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项钏宁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402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包括结构本体,结构本体为长方形的装置本体,且结构本体的内部为空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雨水在风的影响下会吹向建筑物,当雨水落入建筑物外墙时,雨水首先会与旋转板进行接触,旋转板通过活动轴连接有转轴,且三组转轴和旋转板安装在开孔二的内部,这时三组旋转板在雨水的冲击下就会通过转轴进行翻转,从而使雨水会落入结构本体的内部空间,当落入结构本体内部的雨水便会落入挡流板的右侧壁面上,这时雨水就被苏子和挡流板一直流入排水管中,从而通过排水管排放于外部,这时雨水就不会与外墙直接接触且还会被排除外部,这样结构本体就达到了提高了外墙防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的材料和结构形式也越发多样化,各种节能保温的轻质墙体材料在框架结构的填充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受到材料、工艺、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外墙渗漏水问题也越发突出,然而现有的墙体结构中一般没有吸潮防潮装置,当墙体长时间受潮时,会使墙体内的混凝土交界处出现裂痕,当雨水过多时,雨水会通过裂痕进入屋内,影响人类居住环境,从而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外墙防水结构图,但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外墙防水结构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为长方形的装置本体,且结构本体的内部为空心,所述结构本体内部的左侧壁面设有外墙,外墙为长方形的墙体,所述外墙的左侧壁面与结构本体内部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墙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为长方形的板,所述隔板的上下两侧壁面与结构本体内部的上下两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挡流板,挡流板为弧形的板,所述挡流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为梯形的块,所述固定块的下方壁面与结构本体内部的下方壁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结构本体的内部下方壁面开设有开孔,开孔为长方形的孔洞,所述开孔位于结构本体内部下方壁面的右侧位置。<br>作为优选,所述开孔贯穿结构本体内部的下方壁面且一直延伸至结构本体的下方壁面,所述结构本体的右侧壁面开设有开孔二,开孔二为长方形的孔洞,且开孔二总共有三组。作为优选,三组所述开孔二贯穿结构本体的右侧壁面且一直延伸至结构本体的内部,三组所述开孔二内部的前后两侧壁面均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为圆形的轴,且转轴总共有六组。作为优选,六组所述转轴的相对应一侧壁面通过活动轴均固定安装有旋转板,旋转板为长方形的板,且旋转板总共有三组,三组所述旋转板位于结构本体的右侧壁面上方位置。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当外界天气成大雨天气时,雨水在风的影响下会吹向建筑物,当雨水落入建筑物外墙时,雨水首先会与旋转板进行接触,旋转板通过活动轴连接有转轴,且三组转轴和旋转板安装在开孔二的内部,这时三组旋转板在雨水的冲击下就会通过转轴进行翻转,从而使雨水会落入结构本体的内部空间,当落入结构本体内部的雨水便会落入挡流板的右侧壁面上,这时雨水就被苏子和挡流板一直流入排水管中,从而通过排水管排放于外部,这时雨水就不会与外墙直接接触且还会被排除外部,这样结构本体就达到了提高了外墙防水的效果。(2)、该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当雨水通过撞击力使旋转板进行翻转进入结构本体内部后,雨水便会从挡流板右侧壁面流入排水管中,雨水在通过排水管流入外部,挡流板左侧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将外墙隔离在内部,这时进入结构本体内部的雨水就不会与外墙直接进行接触,这样隔板就达到了防止雨水与外墙接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转轴局部示意图。图例说明:1结构本体、2外墙、3隔板、4挡流板、5固定块、6开孔、7排水管、8开孔二、9转轴、10旋转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结构本体1,所述结构本体1为长方形的装置本体,且结构本体1的内部为空心,所述结构本体1内部的左侧壁面设有外墙2,外墙2为长方形的墙体,所述外墙2的左侧壁面与结构本体1内部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墙2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隔板3,隔板3为长方形的板,所述隔板3的上下两侧壁面与结构本体1内部的上下两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挡流板4,挡流板4为弧形的板,所述挡流板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为梯形的块,所述固定块5的下方壁面与结构本体1内部的下方壁面固定连接,所述结构本体1的内部下方壁面开设有开孔6,开孔6为长方形的孔洞,所述开孔6位于结构本体1内部下方壁面的右侧位置,所述开孔6贯穿结构本体1内部的下方壁面且一直延伸至结构本体1的下方壁面,所述结构本体1的右侧壁面开设有开孔二8,开孔二8为长方形的孔洞,且开孔二8总共有三组,三组所述开孔二8贯穿结构本体1的右侧壁面且一直延伸至结构本体1的内部,三组所述开孔二8内部的前后两侧壁面均固定安装有转轴9,转轴9为圆形的轴,且转轴9总共有六组,六组所述转轴9的相对应一侧壁面通过活动轴均固定安装有旋转板10,旋转板10为长方形的板,且旋转板10总共有三组,三组所述旋转板10位于结构本体1的右侧壁面上方位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外界天气成大雨天气时,雨水在风的影响下会吹向建筑物,当雨水落入建筑物外墙时,雨水首先会与旋转板10进行接触,旋转板10通过活动轴连接有转轴9,且三组转轴9和旋转板10安装在开孔二8的内部,这时三组旋转板10在雨水的冲击下就会通过转轴9进行翻转,从而使雨水会落入结构本体1的内部空间,当落入结构本体1内部的雨水便会落入挡流板4的右侧壁面上,这时雨水就被苏子和挡流板4一直流入排水管7中,从而通过排水管7排放于外部,这时雨水就不会与外墙直接接触且还会被排除外部,这样结构本体1就达到了提高了外墙防水的效果。当雨水通过撞击力使旋转板10进行翻转进入结构本体1内部后,雨水便会从挡流板4右侧壁面流入排水管7中,雨水在通过排水管7流入外部,挡流板4左侧固定连接有隔板3,隔板3将外墙隔离在内部,这时进入结构本体1内部的雨水就不会与外墙2直接进行接触,这样隔板3就达到了防止雨水与外墙接触的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即本使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1)内部的左侧壁面设有外墙(2),所述外墙(2)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上下两侧壁面与结构本体(1)内部的上下两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挡流板(4),所述挡流板(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所述结构本体(1)的内部下方壁面开设有开孔(6),所述结构本体(1)的右侧壁面开设有开孔二(8),三组所述开孔二(8)内部的前后两侧壁面均固定安装有转轴(9),且转轴(9)总共有六组,六组所述转轴(9)的相对应一侧壁面通过活动轴均固定安装有旋转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1)内部的左侧壁面设有外墙(2),所述外墙(2)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上下两侧壁面与结构本体(1)内部的上下两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的右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挡流板(4),所述挡流板(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所述结构本体(1)的内部下方壁面开设有开孔(6),所述结构本体(1)的右侧壁面开设有开孔二(8),三组所述开孔二(8)内部的前后两侧壁面均固定安装有转轴(9),且转轴(9)总共有六组,六组所述转轴(9)的相对应一侧壁面通过活动轴均固定安装有旋转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2)的左侧壁面与结构本体(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钏宁
申请(专利权)人:项钏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