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67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换向阀,包括阀体、阀芯及电磁驱动装置,电磁驱动装置包括罩壳、线圈骨架、线圈、静铁芯及动铁芯,线圈骨架固定于阀体并设置有供动铁芯移动的驱动通道,线圈缠绕于线圈骨架并环绕驱动通道,驱动通道一端与阀体连通作为动铁芯伸入阀体的驱动口,另一端作为静铁芯安装口,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压缩有弹簧,罩壳罩于线圈骨架外周,驱动通道内沿周向设置有与静铁芯相抵的限位台阶,静铁芯端部与静铁芯安装口齐平,罩壳固定于阀体时将静铁芯安装口封闭,构成静铁芯的限位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使静铁芯与框架的固定更为简便。此外并降低动铁芯与静铁芯吸合时产生的声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换向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换向阀。
技术介绍
电磁换向阀一般又称为电磁阀。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目前市面上的电磁阀是利用铆接的方式将静铁芯固定于框架内,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力使动铁芯与静铁芯吸合,从而带动阀芯改变其位置实现换向。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在
技术介绍
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现有的电磁阀中由于静铁芯是利用铆接的方式将其固定于框架内,导致电磁阀在整体的结构上较为复杂,从而增加了装配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成本。此外在通电后,动铁芯会撞击静铁芯从而产生很大的撞击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换向阀,该技术使静铁芯与框架的固定更为简便。此外并降低动铁芯与静铁芯吸合时产生的声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换向阀,包括阀体、阀芯及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的电磁驱动装置包括罩壳、塑封线圈、线圈骨架、线圈、静铁芯及动铁芯,所述的线圈骨架固定于阀体并设置有供动铁芯移动的驱动通道,所述的线圈缠绕于线圈骨架并环绕驱动通道,所述的驱动通道一端与阀体连通作为动铁芯伸入阀体的驱动口,另一端作为静铁芯安装口,所述的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压缩有弹簧,所述的塑封线圈将线圈骨架、线圈、静铁芯及动铁芯套置于内,所述的罩壳罩于塑封线圈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通道内沿周向设置有与静铁芯相抵的限位台阶,所述的静铁芯端部与静铁芯安装口齐平,所述的罩壳固定于阀体时将静铁芯安装口封闭,构成静铁芯的限位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通道内沿周向设置的限位台阶,使得静铁芯的底端能与限位台阶相抵实现限位配合,静铁芯端部与静铁芯安装口齐平,当罩壳固定于阀体时将静铁芯安装口封闭,并与限位台阶构成静铁芯的纵向限位,从而使静铁芯能稳固的安装于罩壳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橡胶垫安装于静铁芯朝向动铁芯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安装于静铁芯朝向动铁芯的一端,使得动铁芯与静铁芯吸合时,动铁芯首先撞击在橡胶垫上,从而降低动铁芯与静铁芯吸合时产生的声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橡胶垫包括与静铁芯端部形状相适配的主体及围绕主体边缘设置并向静铁芯折弯的折边,所述的折边压缩于静铁芯和限位台阶之间构成橡胶垫与线圈骨架的安装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主体形状与静铁芯端部形状相适配,使得橡胶垫充分贴覆于静铁芯端部上,围绕设置于主体边缘并向静铁芯折弯的折边,使得橡胶垫能压缩于静铁芯和限位台阶之间构成橡胶垫与线圈骨架的安装配合,从而使橡胶垫不需要其它的限位机构便能稳固的安装于静铁芯的端部上,简化了安装结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流道,所述的流道包括进流通道、汇流腔、第一出流通道及第二出流通道,所述的进流通道、第一出流通道及第二出流通道分别与汇流腔连通,所述的汇流腔与第一出流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切断口,所述的汇流腔与第二出流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切断口,所述的阀芯位于汇流腔并在动铁芯的驱动下移动,所述的阀芯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的阀芯位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二切断口密封,进流通道与第一出流通道呈连通状态;所述的阀芯位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一切断口密封,进流通道与第二出流通道呈连通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体内设置的进流通道、汇流腔、第一出流通道及第二出流通道,使得介质在阀体中通过不同的流道从而能改变运动方向,进流通道、第一出流通道及第二出流通道分别与汇流腔连通,使得进流通道能通过汇流腔分别流至第一出流道和第二出流道,阀芯位于汇流腔并在动铁芯的驱动下移动从而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使得在第一位置时阀芯与第二切断口密封,进流通道与第一出流通道呈连通状态;在第二位置时阀芯与第一切断口密封,进流通道与第二出流通道呈连通状态,从而能通过通断电来完成介质的换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体包括相固定的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的第一出流通道设置于上阀体,所述的第二出流通道、进流通道及汇流腔设置于下阀体,所述的上阀体上方设置有围绕驱动口的第一密封槽及安装于第一密封槽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的骨架安装于上阀体时第一密封圈压缩至第一密封槽内,所述的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设置有构成第一出流通道与汇流腔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的下阀体上方设置有围绕连通口的第二密封槽及安装于第二密封槽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的上阀体固定于下阀体时第二密封圈压缩至第二密封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体包括相互固定的上阀体和下阀体,并在上阀体中设有第一出流通道,下阀体中设有第二出流通道、进流通道以及汇流腔,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设置有构成第一出流通道与汇流腔连通的连通口,从而使得阀体内可相互连通,为实现换向提高必要保障,上阀体上方设置有围绕驱动口的第一密封槽及安装于第一密封槽的第一密封圈并当骨架安装于上阀体时第一密封圈压缩至第一密封槽内,使得骨架能更稳定的安装于上阀体并增加上阀体的密封性,防止介质经过上阀体时导致泄露,下阀体上方设置有围绕连通口的第二密封槽及安装于第二密封槽的第二密封圈并当上阀体安装于下阀体时第二密封圈压缩至第二密封槽内,使得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并增加下阀体内的密封性,防止动铁芯在带动阀芯移动时导致介质在阀体内泄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断电状态纵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通电状态纵向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断电状态纵向剖面示意图中Ⅰ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断电状态纵向剖面示意图中Ⅱ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换向阀,包括阀体1、阀芯2及电磁驱动装置,电磁驱动装置包括罩壳3、塑封线圈23、线圈骨架4、线圈5、静铁芯6及动铁芯7,线圈骨架4固定于阀体1并设置有供动铁芯7移动的驱动通道8,线圈5缠绕于线圈骨架4并环绕驱动通道8,驱动通道8一端与阀体1连通作为动铁芯7伸入阀体1的驱动口81,另一端作为静铁芯6安装口82,静铁芯6与动铁芯7之间压缩有弹簧9,塑封线圈23将线圈骨架4、线圈5、静铁芯6及动铁芯7套置于内,罩壳3罩于塑封线圈23外周,驱动通道8内沿周向设置有与静铁芯6相抵的限位台阶10,静铁芯6端部与静铁芯6安装口82齐平,罩壳3固定于阀体1时将静铁芯6安装口82封闭,构成静铁芯6的限位配合。还包括橡胶垫11,橡胶垫11安装于静铁芯6朝向动铁芯7的一端,橡胶垫11包括与静铁芯6端部形状相适配的主体111及围绕主体111边缘设置并向静铁芯6折弯的折边112,折边112压缩于静铁芯6和限位台阶10之间构成橡胶垫11与线圈骨架4的安装配合。阀体1内设置有流道,流道包括进流通道12、汇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换向阀,包括阀体、阀芯及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的电磁驱动装置包括罩壳、塑封线圈、线圈骨架、线圈、静铁芯及动铁芯,所述的线圈骨架固定于阀体并设置有供动铁芯移动的驱动通道,所述的线圈缠绕于线圈骨架并环绕驱动通道,所述的驱动通道一端与阀体连通作为动铁芯伸入阀体的驱动口,另一端作为静铁芯安装口,所述的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压缩有弹簧,所述的塑封线圈将线圈骨架、线圈、静铁芯及动铁芯套置于内,所述的罩壳罩于塑封线圈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通道内沿周向设置有与静铁芯相抵的限位台阶,所述的静铁芯端部与静铁芯安装口齐平,所述的罩壳固定于阀体时将静铁芯安装口封闭,构成静铁芯的限位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换向阀,包括阀体、阀芯及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的电磁驱动装置包括罩壳、塑封线圈、线圈骨架、线圈、静铁芯及动铁芯,所述的线圈骨架固定于阀体并设置有供动铁芯移动的驱动通道,所述的线圈缠绕于线圈骨架并环绕驱动通道,所述的驱动通道一端与阀体连通作为动铁芯伸入阀体的驱动口,另一端作为静铁芯安装口,所述的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压缩有弹簧,所述的塑封线圈将线圈骨架、线圈、静铁芯及动铁芯套置于内,所述的罩壳罩于塑封线圈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通道内沿周向设置有与静铁芯相抵的限位台阶,所述的静铁芯端部与静铁芯安装口齐平,所述的罩壳固定于阀体时将静铁芯安装口封闭,构成静铁芯的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垫,所述的橡胶垫安装于静铁芯朝向动铁芯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垫包括与静铁芯端部形状相适配的主体及围绕主体边缘设置并向静铁芯折弯的折边,所述的折边压缩于静铁芯和限位台阶之间构成橡胶垫与线圈骨架的安装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迎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