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模块及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42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模块及墙体,涉及建筑技术领域,避免了固定件裸露在墙体的表面,同时可以提升墙体的建筑效率。墙体模块包括墙体模块主体和多个固定件。墙体模块主体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墙面板以及位于墙面板之间的型材框架;型材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搭接型材,以及多个用于连接两个搭接型材的连接型材。搭接型材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底板的端部设有安装孔。固定件包括用于与建筑顶板或建筑底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与搭接型材连接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垂直,且第二连接板靠近底板的一侧设有卡板,卡板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安装孔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构建墙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模块及墙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墙体模块及墙体。
技术介绍
楼房建造过程通常先建造结构性承重框架,如钢结构或浇筑水泥框架,结构性承重框架中间需要根据具体功能建造墙体,以分割出一个个独立空间。目前,墙体的建造可以采用轻钢型材和石膏板现场施工建造,也可以采用墙体模块装配建造。由于采用轻钢型材和石膏板现场施工,施工现场凌乱,废料、边角料等建筑垃圾过多,且建造的墙体不可拆装,无法循环利用,用工量较大,人工成本过高,施工周期长。因此,大力倡导工厂化、快速化、可拆装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即采用墙体模块拼接建造墙体。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模块,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墙面板,以及位于两块墙面板之间的型材框架和保温隔音材料,型材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插接型材,两个插接型材的外侧设有凹凸配合的插接接口。上述墙体模块装配建造墙体的过程中,每个墙体模块均通过固定件分别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固定连接,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通过凹凸配合的插接接口插接固定。现有技术中,固定件通常采用U型固定件或L型固定件。U形固定件或L型固定件至少包括一个与墙体模块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一个与建筑顶板或建筑底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其中,第一连接板与墙体模块的墙面板的外侧壁贴合,且通过螺钉将第一连接板与墙体模块固定。但是,在上述墙体结构,一方面,L型固定件或U型固定件会裸露在墙体的表面,影响墙体表面的涂装等装饰施工;另一方面,通过螺钉固定第一连接板和墙体模块的过程,需要耗用大量的施工时间固定螺钉,墙体的建造效率较低;再一方面,垂直于墙面的螺钉能干形成传声的声桥和传热的热桥,不利于墙体的隔声和隔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模块及墙体,固定件不会裸露在墙体的表面,且可以提升墙体的建筑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模块,包括墙体模块主体和多个固定件。墙体模块主体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墙面板以及位于墙面板之间的型材框架;型材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搭接型材,以及多个用于连接两个搭接型材的连接型材。搭接型材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底板的端部设有安装孔。固定件包括用于与建筑顶板或建筑底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与搭接型材连接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垂直,且第二连接板靠近底板的一侧设有卡板,卡板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安装孔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相等;第一方向为垂直于墙面板的方向。可选的,卡板位于第二连接板的端部,且卡板与第二连接板垂直,第二连接板和卡板由板材弯折形成。可选的,安装孔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等于底板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卡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相对的两个侧壁抵靠。可选的,安装孔沿搭接型材延伸方向的尺寸大于卡板沿搭接型材延伸方向的尺寸。可选的,第一连接板的厚度、第二连接板的厚度以及卡板的厚度均为0.5mm~50mm。可选的,固定件由金属材质或高分子材料制成。可选的,第一翼板的一侧具有凹台,凹台的末端与底板的端部连接;第二翼板包括与第一翼板相对的平板段,以及位于底板远离平板段一侧的搭接段;第一翼板、底板以及平板段围成具有开口的凹槽,凹台的深度与搭接段的厚度相等;卡板的一侧与凹台靠近底板的侧壁抵靠,另一侧与搭接段靠近底板的侧壁抵靠;两个搭接型材的开口相对设置,且两个搭接型材的两个第一翼板位于型材框架的异侧。可选的,第二翼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翼板和第二子翼板,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子翼板和第二子翼板的连接板;第一子翼板位于底板远离第一翼板的一侧,且第一子翼板的一端与底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第二子翼板的一端与第一子翼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平齐,且与连接板远离底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翼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平齐。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墙体,包括多个上述墙体模块,每个墙体模块主体均通过固定件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固定,其中,固定件的第一连接板与建筑顶板或建筑底板连接,卡板插入安装孔内与搭接型材连接;多个墙体模块主体中,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主体之间拼接固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墙体模块及墙体,一方面,固定件的第二连接板与墙体模块主体的搭接型材连接,基于此,固定件不会裸露在墙体的表面,因此不会影响墙体表面后续的装饰施工。另一方面,固定件通过卡板与搭接型材插接固定,卡板的两侧分别与搭接型材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相对的两个侧壁抵靠,进而限制墙体模块主体沿垂直于墙面板的方向移动,在不影响固定件的作用的前提下,不需要在固定件与墙体模块主体之间设置螺钉结构,节省了安装螺钉的工序,由此,可以加快墙体模块主体与固定件之间的安装速度,进而加快墙体模块主体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的安装速度,提升墙体整体的建造效率。再一方面,由于不需要在固定件与墙体模块主体之间设置螺钉等连接件,避免了声桥和热桥的形成,进而可以提升墙体的隔声性能和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墙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墙体模块主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型材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本技术实施例的搭接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搭接型材的俯视图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搭接型材的俯视图二;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件与搭接型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件与搭接型材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两个搭接型材搭接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墙体模块主体;11-墙面板;12-型材框架;13-搭接型材;131-底板;132-第一翼板;1321-凹台;133-第二翼板;133a-平板段;133b-搭接段;1331-第一子翼板;1332-第二子翼板;1333-连接板;134-卡孔;14-连接型材;15-保温隔音材料层;16-隔音材料;200-固定件;21-第一连接板;211-连接过孔;2111-第一连接过孔;2112-第二连接过孔;22-第二连接板;23-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墙体模块主体,所述墙体模块主体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墙面板以及位于两块墙面板之间的型材框架,所述型材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搭接型材,以及多个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搭接型材的连接型材;所述搭接型材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所述底板的端部设有安装孔;/n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用于与建筑顶板或建筑底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与所述搭接型材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且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卡板,所述卡板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所述安装孔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相等;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墙面板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墙体模块主体,所述墙体模块主体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墙面板以及位于两块墙面板之间的型材框架,所述型材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搭接型材,以及多个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搭接型材的连接型材;所述搭接型材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所述底板的端部设有安装孔;
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用于与建筑顶板或建筑底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与所述搭接型材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且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卡板,所述卡板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所述安装孔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相等;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墙面板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且所述卡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卡板由板材弯折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等于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卡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相对的两个侧壁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沿所述搭接型材延伸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卡板沿所述搭接型材延伸方向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厚度、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厚度以及所述卡板的厚度均为0.5mm~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