方的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三个接口位于同一横向平面上;所述三通阀的一接口连接有将所述废水收集槽内水导入所述三通阀的进水管,一接口连接有将所述三通阀内水输送走的出水管,一接口连接有将所述三通阀内水导回所述废水收集槽的回水管;所述三通阀内设置有纵向的调节柱,和与其匹配的纵向圆柱形的活动腔室;所述调节柱上横向贯穿有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第一通孔,以及连接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紧挨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上方;所述废水收集槽内还漂浮设置检测水位的浮球,所述三通阀上活动设置有纵向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传江廖志红龚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翰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