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光纤对接器结构,其主要由两相对称的对接件相对接组合而成。所述对接件包含有公套件、母套件,所述公套件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块和凸缘,在所述公套件内具有两锥状的光纤通道;所述母套件两侧设置有一连接孔,在所述母套件内侧面的两侧具有一扣块,在母套件内具有两光纤通道,在一光纤通道内侧面向外延伸出至少两爪体,在外侧面向内凹设对接孔;在另一光纤通道内侧面形成导引面,并向外延伸出至少两爪体,在外侧面向外延伸出一对接端,在对接端内同样形成有一导引面,此时,将公套件一端插入母套件内,以构成一对接件;最后,将两对称的对接件相互对接,再通过固结件致使两对接件结合成一体。(*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对接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塑胶光纤对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人们对于至少两据传输和信号的通道频宽需求量越来越高,因此,研 发出一光纤技术,藉此技术让传输上具有低损失、宽频带、不导电、不感应、 尺寸小、弯曲半径小及重量轻等优点,让光纤通讯已渐渐成为网络传输的主要 媒介。虽然光纤已被大众广泛地应用于网络传输上,然而,由于光纤可设置的长 度有限,因此若有长度不够时,需再连接对应另一塑胶光纤,以连接增长光纤 长度,以可达到所需设置的位置。但一般塑胶光纤对接的方式不普及,要将两条塑胶光纤对接成一体相当不 易,就算以光纤融接的方式来对接,在融接现场操作上却非常不方便,且融接 设备也非常复杂、昂贵。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方式仍有诸多缺点,实非一好的设计,有待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光纤对接器结构,通过对接器,可迅 速将两条塑胶光纤相对接成一体,以达到施工快速、便利等功能,且在施工上 将不受限于任何场所或空间。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易且低成本制作的 塑胶光纤对接器结构。可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光纤对接器结构,其至少包含第一对接件和第二对接件;所述第一对接件包括公套件和母套件,所述第二 对接件包括公套件和母套件,其中所述公套件,其两侧分别设置卡块和凸缘,在所述公套件内具有光纤通道;所述公套件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套设于所述母套件的爪体上;所述母套件,其两側分别设置一连接孔,在所述母套件内侧面的两侧分别 设置一扣块,在所述母套件内具有两光纤通道,在一光纤通道内侧面向外延伸 出至少两个以上的爪体,在该光纤通道外侧面向内凹设一对接孔;在另一光纤 通道内侧面形成一导引面,并向外延伸出至少两个爪体,在该光纤通道外侧面 向外延伸出一对接端,在所述对接端内同样形成一导引面;所述母套件供所述 公套件相插设,所述母套件的扣块与所述公套件的卡块相卡扣,所述母套件的 光纤通道与公套件的光纤通道对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塑胶光纤对接器结构,可迅速将两条 塑胶光纤相互对接成一条光纤通路,利用此对接方式,除了可达到施工快速、 便利等功能外,在施工上也不会受限于任何场所或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塑胶光纤对接器结构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塑胶光纤对接器结构的立体结合视图; 图3A、图3B是本技术所述塑胶光纤对接器结构的塑胶光纤对接实施 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第一对接件;ll-公套件;lll-卡块;112-凸缘;113-光纤 通道;12-母套件;121-连4妻孔;122-扣块;123-光纤通道;1231-爪体;1232-对 接孔;124-光纤通道;1241-导引面;1242-爪体;1243-对接端;2-第二对接件; 21-公套件;211-卡块;212-凸缘;213-光纤通道;22-母套件;221-连接孔;222-扣块;223-光纤通道;2231-爪体;2232-对接孔;224-光纤通道;2241-导引面; 2242-爪体;2243-对接端;3-固结件;4-塑胶光纤;41-光纤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 说明。请参阅图l和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塑胶光纤对接器结构的立体分解 图和立体结合视图,其至少包括第一对接件1,所述第一对接件1包括公套件11和母套件12: 所述公套件ll,所述公套件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块111和凸缘112,在所述公套件11内具有两内径小、外径大的锥状光纤通道113,以供所述塑胶光 纤4插设;所述公套件11通过所述光纤通道113套设于所述母套件12的爪体 1231、 1242上;所述母套件12,所述母套件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孔121,在所述母 套件12内侧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扣块122,又在所述母套件12内具有光纤通 道123、光纤通道124,在一光纤通道123内侧面向外延伸出至少两爪体1231, 在所述光纤通道123外侧面向内凹设一对接孔1232;而在另一光纤通道124内 侧面形成一导引面1241,并向外延伸出至少两爪体1242;在所述光纤通道124 外侧面向外延伸出一对接端1243,在所述对接端1243内同样形成有一导引面 1241;所述母套件12供所述7>套件11相插设,而所述母套件12的扣块122与 所述公套件11的卡块111相卡扣,且所述母套件12的光纤通道123、 124与所 述公套件11的光纤通道113对应设置;所述导引面1241可引导塑胶光纤的光 纤丝精准插入所述母套件12的光纤通道123、 124内;第二对接件2,所述第二对接件2包括公套件21和母套件22: 所述7>套件11,所述公套件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211和一凸缘212, 并在所述公套件21内具有两内径小、外径大的锥状光纤通道213,以供塑胶光 纤4插设;所述公套件21通过所述光纤通道213套设于母套件22的爪体2231、 2242上;所述母套件22,所述母套件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孔221,在所述母 套件22内侧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扣块222,在所述母套件22内具有光纤通道 223、光纤通道224;在所述光纤通道223内侧面向外延伸出数至少两爪体2231, 于在所述光纤通道223外侧面向内凹设一对接孔2232;在所述光纤通道224内 侧面形成一导引面2241,并向外延伸出数至少两爪体2242;在所述光纤通道224 外侧面向外延伸出一对接端2243,在所述对接端2243内同样形成有一导引面 2241;所述母套件22供公套件21相插设,所述母套件22的扣块222与所述公 套件21的卡块211相卡扣,所述母套件22的光纤通道223、 224与所述公套件 21的光纤通道213相对应设置;所述导引面2241可引导塑胶光纤的光纤丝精准 插入所述母套件22的光纤通道223、 224内;将所述第一对接件1与所述第二对接件3相互对接,而所述第一对接件1 的对接端1243置入所述第二对接件2的对接孔2232内,而所述第二对接件2 的对接端2243置入所述第一对接件1的对接孔1232内,再将固结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对接件1的连接孔121和第二对接件2的连接孔221处,便可使得两 对接件相互固结成一体;通过上述各构件的组成,即形成本技术实施例所 述的塑胶光纤对接器结构。请参阅图3A、图3B,是本技术所述塑胶光纤对接器结构的塑胶光纤对 接实施示意图,将两条塑胶光纤4分别由所述第一对接件1的公套件11的光纤 通道113和所述第二对接件2的公套件11、的公套件21的光纤通道213插入, 使得两条塑胶光纤4的光纤丝41相互对接,所述光纤丝41通过导引面1241、 导引面2241的设置可让所述光纤丝41可精准相对接,以避免发生对接偏心的 情形,待塑胶光纤4定位后,将所述第一对接件1的公套件11、所述第二对接 件2的公套件21同时向所述母套件12、所述母套件22推移,此时,利用所述 公套件11的光纤通道113、所述公套件21的光纤通道213为锥状,并搭配凸缘 112、凸缘212的设置,当所述凸缘112滑移经过扣块122,所述凸缘212滑移 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胶光纤对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第一对接件和第二对接件;所述第一对接件包括公套件和母套件,所述第二对接件包括公套件和母套件,其中: 所述公套件,其两侧分别设置卡块和凸缘,在所述公套件内具有光纤通道;所述公套件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套设于所述母套件的爪体上; 所述母套件,其两侧分别设置一连接孔,在所述母套件内侧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扣块,在所述母套件内具有两光纤通道,在一光纤通道内侧面向外延伸出至少两个以上的爪体,在该光纤通道外侧面向内凹设一对接孔;在另一光纤通道内侧面形成一导引面,并向外延伸出至少两个爪体,在该光纤通道外侧面向外延伸出一对接端,在所述对接端内同样形成一导引面;所述母套件供所述公套件相插设,所述母套件的扣块与所述公套件的卡块相卡扣,所述母套件的光纤通道与公套件的光纤通道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易达,
申请(专利权)人:昕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