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有支撑底座的自动搅拌排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58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有支撑底座的自动搅拌排污泵,涉及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泵体和开设于泵体上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进水口处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连接有污泥箱,污泥箱的内壁顶侧上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同轴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组搅拌环;污水从粗过滤网到泵体内,粗过滤网对污水起到过滤作用,减少污泥直接抽到泵体内带来排污不变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有支撑底座的自动搅拌排污泵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配有支撑底座的自动搅拌排污泵。
技术介绍
排污泵是一种泵与电机连体,并同时潜入液下工作的泵类产品,与一般卧式泵或立式污水泵相比,排污泵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安装维修方便,大型的排污泵一般都配有自动藕合装置可以进行自动安装,安装及维修相当方便。连续运转时间长。排污泵由于泵和电机同轴,轴短,转动部件重量轻,因此轴承上承受的载荷(径向)相对较小,寿命比一般泵要长得多。不存在汽蚀破坏及灌引水等问题。特别是后一点给操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振动噪声小,电机温升低,对环境无污染。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74021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配有支撑底座的自动搅拌排污泵,包括泵体,泵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罩,电机罩内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依次贯穿电机罩底部和泵体的顶部并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桨叶,搅拌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远离横杆的一侧安装有刮刀,刮刀与泵体的内侧壁接触。该排污泵在使用过程中,未考虑到排污泵放在水中容易陷入污泥中,进而带来排污泵排污不便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有支撑底座的自动搅拌排污泵,其优点是:通过设置除污机构,对排污泵起到除污泥作用,减少污泥直接进入到排污泵内带来排污不便的可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配有支撑底座的自动搅拌排污泵,包括泵体和开设于泵体上的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进水口处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污泥箱,所述污泥箱的内壁顶侧上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同轴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组搅拌环,所述污泥箱的外壁上通过导管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装有大量的絮凝剂,所述导管的末端处安装有喷头,所述导管上连通有抽液泵,所述进水管与污泥箱连通处可拆卸连接有粗过滤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排污泵放置在污泥上,泵体在抽水过程中,污水从进水管到污泥箱内,驱动电动机转动,电动机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搅拌轴带动搅拌环转动,搅拌环对污水进行旋转搅拌,通过对污水中的污泥离心沉淀,使得污泥沉淀在污泥箱的底侧,此时,操作人员驱动抽液泵将絮凝剂抽到喷头内,喷头将絮凝剂喷洒到污泥箱内,使得絮凝剂与污水中的漂浮的污泥混合沉淀,进一步将污泥沉淀,污水从粗过滤网到泵体内,粗过滤网对污水起到过滤作用,减少污泥直接抽到泵体内带来排污不变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的底壁上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远离泵体的一侧设有支撑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泵体放置在污泥上时,有时污泥比较厚,此时,驱动升降气缸上升,进而抬高泵体的高度,减少泵体直接放置在污泥内带来污泥进入泵体内的可能,支撑座使得泵体放置的更为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气缸与泵体之间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沿宽度方向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的上表面与泵体的下表面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泵体在抽水过程中,减振弹簧对泵体起到减振作用,减少振动带来泵体大幅度抖动的,而带来泵体不能正常工作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沿长度方向外壁上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倾斜向下的支撑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泵体不落入污泥时,支撑板对泵体起到支撑作用,减少泵体直接陷入污泥中,而带来泵体损坏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底壁上连接有若干组浮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浮筒对泵体起到一个浮力支撑的作用,进一步减少泵体落入污泥中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的入口处嵌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沿内壁的周缘处安装有细过滤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对进水管起到支撑效果,使得污水更方便的从进水管进入泵体内,细过滤网对污水中的杂物起到过滤作用,避免杂物进入进水管内带来排污效果不好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将排污泵放置在污泥上,泵体在抽水过程中,污水从进水管到污泥箱内,驱动电动机转动,电动机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搅拌轴带动搅拌环转动,搅拌环对污水进行旋转搅拌,通过对污水中的污泥离心沉淀,使得污泥沉淀在污泥箱的底侧,此时,操作人员驱动抽液泵将絮凝剂抽到喷头内,喷头将絮凝剂喷洒到污泥箱内,使得絮凝剂与污水中的漂浮的污泥混合沉淀,进一步将污泥沉淀,污水从粗过滤网到泵体内,粗过滤网对污水起到过滤作用,减少污泥直接抽到泵体内带来排污不变的可能;2、固定环对进水管起到支撑效果,使得污水更方便的从进水管进入泵体内,细过滤网对污水中的杂物起到过滤作用,避免杂物进入进水管内带来排污效果不好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体现污泥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体现固定环与细过滤网之间连接示意图。图中:1、泵体;2、进水管;3、出水管;4、污泥箱;5、电动机;6、搅拌轴;7、搅拌环;8、储液箱;9、导管;10、喷头;11、抽液泵;12、粗过滤网;13、升降气缸;14、支撑座;15、套管;16、减振弹簧;17、支撑板;18、浮筒;19、固定环;20、细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体现污泥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体现固定环与细过滤网之间连接示意图。一种配有支撑底座的自动搅拌排污泵,包括泵体1和开设于泵体1上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3,进水口处连通有进水管2,进水管2上连接有污泥箱4,污泥箱4的内壁顶侧上安装有电动机5,电动机5同轴转动连接有搅拌轴6,搅拌轴6沿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搅拌环7,污泥箱4的外壁上通过导管9连接有储液箱8,储液箱8内装有大量的絮凝剂,导管9的末端处安装有喷头10,导管9上连通有抽液泵11,进水管2与污泥箱4连通处可拆卸连接有粗过滤网12,泵体1的底壁上安装有升降气缸13,升降气缸13远离泵体1的一侧焊接有有支撑座14,将泵体1放置在污泥上时,有时污泥比较厚,此时,驱动升降气缸13上升,进而抬高泵体1的高度,减少泵体1直接放置在污泥内带来污泥进入泵体1内的可能,支撑座14使得泵体1放置的更为牢固,当将排污泵放置在污泥上,泵体1在抽水过程中,污水从进水管2到污泥箱4内,驱动电动机5转动,电动机5带动搅拌轴6转动,进而,搅拌轴6带动搅拌环7转动,搅拌环7对污水进行旋转搅拌,通过对污水中的污泥离心沉淀,使得污泥沉淀在污泥箱4的底侧,此时,操作人员驱动抽液泵11将絮凝剂抽到喷头10内,喷头10将絮凝剂喷洒到污泥箱4内,使得絮凝剂与污水中的漂浮的污泥混合沉淀,进一步将污泥沉淀,污水从粗过滤网12到泵体1内,粗过滤网12对污水起到过滤作用,减少污泥直接抽到泵体1内带来排污不变的可能。进一步的,升降气缸13与泵体1之间安装有套管15,套管15沿宽度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有支撑底座的自动搅拌排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和开设于泵体(1)上的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3),所述进水口处连通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上连接有污泥箱(4),所述污泥箱(4)的内壁顶侧上安装有电动机(5),所述电动机(5)同轴转动连接有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组搅拌环(7),所述污泥箱(4)的外壁上通过导管(9)连接有储液箱(8),所述储液箱(8)内装有大量的絮凝剂,所述导管(9)的末端处安装有喷头(10),所述导管(9)上连通有抽液泵(11),所述进水管(2)与污泥箱(4)连通处可拆卸连接有粗过滤网(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有支撑底座的自动搅拌排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和开设于泵体(1)上的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3),所述进水口处连通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上连接有污泥箱(4),所述污泥箱(4)的内壁顶侧上安装有电动机(5),所述电动机(5)同轴转动连接有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组搅拌环(7),所述污泥箱(4)的外壁上通过导管(9)连接有储液箱(8),所述储液箱(8)内装有大量的絮凝剂,所述导管(9)的末端处安装有喷头(10),所述导管(9)上连通有抽液泵(11),所述进水管(2)与污泥箱(4)连通处可拆卸连接有粗过滤网(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有支撑底座的自动搅拌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底壁上安装有升降气缸(13),所述升降气缸(13)远离泵体(1)的一侧设有支撑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国周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万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